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先生作為我國近現代偉大的教育家,對我國近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陶行知先生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提出并完善了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論、鄉村師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創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論等眾多的教育思想和理論,而在陶行知先生眾多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論又可以看作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在長期的鄉村教育實踐中完善的生活教育理論,是最符合中國國情,也是最能反映世界教育潮流的教育理論。因此,將陶行知教育理論貫徹落實到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中,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教育理論;小學音樂;快樂課堂
一、 引言
就像我們常說的“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樣,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好奇、愛玩是孩子們不可剝奪的天性,在滿足學生好奇、愛玩的心理下,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音樂課堂本身需要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開展,讓學生擺脫在其他科目枯燥、煩瑣的學習中產生的疲憊情緒。而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只有加強學生的音樂學習和自然生活的聯系,建立起音樂課堂和實際生活之間的交互渠道,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音樂教學的真諦,更深層次地融入音樂課堂的學習中去。本篇文章希望通過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進行深度的研究學習,分析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探索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可行之路。
二、 以陶行知教育理論構建小學音樂課堂的理論基礎
(一)生活即是教育
“把生活本身當作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主體部分,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陶行知先生對教育事業的定義和詮釋。陶行知先生認為,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生活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人類的知識是源于生活又要服務生活的,因此人類的學習要不斷地與實際生活同步,不斷地進步。把生活本身當作教育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的涵義:首先,生活對教育的性質具有決定性作用,陶行知先生認為,人類受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學習內容的類型,而是由所過生活的性質決定的,一個人生活的內容,也就是他在學習的內容。其次,教育對生活又有一定的反作用,人們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最終是要用于改造生活的過程中的,更高層次的教育,對于人們把生活改造的更加美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最后,生活與教育在緊密的聯系中是共同進退的,人們要在實際生活中,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不斷地提高并完善自我。
(二)社會也是學校
人類在生活中不斷學習,而社會作為人類生活的場所,自然也就是人類學習的場所,所以陶行知先生認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這種思想打破了以往人們認為學習活動只能在學校進行的思想局限,通過對教學空間的拓展和延伸,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形成了有機聯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寬闊的學習空間,同時也將學生的概念拓展到了社會上的每一個人,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學生,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社會中學習。除此之外,把社會當做大學校,還把傳統教學模式中單一的“讀書”學習,變作了更具有現實意義的“行動學習”真正的把“教”“學”“做”這三部分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學生真正做到“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的最終目的和要求,同時也是陶行知先生對生活教育理論開展途徑和方法的闡釋,知行合一作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方法論,對傳統教學模式下脫離生活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批評,是對教學模式改革的大膽嘗試。陶行知先生認為,如果對學生的培養脫離了實際生活,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對于改造生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上的幫助,那么教育就只是“死讀書”的過程,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沒有用的“死知識”,所以對知識技能的學習,一定要把能應用于實際生活作為前提。
三、 音樂課堂現狀及其問題
(一)缺少更加專業的音樂教師隊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師長期作為音樂課堂的主導者,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采取自上而下進行知識灌輸和重復練習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生又缺少和音樂教師進行溝通的渠道和途徑,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地傳達到老師那里,也無法獲得老師知識和技能上的幫助,音樂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不能積極主動地了解學生的問題和教學中的難點,就不能對教學方案進行改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在這種教學任務支配下的音樂課堂中,學生很難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在部分音樂教師的指導下,課堂教學忽略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樂趣,更不用說構建快樂的小學音樂課堂了。
(二)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且老套
在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能夠把音樂課堂構建成內部聯系更加緊密的有機整體,適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際上還體現了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水平和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精力充沛、好奇心旺盛,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長期使用單一老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很難有所提升。并且,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方式和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要求嚴重相悖,不利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長期發展。
(三)學生缺少學習熱情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在兒童階段開始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的重要性,如果能在學生階段培養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打下相應的音樂基礎,對于學生以后更高層次的音樂學習將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學校沒有認識到音樂學科的重要性,音樂課堂經常被其他科目占用,沒有發揮出音樂素養的培養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音樂課堂本身被當作了單純的學習固定曲目的課堂,缺少對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興趣進行培養的內容,無法讓學生通過音樂教學獲得應有的放松和樂趣,學生了解音樂、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不高。
四、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構建音樂快樂課堂的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自身的學習興趣要比老師的要求和命令更加有效,因此音樂快樂課堂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要盡可能滿足學生旺盛的好奇心。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多媒體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變得非常的常見,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熟悉這種新式的教學工具。因此,在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中,也可以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情景。比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大雨和小雨》這首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的雨天進行回憶,分別對大雨和小雨進行描述,并對比大雨和小雨之間的不同,然后在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大雨和小雨天氣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描述自己對大雨和小雨在形狀、環境和聲音等方面上的不同,最后在體會歌曲給人的感受與自然界真實的雨天給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工具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利用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快樂的音樂課堂。
(二)利用社會資源提高學生認知
音樂是人類對自然、對自我感受進行描述與表達的一種方式,它的出現與發展始終與人類的生活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中,音樂教師一方面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復總結和反思,提煉出其中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技巧,對其中浪費課堂時間、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部分進行改正或剔除,完成教學大綱要求中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認識。另一方面,音樂教師則要培養學生基本的音樂感受能力,讓學生對不同的節拍、節奏,對不同的曲風有最基礎的了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樂器,并向學生講解樂器的基本認識和基本用法,提高學生對樂器的認知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材中,有關于對鋼琴、小提琴和二胡等樂器在演奏上的介紹,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有序地到附近的琴行,或者和有相應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合作,讓學生感受西洋樂器和中國古典樂器的區別和共同點,為后續的樂器教學打下相應的基礎。
(三)結合理論和實踐
在新時期課程改革中,所有科目都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提高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自主性。而音樂教師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課下自主練習的重要性,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課下練習計劃,為學生創建合理的課下練習條件,根據學生適應模仿和跟唱的練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跟唱與合唱,然后鼓勵學生進行獨唱,鼓勵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讓學生互相分析與借鑒,在練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進行改正,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練習反饋,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五、 結語
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是有相應的理論基礎,并且有長期的教學實踐作為后盾,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小學音樂快樂課堂模式是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和發展空間的,但是在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認識到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在小學音樂快樂課堂的構建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音樂教師作為音樂教學和課堂構建的第一參與者與執行者,要加強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學習,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挖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潛力和天賦,推動小學音樂快樂課堂構建的穩定、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臧麗君.小學音樂教學“快樂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黃河之聲,2019(24):128.
[2]蔡紅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下的音樂快樂課堂構建分析[J].成才之路,2019(9):87.
[3]馬丹丹.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J].才智,2017(4):87.
作者簡介:劉銘,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徐州市民富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