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及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英語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區農村由于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相對薄弱,這也直接影響著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文章首先就本地區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現狀及原因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從學習環境的創設、口語訓練形式、興趣激發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實施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民族地區;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分析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今天,英語在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理應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引起重視,小學階段作為孩子語言學習的重要黃金時期,更需要我們善加把握和利用,積極地培養和提升包括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在內的各項英語能力,為孩子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但就筆者所在的民族地區農村小學英語情況來看,受制于經濟文化條件以及教師素養等因素影響,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狀況并不樂觀。為此,文章筆者結合個人多年在民族地區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及思考,主要就本地區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原因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定的實施建議,以期有助于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面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具體分析如下。
一、 民族地區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
語言的學習需要具備良好的環境,較之于語文的本土優勢,英語學習在小學階段的重視程度明顯遠不及語文,也不及數學,除了英語課堂和課后的作業時間外,學生幾乎很少主動去接觸英語的學習,口語練習更是欠缺,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民族地區由于經濟落后等因素影響,缺少英語專業的教師,即使在初中甚至高中,還存在部分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授課教師,而這一情況在本地區的農村小學中更是明顯,這也造成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普遍不高,大多英語教師往往只關注小學生單詞的記憶和部分對話的背誦,至于口語交際的日常聯系則很少涉及,這使得在學校層面英語口語學習氛圍的不理想。第二是絕大多數農村家長由于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對于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數學還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輔導,但對于英語的學習基本無能為力,這也造成了英語口語交際氛圍在家庭營造方面的普遍不足甚至于空白。
(二)缺乏必要的英語聽力及閱讀訓練
語言的學習是聽說讀寫的系統工程,小學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需要重視聽力和閱讀等訓練,但本地區由于教師專業素養等方面的影響,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系統的聽力訓練,且本地化口音明顯,直接嚴重影響著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升,加之英語閱讀訓練的不足,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三)課堂內外忽視英語口語表達和交流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如果僅是以學科的視角去看,難免僅僅著眼于對詞匯、語法等內容的學習,這對于長期的英語學習是不利的,為此,我們有必要強調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嘗試著使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本地區小學英語學習中,口語表達和交流這部分內容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除了課時學生在老師的示范下跟讀單詞和語句或部分課本中的對話內容及偶爾課后用英語與同學打招呼外,其余時間學生幾乎很少使用英語。
(四)英語學習態度不積極
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相對于語文和數學等學科,英語的學習對小學生而言存在著天然的陌生,這種陌生感若在正確及時的引導下很容易轉化為求知欲,激發學生積極地學習和探尋英語的世界,但若不善加引導則更容易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心態,甚至是逐步的抗拒或是放棄對英語的學習,而后一種情況在本地區小學英語的學習中是較為普遍的,尤其是口語交際表達方面更加嚴重,啞巴英語是我們必須關注的現象,究其原因,與學生日常缺乏鍛煉、教師的正面引導和鼓勵以及學生的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關系。
二、 民族地區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建議
(一)積極創設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和使用環境
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很好地印證了環境對于個人學習和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在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積極創設良好的口語學習和使用環境。
第一是在教室或學校相關場所的布置時適當地使用英語,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認知,如張貼“Be quiet!”“Come on!”等積極的提示語、英文名人名言、某些教材中的圖文內容,或創設英語角、英語走廊,或利用校園廣播開設英語類節目等形式,通過這種音視聽方式的輸入,既強化鞏固了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模仿中不自覺地將看到的信息進行輸出,即進行口語的表達和交流。
第二是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豐富的形式,增加學生口語表達的機會。如具體形象化的單詞學習,即在學習具體的英文單詞時,教師可自己或者要求學生提前準備相關的實物或者是設計英文小場景,在授課時讓學生進行語言表達或者進行表演,其目的在于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將相對枯燥的知識具體形象化,在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生的認知理解,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使用機會,從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這種方式下,教師更多應該是鼓勵和肯定學生的發言或表演等展示,對于小學生而言,自尊心的呵護和自信心的培養在很多時候比糾正英語知識學習的錯誤更為重要,為此,諸如“I like you!”“You are so good!”等肯定或賞識性的語言應是我們在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中需要經常使用的,其可以促進包括口語訓練在內的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
第三是課后有意識的口語要求或訓練。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僅僅依靠課堂的鍛煉是遠遠不夠的,畢竟課時有限,且面對的學生較多難以完全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為此更需要在課后時間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口語的訓練和提升。如教師可將平時例行或者經常性的單詞默寫等家庭作業轉化為朗誦或背誦一段英文對話的形式,有條件的孩子可以以家庭對話的形式進行,并將相關的音視頻分享至班級群中,讓孩子們在張口說英語的過程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也有助于營造一定的英語學習家庭氛圍,在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良性互動中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和使用頻率。
(二)多形式進行口語訓練和提升
小學英語的學習主要應側重于孩子們的英語口語交際方面,這就需要加強聽說讀方面的訓練,而非很多教師偏重的寫,當然訓練和提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為此,筆者建議可進行如下的努力,以多樣化的形式豐富教學:第一是在面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時,由于這一群體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動且好玩,為此應側重于游戲化的形式進行單詞的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感知單詞含義,通過具體形象的卡片、多媒體展示或者簡單的英文兒歌等形式強化認知和記憶,寓教于樂,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逐步地拉近小學生與英語學習的距離感。第二是在面對中年級的小學生時,則可以側重于簡單對話的練習,讓學生以跟讀、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模仿和朗讀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逐步消除英語學習的壓力感,在日常的口語交際鍛煉過程中積累簡單的詞匯和句式,逐漸地提升孩子們英語聽說讀的能力。第三是在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時,則可以側重于讀寫方面的訓練,如閱讀一段簡單的英文小短文或者寫一篇小作文等,由此可培養學生將日常在英語聽說過程中積累的詞匯量或者語法句式等嘗試性地進行書面展示,形成屬于自己風格的知識,進一步地提升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求知欲望。
當然,上述談及的針對不同年級段教學內容和方式有所側重的建議只是從一般意義上而言的,畢竟由于學生自身認知理解水平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在對小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和提升時,還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的不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三)激發興趣,提升學生自信心
教育教學是知識的傳授,亦是情感的交流!面對英語學習,很多小學生本身已存有困擾的情緒,在面對張口說英語的情境時,這種困擾可能會上升為膽怯甚或畏懼的心理,為此,在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中,我們特別需要重視克服學生的心理關,讓學生走出困境、走出膽怯的陰影,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由“不敢說”走向“張口說”,乃至“大膽說”“喜歡說”,其中教師的及時肯定和鼓勵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老師的評價在學生心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甚至于超越父母的意見。
總之,民族地區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需要教師在提升自我素養的同時,結合具體學情需要,積極營造學習氛圍,豐富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在課堂內外和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大膽地嘗試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逐步地進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后期英語的學習打好基礎,從而更好地成就孩子們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方小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J].科普童話,2020(26):121.
[2]李琳.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華少年,2020(21):18-19.
[3]陸美瓊.探究鄉村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7):124.
[4]李倩.農村小學生克服英語口語焦慮感的措施探討[J].問答與導學,2019(31):34.
作者簡介:韓杰禮,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積石山縣癿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