龍希
摘 要:地理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優化設計教學內容,充分注重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就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進行探究,希望能為實際教學工作目標實現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我們在長期的地理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過程中,始終沒有足夠重視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而是將重點放在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上。隨著新課標的改革,社會的不斷進步,筆者覺得不僅應該只是讓學生獲取知識,還應加強學生的地理素養培養。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是國家落實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核心點,地理核心素養是通過地理學角度對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當中各種外部事物實現觀察,并以地理學心理對相關地理問題予以有效解決的內在素養。地理實踐能力、人地觀念、區域認知以及綜合思維是地理核心素養四個重要層面。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當中,要立足于高中生在這一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在對學生進行區域地理、自然以及人文等各種地理方法和基礎知識進行教學的時候,重視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獲得終身發展,并確保學生學習到的地理知識能夠在適應社會當中具有實用性,全面滿足學生長期發展需求,使學生對以后成長當中必備的各種地理技能全面掌握,并養成正確的人地觀念,樹立人與地理協調發展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二、地理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
(一)通過案例分析,鍛煉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當中,重視鍛煉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并在優良思維能力下學生對各種地理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更強,地理學科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有效提升。學生要養成綜合思維能力,需要通過分析思維和綜合思維兩種方式實現綜合培養。在地理學習當中,所有地理基礎知識都離不開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兩要素涵蓋的多種因素呈現出相互交織的關系,區域不同,相應組合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別,通過綜合分析,能夠全面實現相應地理問題的明確解釋,并通過因果思維實現綜合分析,對各種地理現象實現科學的推理與預測。
比如在對《自然環境整體性》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以黃河地上懸河為案例,要求學生全面分析并掌握該自然現象形成的具體原因。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地理角度分析河流泥沙的淤積,并對黃河上游相關人類活動、地形地貌以及氣候特點等地理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自然地理要素綜合性,全面地對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促使在這個教學活動當中,引導學生養成綜合思維的能力。
(二)積極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地觀念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涉及很多地理知識是較為抽象化的,為了促使學生對相應地理知識掌握得更加深刻,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真實生活情境的創設,將抽象知識轉化成具體化、形象化的內容,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將應用地理知識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念。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與高中生實際心理特點和生活體驗、場景實現巧妙結合,結合生活情境進行地理問題的講解,并將深奧的地理問題聯系到生活體驗當中,實現知識生活化,使地理知識充分應用到生活情境當中,學生們也能逐漸形成地理知識應用的觀念,不僅使地理課堂增添了趣味性,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還能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比如在課堂上進行霧霾相關地理環境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當中的霧霾天氣體驗,從地理學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設立一個霧霾天氣情境,并描述霧霾天氣給人們生活帶來的重要影響以及危害,并對霧霾空間分布情況以及形成位置進行地理學分析,并研究霧霾當中相應物質和人們生活與生產活動存在的聯系,在對人地關系進行綜合分析過程中,提出能夠減少霧霾的科學方法。
(三)組建合作小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能力
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是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首要部分就是人地協調觀。教師還要強化學生的地理實踐力,讓地理核心素養中的一線三面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完美的體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具備相應的認識、理解和判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人地矛盾的實例,激發學生在合作小組中進行討論,甚至可以讓學生進行辯論。合作小組的組建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同組異質的原則以每組4-6人為宜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同時對于小組內的分工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輪流扮演,以便讓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
如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點“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教學難點“分析水資源危機的原因及實現可持續利用的措施”引導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在討論可持續利用的措施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內的合作討論法,當小組的討論有了結果的時候,就可以在全班進行討論,通過思維的碰撞以及思維的發散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在討論的時候,為學生設置多種角色,如科學家,普通公民,公務人員等等,讓學生討論該領域可以采取的水資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措施。
三、結語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螺旋上升,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理性的分析概括,辯證地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并將課堂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地理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
參考文獻:
[1]薛文林.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7):7-8.
[2]黃麗麗.基于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19(17):15.
[3]張磊.基于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