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尚
摘要:隨著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老師在教學課堂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交流,通過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加強教師內部的高效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推動老師在教學課堂上有效進行。本文將就學校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師生交往行為開展調研,以此提供一些有關課堂教學的建議,提供老師借鑒。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師生互動行為
一、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的重要意義
(一)調動學生參與信息技術課堂的積極性
現代化信息技術不但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向與速度,而且也在影響著學校教學的發展。通過實施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可以促進同學掌握信息內涵,幫助學生掌握信息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而學校信息化課堂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平臺,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領路人。活躍愉快的課堂氣氛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教師課堂,提高了老師的課堂效果。而與教師有效交流也正是幫助老師建立更融洽班級氣氛的良好渠道,通過加強與教師間的有效溝通,使學生真正地相信了老師,而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打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教學,推動教師不斷優化教學設計,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傳統教育課堂中老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因此學習者的課堂主導地位并不受到重視,但通過高效的師生互動可以突破傳統教育課堂理念的固化,從而實現了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課堂,使得學習者成為了課堂的絕對主導,從自主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學習主動性。老師需要及時改變教育理念,響應新課標發展要求,通過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在課堂教學時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作出引導,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能力,促使教學課堂順利開展,實現有效教學。學生的主體意識養成,需要教師對學生尊重,在交流過程要用平等的語氣回應,切忌用命令的語氣強迫學生學習。在教師耐心地引導下,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
(三)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
教學課堂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平臺,還是師生相處的空間,在這里教師和學生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只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導致教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出現偏差。教師應當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時,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真正地了解學生的想法,也讓學生選擇相信自己。師生在有效互動中增加對彼此的信任,促使教學課堂氛圍逐漸變好,教師開展教學任務就會順利很多。教師要注意到自己肩負著培養學生成長的重任,應當讓學生愛上學習信息技術,消除學生對教學課堂抵觸心理,才能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使教學效率提升。
二、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師生互動應用策略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要比低段學生思維相對成熟一些,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平等對待,教師應當,滿足學生的需求,通過營造和諧民族的班級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很深遠,教師身在其中難免會被影響,在面對學生時容易展現絕對的權威性,本來學生就會教師有抵觸心理,在面對強勢的教師時,更不愿意展現真實的自我,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改變傳統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枯燥無趣,摒棄以概念形式傳授知識點,學生重復操練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以學生為課堂主導,重視學生的個人意志,在平等民主的班級課堂氣氛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激情,老師們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有效互動掌握學生的思維,并針對在課堂中出現的不足加以提高,讓學生對信息化課堂教學具有更加積極投入的意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為有效實施信息化課堂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好課前兩分鐘的時候,通過和學生們交流上一次課出現的問題來增加彼此的交流,而且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些具有教育影響力的正能量歌詞,感化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識,促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得融洽。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教學課堂正朝著現代化教學課堂轉變,尤其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應當注重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以保證教師教學課堂的質量,而且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后,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有效進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教師自身應當保持學習精神,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知識,積極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推動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信息技術教學開展能力拓展,通過活動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針對表現優秀的教師要給予獎勵。另外,學校可以邀請專家來學校開展講座,邀請校內的教師去參與培訓,以此豐富教師的個人綜合素養。
(三)利用協作教學法實現師生有效互動
協作教學法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在開展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溝通的基礎上,展開協作探究,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的差異化特點作出合理分組,然后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大膽展開合作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們會遇到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們找準探究方向,并且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探究進度,促使合作學習高效進行,實現師生有效互動。例如:在教學南方版信息技術flash相關知識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熟悉flash的基本操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作繪制動畫,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等到動畫完成后進行成果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利用好評價階段的互動,給予學生正面性的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要將師生互動應用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才能實現有效交流,保障教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束語
通過師生有效互動改變了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地位,教師真正成為教學的引路人,帶領學生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教師也在教學中強化了與學生的情感連接,促使學生真正打開心扉,熱愛課堂,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茍金姍,牛彥敏,丁詩芬. 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研究[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1,31(04):70-79.
[2]章偉. 淺論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師生互動的實效性[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2):4.
[3]張洪峰.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