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硯居
摘 要: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雙減量”政策,小學生作業的重新設計和建設已成為“雙減量”政策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之一。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整合,這在數學復習階段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后作業,做到課內高效、課后精力充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在進行全面復習階段,教師必須在不同的時間段設計更多的指導性和創新性數學作業的設計。本文件在對小學數學組的布置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小學數學作業結構和持續時間設計的初步想法和完整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作業;雙減政策
引言
在“雙減法”的背景下,學生的課后作業是集中的,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系統地設計基本作業,體現素質教育的指導,鼓勵分層、靈活、個性化的作業組織。作業的合理設計,特別是在關鍵的小學階段,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如何準確地在課內和課后進行有效作業的設計是目前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數學課后學習的設計應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理解學習情境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科學的作業,在課堂上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目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如設計不科學、作業內容與學生實際水平存在差異等。因此,客觀、科學地認識數學作業在實踐教育中的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教改下加強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必要性
1、當前小學數學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教育改革全面發展的背景下,數學課堂小學的新教學理念已經開始運行,作業作為課堂知識的加強和拓展,也需要進行積極的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勢、課程的變化,對加強小學數學改革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強化作業改革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在小學時期,學生還沒有發展出必要的邏輯思維技能,數學學科是比較難學的科目,如果課堂下需要完成許多艱巨的作業,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加強小學數學改革,合理引導學生在有利條件下完成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合理安排作業內容與時間,減輕學生的壓力與負擔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還不夠樂觀,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及其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導致現有的數學教學形式已經過時,這與題海戰術訓練相結合,挑戰了學員耐心和熱情的極限。長期以來,大量復雜的作業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過重的壓力和負擔也會影響學生長久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應以“高質輕量”的概念為指導,并在規劃和設計上有所指導內容。挑戰不僅在于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壓力和負擔的前提,有效的加強對學生不同數學能力的鍛煉,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學習。
3、加強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措施
在新一輪教育改革穩步推進、減負增效的背景下,加強小學數學工作改革,對于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數學工作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首先,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必須豐富作業內容。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家庭作業的形式不一定是書面作業,也有游戲性作業和探究性作業,強調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例如:在學習時間時,學生可以自己制作時鐘,學習自己看時間,并轉換時、分、秒,使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獨立學習。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習效果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使所有學生都能更有效地完成作業。
二、數學作業內容設計
1、數學作業內容設計原則
數學作業設計的設計前提,應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家庭作業的數量應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目標完成情況和可用時間來確定。形式的課后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應該避免大量的機械練習,更要注意避免盲目的訓練的影響。課后作業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來設計,重點實施數學概念、原理和思維方法。作業必須根據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和組織,及時糾正并返還給學生。在不同的復習階段,家庭作業內容的設計應旨在支持當前的優先事項和教學困難。
2、設置開放性作業作業,深化學生數學創新意識
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不僅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還要通過高質量的工作來加強學生的數學能力,打破數學運算的封閉性,打開的類并設置開放性的數學作業,這將加深學生的數學意識,使他們在深入研究和嘗試創新的過程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成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種現象,運算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創造性地進行數學作業,以優化形式,提高工作質量。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為學生設計開放的主題,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運算形式進行解答,這樣不會導致學生的思想和能力的收到答案的限制。這可讓學生透過多元化的途徑和渠道,解決復雜的問題,并鼓勵他們尋求合理的元素,增強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3、客觀性的評語批改
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評語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同時,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數學學習投入更多的精力。例如:對于完成度良好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予深刻的表揚和贊許,對于有不同解決問題想法的學生,老師可以評價解題思路上的認可,對于完成情況不良的學生,老師也可以相對比學生的進步給予表揚,教師的發言使學生更積極、更迫切地想要與教師交流信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觀念也必須及時更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基于“高質輕負”理念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教師應當從合理規劃作業時間和作業內容展開綜合性探究,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加強數學作業的改革。在減輕負擔的同時,教師必須合理設計、組織和糾正數學作業,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并能體現出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與發展性的原則,以此發揮作業的最佳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課后復習效果與數學綜合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肖蘇珂.數學作業的新樣態設計[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3-09
[2]鐘紅; 孫洪波; 陶元.雙減”背景下初三綜合復習數學作業內容設計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10-15
[3]張思明.提高效率減負擔,數學作業也能有趣又有料[J].人民教育.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