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玉珍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的不斷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與問題應對能力顯得十分重要。游戲化教學作為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種,不僅能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且愉悅的教學氛圍。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就要根據現階段學生的發展規律,結合游戲化教學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本文對此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游戲化;應用
近幾年來,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我國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傳統應試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許多新型教學模式逐漸融入到課堂活動之中。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游戲化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之中,在參與游戲活動的同時,有效掌握書本中的重難點內容。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游戲化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他們喜歡做游戲、喜歡新鮮事物,且好奇心及創造力都比較強。運用游戲化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還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數學思維觀念,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幫助。同時,小學學生的理解、分析、思維能力都不夠強,在教學中,他們不能將自己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點上,再加上教學內容的枯燥單一,學生很難對這樣的課堂教學產生興趣。而運用游戲教學既符合現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教學活動之中,還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動力,有效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最后,游戲化教學還能幫助學生緊緊抓牢數學知識內容,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為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進而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應用
(一)運用游戲化教學,實現多元化的數學課堂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獵奇心理,并且在性格與生理方面也呈現出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的狀態,該階段的學生會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但他們也缺乏持之以恒的恒心,興趣感來的快去的也快,一不注意他們就會產生膩煩的心理。數學這門學科是由大量公式與理論知識點組成的,其具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為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結合現階段學生的生理特點與認知特點,采用趣味游戲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內容始終讓學生感受到新鮮感與趣味感,進而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學“毫米的認識”這一內容時,在導入環節中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高嗎?你們能估算一下老師的身高嗎?”學生思索片刻回答:“我的身高是1米30,我覺得老師是……”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計量單位是米和厘米,還有些比厘米還小的單位,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學生紛紛搖頭,教師此時引出教學主題“毫米”。接下來,教師運用手中的教具大格尺向學生介紹毫米,當學生有初步認知后,教師組織學生做“我是測量員”的小游戲,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自由選擇要測量的物品,如,測量書本的長度、寬度和厚度,或測量鉛筆、橡皮等文具的長度。以此,讓學生在測量中充分了解“毫米”產生的必要性,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將教材內容作為教學基礎,選擇適當的游戲教學活動
所謂游戲教學法,就是指在引導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效滲透,以此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并樹立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為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所講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游戲活動,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備課內容主要根據學生學習基礎與教材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理解、接受的游戲內容,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增添教學的趣味感[2]。
例如,在教學“分類與整理”這一內容時,本課是通過引導學生學會準確分類,幫助學生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并能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為了有效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借助游戲教學開展教學活動,帶領學生做找一找、分一分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游戲中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如,教師出示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卡片,讓學生將這些卡片分類整理,有些學生按照顏色整理,有些學生按照形狀整理,待學生整理完成后,教師引出分類、整理的概念,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
(三)借助游戲化教學,優化教學重難點內容
小學階段的知識點都比較簡單與基礎,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都比較淺薄,很難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有效理解,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把握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游戲化教學有效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通過此方式有效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3]。
例如,教學“位置與方向”這一內容時,本課的重難點內容就是幫助學生通過一個指定的方向來辨認其他3個方向。在教學中當教師講解完理論知識后,要運用游戲化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方向辨別能力,帶領學生做“我是小海盜”的游戲,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為每個小組都制定一個藏寶圖,讓小組成員根據藏寶圖找出最終的寶藏,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在一旁有效指導。通過此方式,有效加深學生對本課重難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進而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理解掌握能力,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小園,丁麗. 基于學習科學的小學數學繪本游戲化教學[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6):54-57.
[2]魏國平.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20(2):94.
[3]呂亞莉. 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 學周刊,2020,14(1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