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校的教學發展和教學改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此,學校必須加強對教學各環節的管理,尤其是教學教研活動、學科教學及班級常規管理等方面更應該受到重視。以目前初中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出發點,探討如何在實踐中優化初中教學常規管理。
關鍵詞:初中教學;常規管理;對策
1初中教學常規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初中教學管理主要是教學常規管理,是對初中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教研等多個基本方面的要求以及量化考察的具體實施辦法。這是保證正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秩序的重要環節。就目前來看,我國初中教學常規管理現狀以及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1過于制度化,忽視了教師專業的發展
由于初中階段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對這一階段國家在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教育制度方面都有較多的規定,大多數學校也不得不依照制度辦事,強制推進教學管理。抹殺了教師的主動性和教學積極性,最終導致教師的專業得不到發展。例如,教師的備課、上課原本是以教師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有序進行的意向個性化的任務。但是,目前來看很多初中學校對這一個性化的任務都規定得過嚴、過死,具體體現在:備課要嚴格按照課標要求認真書寫,格式要規范,內容要以上課內容完全一致。教學要有完整的教學環節,要重視教學效果,同時要嚴格按照教學計劃指導教學,最終導致教師的個性、特長得不到發揮。又如,參加教研活動,也是一項硬性規定,如果教師不參加教研活動,其考核就不會達標,最終影響績效。所以很多教師參加教研主要就是為了不受懲罰,不影響自己的績效。所以,教學常規管理過于制度化,嚴重抹殺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了檢查者和被檢查者的對立,教師創新精神淡化,最終導致學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缺失,更不利于教師專業的發展。
1.2教學常規的實行過于形式化
就目前來看,教學常規形式化,具體體現在這幾方面:第一,備課。備課作為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對教材進行加工處理,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充分利用好各項教學資源,進行教學預案設計的重要步奏。但現在很多初中教師的教案與教學脫節的現象十分嚴重,很多教師的教案要不就是完全抄書、抄優秀教案,要不就是課后或者期末再補教案以應付檢查。而且,學校組織檢查教案也不針對實際,只從教案的備課進度、備課環節、簡案或詳案幾個方面進行評定,缺少對內容的揣摩。第二,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的主要途徑,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的課堂教學主要存在灌輸式的傳統教學形式仍然大行其道,新課程理念實施情況不容樂觀,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第三,作業批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教師仍然還是用統一的標準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定,只重視最終結果,護忽視了對學困生的關注和鼓勵。另外,作業形式單一,不分層次,同時缺乏具有實踐性和探究性的作業,不利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第四,聽評課。大多數初中學校多教師聽評課的數量都有規定,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但現在很多教師對聽課、評課都變得漫無目的,缺乏主動性,很多教師聽課既沒有中心又沒有主題,只是為了完成聽課任務,形式化過于嚴重。第五,業務學習。對于教師的業務學習,許多初中學校都規定教師每學期的學習筆記要達一定的字數,以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業務能力。但在落實上卻有很多教師為了完成任務,大段地抄寫一些不著邊際的文章或者是只抄不學,應付了事。也有的教師業務學習筆記字跡潦草,敷衍塞責,最終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2初中教學常規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的對策
2.1實行人本化的管理
體制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管理是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所以需要建立具有人本特色的學校管理體制,創新學校考核機制,解決當前教師工作中專業化發展的障礙。為此,學校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陽光校務,建立科學民主決策、管理和監督機制,加強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委員會組織建設。同時,還要注重促進教師之間信息、經驗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最后,學校還要通過引導教師逐漸形成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及意見科學研究精神,從而營造出嚴謹、求真、務實的教研氛圍。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和積極參與教學常規管理的意識。
2.2關于備課
首先,實施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集體備課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實現資源共享,適用于同一年級、同一科目的多位教師使用。個人備課是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主要針對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重難點的分析等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其次,允許教師使用電子教案,這是適應時代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采取的新備課方式,利于特別是年輕教師發揮所長,同時也可以促進教案的更加整潔、規范。再次,在教師備課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教師灌輸新課程理念,引導教師不斷落實三維目標,以促進教師的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需要。
2.3關于上課與評課
教師上課除了要遵守基本的教學準則外,在上課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尊重和愛護學生,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做到學法指導有特色、傳授知識準確,有創新,課堂訓練有層次,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對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評價方式也不能過于單一,要注意將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作為一項評價標準,同時還要堅持量化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最終目的。
2.4強化作業管理
作業的設計要堅持適度和適量、層次性和針對性明顯、書面作業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原則,杜絕給學生布置作業機械、重復的問題。同時在作業批改中要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加強對學習較為困難學生的關注和鼓勵。另外,學校還要積極改革探索新的批改作業的方式,以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提高作業批改效率及質量。
結束語
總之,無論是初中教師還是初中學校,都要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時刻總結經驗,歸納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措施,通過開展全面調查、總結成效,提出可行的質量提升舉措,實現質量提升長效化、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楊興念.淺談多媒體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優勢[N].黔西南日報,2019-07-15(007).
[2]陳媛.初中語文教學常規管理機制建構與實施研究[J].長江叢刊,2019(05):125-126.
[3]張杰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視非常規實驗的開發[J].文理導航(中旬),2018(11):52.
作者簡介:蘇能,出生年月:1981、0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海南省萬寧市,職稱:高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