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允圣
摘要:高效數學課堂的建立,是教師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的根本,是教師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構建高效課堂的優勢,指出這是激發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舉措,需要教師保持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從巧設問題和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兩方面分別闡述了教師在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可以實施的策略,希望能給初中數學教師一些借鑒,將其應用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過程中,久而久之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奠定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傳統教學模式中講解灌輸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時常處于被動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積極主動性的有效發揮,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作為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指導者,教師要看到傳統模式的弊端,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各種舉措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以便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促使他們克服畏難情緒等,朝著更加優秀的方向努力。
一、 巧設問題
問題教學模式是教師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經常會用到的方式。它旨在通過巧妙設計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的興趣,并以問題為引導,推動學生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獲得有效的提升。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也會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問題缺乏針對性、可供學生進行探究時間的太少等原因的存在,導致問題教學方式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限制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提升。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加強對數學課本內容的深挖,加強對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以便能為學生創設出更具科學性的問題,使學生在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問題的引導下,實現對數學基礎的夯實,為日后學習更加高深的理論知識奠定牢固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由于數學基礎不同、探究能力不同等等,在學習初中數學過程中會呈現出相對較大的差異,在創設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靈活創設問題,以便這些問題能引發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深度思考,為提高他們學習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這節課的重點是希望學生通過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條件,從而理解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標準與方法。學生在此之前就學過與三角形有關的概念,然而他們對于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還是有所疑惑的。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引領學生展開探索與研究,從而促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比如,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如果兩個三角形有三組元素,對應相等的會有幾種情況呢?此時這兩個三角形就一定相等嗎?”“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才能判斷出全等三角形呢?”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便于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逐漸實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在這期間,學生思考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對于他們形成夯實的數學基礎是非常有幫助的。此外,在創設問題時,教師要遵守“由易到難”的原則。如果教師貿然提出較難的問題,那么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畏難情緒而放棄,這會直接影響他們聽課的效果。因此先從對學生而言比較容易的問題入手,一方面符合學生的認識情況,便于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逐步向著較難的方向努力;另一方面能提升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信心,便于他們走出畏難情緒的束縛,實現聽課效果的提升。
二、 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
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較強等特點。在學習期間,如果學生未能完全掌握前面的內容,那么對于后面內容的學習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有相對明顯的差異性,如果教師采取統一的教學方式,那么就無法兼顧到所有學生,尤其是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本身因為學習不好就受盡了譴責,如果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沒有關注他們的學習需求,那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抑制,時常出現聽不懂課的現象,這對于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對此,教師有必要加強重視,尤其是數學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他們學習的短板,是理解能力不行?還是計算能力不行?又或者是數學概念公式掌握得不夠牢固。然后以此為依據開展個性化指導。譬如,如果學生理解能力缺乏,不能更好地理解題目的含義,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閱讀量等方式強化他們的理解能力;如果學生計算能力不佳,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追求計算質量,再讓學生追求計算速度,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如果學生對于概念不太理解,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融入趣味性元素、生活化元素等,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公式的理解。
此外,在進行個性化指導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還要注意態度與方式。態度要親切真誠,切莫因為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拖了全班的后腿,就對他們惡語相向;方式要科學,對于性格開朗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在指出其錯誤時語氣要委婉,交談要細心。最后,教師要加強對鼓勵性語言的應用力度。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歧視,“你真棒”“你的想法很好”等語言,有助于他們提升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是體現教師教書育人職能的關鍵舉措,是落實素質教育觀念實施的高效途徑。對此,教師要提高重視,善于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問題,以便能充分滿足其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在興趣的指引下,實現初中數學學習效果的有效提高;善于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指導,尤其是對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用耐心與細心指導他們走出畏難情緒的陰影,重燃對學習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李云康. 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 新課程, 2018(8):1.
[2] 竇偉. 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 中華少年, 201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