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蒙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實施的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開放課堂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其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能夠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在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實現。文章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來開放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提升;開放課堂;教學;研究
前言:針對義務階段的所有學科來說,語文學科是其核心內容。因此,在所有的學科素養中,語文素養至關重要。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為人格雛形、聽說讀寫能力、閱讀素養、思考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審美能力。想要促進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實現,必須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放課堂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顯著作用。
1.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1.1教學方式具有明顯的單一性和傳統性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由于受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深重影響,導致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另外,部分教師之所以不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原因不僅在于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教學習慣,而且在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方面存在嚴重不足,使得教師一直沿用傳統一言堂和滿堂灌等的教學方式,通過板書+口述的方式將知識傳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單一性和傳統性,無法做到對新時代課程改革教學要求的充分滿足。
1.2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嚴重不足
想要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深入探究,必須使他們具有語文學習的動力。但是,從現階段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充足的興趣,更甚者對語文持有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學生消極的學習方式會導致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大大降低。另外,影響學生語文學習動力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在于教師采用了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再加上復雜的語文知識,學生無法順利解決相關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長久下去,形成惡性循環,語文學習的興趣逐漸喪失,失去對學習的有效動力。
2.基于語文素養提升的開放課堂教學策略
2.1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要活動除了聽說讀寫以外,還包含與之相關的各種內容,如觀察、思維、想象、情感等等。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情境的創設,并將側重點放在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對話之上,實現促進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目的[1]。例如,在教學《祝福》這篇課文時,為了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加強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教師可以創設以下兩個情境:
情景一:祥林嫂死亡的消息在魯鎮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對此,有記者對這件事進行了相關報道(出示),請學生大膽提出質疑,并將自己的所感、所想表述出來。
情境二:祥林嫂的婆婆為了能夠獲得賠償,所以她決定為祥林嫂告狀,但是,她卻不知道該狀告何人。這對這個事情,請學生以律師的身份,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并為自己的當事人做辯護。通過交流,討論祥林嫂的死該有誰來負責。
在以上兩個情境中,不僅讓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因此,將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在辯論過程中,對于上述問題,學生積極陳述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律師”整理總結得出最后的結論。至此,課文的重難點得到有效解決。
2.2深挖語文資源,大膽補活教材
現階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語文教材的不斷創新,使各種知識具有明顯的鮮活性,但是這對于學生卻毫無作用,他們仿佛沉睡的巨人一般。因此,如果想要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教材中躍動的生命活力,教師必須在處理教材時具有足夠的創造性,補活教材。同時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刻的感悟,并與文本開展個性化的對話,在對自身已有知識、經驗、閱歷等充分調動的情況下,促進文本的有效拓展。
以《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為例,內容相對淺顯易懂,但是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夏季夜晚荷塘的美麗以及作者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呢?為此,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并在這個過程中,配以舒緩的音樂,這樣,仿佛眼前就有一片茂密的荷塘一般。另外,教師還可以收集其他課外資料,如朱自清創作這篇文章的背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蘊含情感的認識。在課程教學最后,教師帶領學生朗讀白居易的《采蓮曲》,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上述方式,由于教師大膽補活教材并整合資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使學生對文章內容以及其中蘊含情感的理解更為透徹。
想要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新的活力,將“大語文”觀中的內外結合充分體現出來。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包括旅行、參觀等在內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完全融入到生活與自然中,并擴大課外閱讀量,這樣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情感和世界觀方面都會有顯著提高。
而且啟迪了學生智力,促進學生智商與情商的共同發展。
結束語
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必須立足課內,并逐漸向課外延伸。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則需要通過反復的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雙宇.核心素養下語文課堂提問中半開放問題研究——以人教版初高中語文教材為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3):105-107.DOI:10.16322/j.cnki.23-1534/z.2020.03.036.
[2]萬曉霞.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開放課堂[J].基礎教育參考,2018(18):65-66.
[3]屠蕊蕾.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開放式課堂創建——以《像山那樣思考》為例[J].新課程(下),2018(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