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著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聆聽的現象,學生學習參與度不高,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新的英語課堂標準強調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是參與者,教師是指引者。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打破了原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傳授者與被動接受者之間的固有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到課堂中。然而,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時,會出現“只重形式,忽視實質”的現象。如在進行調查采訪時會用中文進行交流;在角色扮演時會為角色的分配浪費大量的時間,甚至組員內會為此發生矛盾,導致無法正常進行交流;有的小組甚至會出現閑聊的現象等等。那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取得更好的實效性?我認為: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教學實效
一、合理分組,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
為了能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分組時,我首先考慮人數,一般4-6人為一組;第二,我會根據學生的性別、個性特點、學習成績等因素,把全班分成8-12組。每個小組選一人為組長,負責統籌安排小組內的一切活動。在小組中合作學習中,小組長在其中就要擔任一個指揮者的角色,根據組員的能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其間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也要顧及小組的合作。這充分體現出組長的統籌能力,所以組長可以輪流擔任,讓更多的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小組內還會設立記錄員、發言人等,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開心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story,這給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的語境,幫助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在學習story這一環節,我會更多地去創設情景,讓學生進入英語的語境進行角色扮演,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活動中小組成員互相學習、相互磨合,這樣能更好地熟悉本單元的相關句型,靈活地運用新、舊語言知識進行交流。如在學習《開心學英語》Book5 Unit1 Seasons and weather時,Story這一環節同時出現了四個季節,并對四個季節的天氣作了簡單的概括,于是我創設了春、夏、秋、冬四個語境。首先,我分別動畫播放了四個季節的一些景物和孩子們在公園里的活動情況。接著,讓每個小組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季節,用英文說說每個季節的特點。這時,小組長會根據組員的個性特點,進行分工。如周俊妘組,周俊妘熱情大方而且表達能力強,由她作為小組長,調動全組的工作。她很有條不紊地用學過的句型去引導學生發現和回答問題。
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楊:It’s sunny and warm.
周: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
李:I can see beautiful flowers and green trees.
周:Good job! And you?
胡:I can see some boys are playing ping-pong.
周:Nice! You’re so clever. Yes, it’s sunny and warm in spring. It’s colorful. We can se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and green trees. We can fly kites and plant trees in spring. It’s so fun.
而認真、細心地楊旭同學會把她和組員的發言,條理清晰地列舉出來,形成一篇小報告。發音準確、聲音響亮的胡雨婷同學就會代表她們組在班上發表這一報告。
二、明確學習任務,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各個小組及成員必須要明確本次學習的任務和目標。各小組根據本次的學習任務,根據老師的要求,用最短的時間安排具體的小組活動內容。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要互相配合、相互鼓勵、互相幫助,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對學習中有困難的同學要及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在進行《開心學英語》Book4 Unit6 Jobs的學習時,學生學習了“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這一句型后,我設計了一個調查活動(見下圖)讓學生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進行詢問。
在小組學習中組長安排組員各進行一次單循環的調查訪問,即每人都要進行一次一問一答。先由組長和一位表達能力較好的組員進行示范對話,接著一帶一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會發現個別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總是忘記在職業前加不定冠詞 a或者an。小組內發現問題后,立刻進行提醒、指出,錯的同學也能及時改正。
三、進行恰當評價,調動小組學習的積極性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讓各種各樣的評價貫穿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如學生自評、小組成員互評、小組之間互評,還有教師的評價等等。在學習活動中,我會不斷地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挖掘各小組的閃光點,盡可能地讓每個組都能得到獎勵,調動、保持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在各個學習小組中,以趙必賢同學為組長的一組相對其他組,在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相對較弱,但他們組是所有組中配合得最好的一組,所以我給他們組頒發了“最佳默契小組”,同學們都相當認同。
大量的日常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會學、樂學;而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和合作精神,教學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在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的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解決,為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效,我將繼續努力去探究、發現、解決……
參考文獻:
[1]張菊玲.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