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玲
摘要: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文化層面,教師還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推動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更多音樂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利用優美的音樂陶冶學生情操,推動學生的藝術素養全面發展,才能充分體現音樂學科價值,為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夯實基礎。本文針對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做出分析,希望可以讓高中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推動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學;審美教育;教學辦法
引言
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展開高中音樂教學,教師需要與培養學生的審美為核心,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可有效促使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辦法,以更具實效性的方式展開音樂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全面提高。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學的現狀分析
1.忽視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聆聽優美的音樂可以讓人的心情感到愉悅,有助于緩解心中的壓力和疲勞,從而達到修養身心,提升自身內在美的目的。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高考,需要面對繁重的課業以及來自多個方面的壓力,學生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重點科目學習上,無暇欣賞優美的音樂,疏忽了自身精神方面的放松,未能發揮音樂教學的價值,不利于審美教育的推進。
2.教師教學手段滯后
展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教師要為學生展示多首優秀的音樂作品,并帶領學生進行樂曲的旋律與樂章結構的分析,加深學生對于音樂認知與理解,促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得到有效發展。但是很多音樂教師的教學思想落后,展開音樂鑒賞教學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無法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樂理知識,并且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行音樂鑒賞教學的只要方式為"聽",缺少對音樂的深度探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能力,自然也無法有效開展審美教育活動。
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的教學辦法
1.增添教學趣味,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動力來源,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多種方式展開教學,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探究熱情,有助于推動課堂教學進程順利發展,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促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獲得提高。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插入一些趣味十足的教學活動,以更具新意的教學辦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比如歌曲改編、聽音識曲比賽等,通過趣味十足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熱情,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夯實基礎,以便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以及更好地進行審美教育活動。
例如,在學習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階段音樂教材中《音樂情感及情緒》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內容進行想象,充分調動自身想象力,結合音樂內容創設符合音樂情境的舞蹈或是表演,將自身對于音樂創作者情感的理解充分表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肯定,以便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教師的肯定,可激增學生更大的創作熱情,促使學生對音樂內容積極體會和感受,有利于促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輕松打造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音樂鑒賞,可有效促使學生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
2.做好課前準備,強化音樂基礎
學生自身的音樂知識儲備會對教學進度產生影響,并且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身為一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此,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做好充足準備,顧及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推動所有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都能有所進步。展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教師要注重加強學生音樂基礎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課堂中需要學習的相關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如曲目的作者、創作背景、曲目風格等。并且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前做好充足準備,對學生在課堂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預判,在教學中應對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為學生夯實音樂基礎,塑造學生的審美思維。
以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階段音樂教材中《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充分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的背景生平以及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一一進行細致解答,為學生詳細地分析曲目的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符的絕美之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該曲目的美妙之處。課堂教學結束之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歸納、總結,以便達到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的目的,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審美思維。
3.開展智慧課堂,優化教學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在教學領域也出現了高科技身影,利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可有效實現教學辦法的創新,構建智慧課堂,從而促使教學質量獲得有效提高。所謂智慧課堂,即在課堂中利用"互聯網思維"以及多種現代教學設備聯合展開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在網絡中搜集多種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可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審美教育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以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階段音樂教材中的《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這一節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向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教材中包含的音樂鑒賞曲目,再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針對"音樂要素""音樂語言"展開詳細教學,之后再為學生播放一些網絡中收集的音樂鑒賞曲目,讓學生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曲目賞析,可以幫助學生更阿基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達到鞏固學習成效的目的,還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的音樂素養改善,實現有效進行審美教育的目的。
結語
總之,素質教育背景下,展開高中音樂教學,要注重通過進行音樂鑒賞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做好鋪墊。展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并在其中滲透審美教育,可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塑造學生的審美思維,從而促使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雪.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討[J].新課程,2021(23):220.
[2]黃文倩.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微[J].藝術評鑒,2021(07):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