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麗霞
摘要: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作為主要的模塊,難度較大,應采用多種方法教學,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文言文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隨著國民教育體系的完善,教育更加注重傳統優秀文化的融入,而文言文是重要的傳統文化的載體,應該深刻挖掘其教育價值,本文主要探析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關鍵詞: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有效路徑
前言
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文言文內涵豐富,用詞巧妙,篇幅雖短,但大多立意新穎,往往可以向是人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白話文而言,文言文語言特點鮮明,用詞干練,有一定的節奏感,讀之朗朗上口,包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名人智慧,由于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在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體驗、品讀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
1重視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意義
文言文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不僅蘊含了豐富的人文內涵,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每一首文言文都有其獨特的意境,向世人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美育、德育的雙重教育價值,重視文言文教學,可以在多樣的文言文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多種能力。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以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為主,重視文言文教學,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助于學生的后期發展,文言文中包含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通過學習,可以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重視文言文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眼界,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要從研究和審視的角度拜讀,是學生學習高階文學的過程,可以鍛煉學生文學思維,提高學生文學認知。在文言文教學中,學生要對文言文的詞語、意境、語言藝術、情感、價值等進行分析,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通過鑒賞活動可以借鑒文言文中的寫作技巧、手法,通過長期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閱讀素養。
2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教學過于功利化,且部分教學內容脫離實際,且教學方法一成不變,進入初中前,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礎,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質量。
2.1有感情的朗讀,品味內涵
文言文特點鮮明,讀之朗朗上口,語言簡短,通過分析其主題,有感情的朗讀不僅可以品味其中內涵,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文言文品鑒能力的培養,意在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理解文言文的內涵和價值,對初中生而言,已經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在自主文言文閱讀中還可以提高學生語感,在多次朗讀后,逐漸掌握文言文的內涵。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言文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朗讀,通過多次朗讀,了解文言文的節奏、情感、內涵,進而提升學生閱讀質量[1]。例如,在學習《論語十二章》一課時,這一文言文用詞簡單,但是卻較難以理解,整體以短句為主,在初次朗誦時,可以指導學生按照朗讀節奏進行朗讀,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把握朗讀的節奏感后帶有情感地朗讀,在學生的自主朗誦中,教師要做好朗讀記錄,做好朗讀點評,在初次朗讀完成后,對重點詞進行解析,鼓勵學生結合首次朗讀和詞語解析闡明文言文大意,接著進行第二次朗讀,通過多次朗讀后,逐漸理解文言文含義,體會文言文思想和價值,采用反復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聽和讀中逐漸理解文言文,有助于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
2.2圖文結合,強化理解
圖是文言文教學中有效且直觀的工具,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圖的價值,助力學生理解,初中語文教材中基本每篇文言文都附有相應的圖片,這些圖片的意義不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實現圖文的有效融合,強化文言文的整體內涵價值,圖可以作為學生理解文言文內涵、實現聯想的重要工具,教學中應該重視圖文融合教學,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文言文配圖并非空穴來風,而是與文章有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對圖進行重點解析,往往會對文言文有基本的了解,將圖和文言文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全面理解文言文,進而提升文言文教學效率[2]。例如,在學習《狼》一課時,這一課程插圖鮮明,可以從圖中推測一二,反觀卻生澀難懂,但是題目簡潔明了,可以推出是與狼有關的故事,為了助力學生理解能力,可以利用插圖先對文言文主題故事進行大致的猜測,接著從插圖過渡到文言文,進行插圖和文言文的融合理解,借助插圖,學生不僅快速理解了文言文,也提升了自身學習文言的技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逐步推進,先讓學生觀察插圖,并解讀插圖,加上自己的聯想進而過渡到文言文解析中,通過分層和整體的學習,不僅有效地提升文言文的教學效率,也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整個教學過程是層層遞進的,從簡單內容的解析到復雜內容理解,教學極具有層次性,學生通過圖文結合教學,不僅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2.3強化方法滲透
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教學的關鍵點不在于內容滲透,而在于文言文閱讀方法的滲透,通過指導文言文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進而掌握閱讀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閱讀中,要做好上下文聯系之間的分析和把控,解讀詞句含義,在此過程中,要學會應用注解、詞典、插圖、文章背景不同資源,同時也要借助互聯網,進行線上資源的查閱。對于初中生而言,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方法十分重要,借助日常教學中的引導,指導學生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文言文閱讀習慣,利用有限的資源和工具進行閱讀,逐層分析文言文背后蘊含的內涵、主題、價值觀。為了讓學生學會文言文的閱讀方法,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拓展,引入與教材相似的文言文,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技巧[3]。例如,在學習完《三峽》一課后,教師引入另一篇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讓學生采用自主化的學習方法,所以選擇這一文言文的主要原因在于兩篇文言文在題材、用詞、內容、結構等方面相似性極高。在學完《三峽》后,教師鼓勵學生采用同樣方法學習《與朱元思書》這篇文言文,先熟讀文言文,借助注釋、文章背景、作者等不同資源,著重分析文言文詞句、段落和主題,同時借助插圖,讓學生逐層理解文言文,進而經過總結和歸納體會其中的思想情感價值。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可以采用分步閱讀的方法,將《與朱元思書》分成三段,減少學生閱讀壓力,通過拓展性閱讀,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眼界,也提升了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技巧,提高了課堂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和文學研究價值,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重視文言文內涵的挖掘,整合不同資源,才能不斷提升初中文言文課堂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學芳.闡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三).[出版者不詳],2021:219-222.DOI:10.26914/c.cnkihy.2021.031233.
[2]賴玉芳.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四條路徑[J].廣西教育,2021(21):107-108.
[3]顏艷.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21(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