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雷
【摘要】數學是高中時期的重點學科,它的難點重點頗多,教師應根據新課改政策的要求,積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種情形下,教師應綜合分析高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找到一種適合現階段教學的授課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方法
【正文】在新課改背景下,有效課堂被極力推廣,教師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授課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減小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數學有效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對內容的掌握情況,找出學生知識點差的地方,著重講解,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就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方法的思考展開分析。
一、分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數學作為重點難點較多的課程,有著難以理解,邏輯性較強,比較抽象等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難免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應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方面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知識點強灌給學生,進而致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沒有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的年齡比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差,很難借助新型工具輔助教學,這樣的情形下,很難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難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在自律能力還比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監督加以引導。因為學生基礎不同,教師往往忽視這些差異,覺得知識點太簡單就一帶而過,只抓重點難點,這樣導致學生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并不能實現學生共同進步的目標。
高中學生有著自己的思維和學習習慣,如果教學課堂還是一成不變,難免讓學生覺得數學枯燥乏味,并不能提起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過度依賴教師,并不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自覺性,更沒有養成及時溫習課堂上教師講解的內容,以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再者,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很難掌握數學的重點難點,課下不注意自己思考,更甚者有部分學生去死記硬背這些知識點,以致學生看到熟悉的題目會做,但是題目稍加延伸就變得茫然。
二、探究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2.1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斷創新
通過近年來對數學試題的不斷研究,不難發現,高中數學試題更加新穎,更加靈活,也更加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再和以往一樣只研究難題。就目前來看,現階段的考試,還是本著以課本內容為主,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因此教師還是應以基礎知識為中心,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再進行難點要點的深入講解,進而拓展學生的解題能力。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2019高中數學《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授課時,教師應先從什么是函數、方程講起,通過對函數和方程的分析,讓學生既復習了關于方程的知識,又可以延伸到本節內容的知識講解。教師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為后面的難點重點的授課奠定良好基礎,降低課堂授課難度。
2.2借助多媒體教學,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被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借助多媒體教學,播放圖片、視頻等,建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2019高中數學《基本立體圖形》授課時,可以提前做好PPT,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播放PPT,把這些立體圖形形象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印象,將抽象的內容,更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這樣在講解課本內容時,降低教學難度。通過新的教學方法,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不再覺得數學難懂,數學課堂壓抑無趣。
2.3通過分組學習,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授課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把優中差穿插分組,按小組為單位,安排學生提前預習課本,通過學生對預習內容的溝通交流,發現預習中遇到的難點,找出不易理解的地方。這樣在教師進行課堂授課時,就可以有重點的講解,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達成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分析小組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及時改正,進而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提升小組的整體學習氛圍。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鼓勵和表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2.4以學生為主體性,帶動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脫離傳統教學模式的枷鎖,改變自己的主導地位,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成為課堂的主人。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發揮自己的督促引導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解決和提供幫助。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還應根據課本內容設置問答環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積極找出問題的答案,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師生的互動,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既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又可以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結束語】高中數學作為難點學科,有著較強的思維和邏輯性,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數學的這些特殊性,創新和改善教學方式,適應政策的變化,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學習熱情,實現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任務和達到高質量教學的目的,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閆治中.巧妙設問 妙趣課堂——談高中數學有效提問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2(02):103-10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