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春
摘要: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游戲材料是幼兒表現游戲,發展游戲的重要支柱。活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投放是否合理。有時在游戲中教師準備材料豐富、品種繁多,幼兒是可以隨心所遇取放材料,這時幼兒會不會材料選了一大堆,表現為無所事事?有時教師某一類材料提供較少,幼兒會不會出現了爭搶玩具的現象?針對上述情況,該如何選擇并投放適宜的、有層次的游戲材料呢?以中班主題游戲《天外來客》為例,談如何選擇和投放既能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又能與幼兒的需要相適宜且促進幼兒發展的游戲材料。
關鍵詞:中班幼兒;材料投放;層次性;創造性
問題的提出
現代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游戲是兒童生來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含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游戲材料是幼兒表現游戲、發展游戲的重要物質支柱,起著激發幼兒游戲動機、支撐游戲開展,促進游戲水平提高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提供,將教育的意圖及教師期盼幼兒達到的行為通過材料來展現給幼兒,然而游戲中,幼兒的發展受到多重綜合因素的影響,游戲材料的投放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完結篇,而是始終順應幼兒的發展,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
霧里看花
第一次游戲:
教師:這是我們第一次玩主題游戲《天外來客》,自由選擇進行游戲吧。
幼兒1:這個好玩,這個也好玩(選擇了許多游戲材料,欣賞著……)
幼兒2:東瞅瞅西看看,無所事事。
幼兒2:老師我先拿到的燈籠,他跟我搶。
幼兒3:我也想畫燈籠(兩個幼兒爭搶起來)
分析:
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每個區域準備的材料相對比較多,只有部分區域由于材料難準備相對少了一些。在游戲中教師只求材料豐富、品種繁多,幼兒隨心所欲取放材料,自認為這樣就是完美的游戲,其結果是幼兒材料選了一大堆,卻表現為無所事事;有時某一類材料提供較少,以致幼兒出現了爭搶玩具的現象。
第二次游戲:
針對上次幼兒游戲的情況,隨意適當減少游戲材料,但還是沒有激起幼兒的興趣。
分析:
投放的材料針對性不強,缺乏層次性和遞進性,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無難易差異,材料投放流于形式,降低了幼兒積極地操作材料的興趣,從而阻礙了游戲活動的深入開展。
綜觀以上問題,關鍵在于游戲中如何選擇和投放既能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又能與幼兒的需要相適宜、促進幼兒發展的游戲材料?在精心地和幼兒共同準備材料時,要體現材料的層次性、針對性、多樣性、可變性,應有利于幼兒啟發想象,同時提供的材料又要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并根據幼兒需要時常變換、及時補充游戲材料。
洞如觀火
新《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在投放區域游戲材料時,教師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以及同一年齡段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采用層次性策略,努力滿足每個幼兒不同程度上的發展需求。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兒原有水平,又能起到提升幼兒經驗、促進幼兒發展的作用。材料投放的層次性,還體現在我們為幼兒準備的材料是隨著幼兒操作、探索過程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材料能夠適應幼兒不斷提高的新要求,具有挑戰性和可發展性,幫助幼兒在經過不斷地摸索、嘗試之后,起到積累各種經驗、提高各種能力、不斷地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畫龍點睛
一、材料的逐步增添
活動區游戲材料應處于不斷地變化中,不要一開始就把所有的游戲材料都提供出來,應在游戲發展過程中,給幼兒一定的時間去尋找、發現和獲取新的材料,以保持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教師可定期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增加一部分新材料,使游戲出現新的轉機,形成新的刺激點,引發新的探索,吸引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教師投放材料時不能只投不取,未拿走破舊的材料,導致材料多、變化不明顯,難以引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操作動機。
例如:在主題游戲《天外來客》的美食區“月餅”
層次1:游戲只是單純地用橡皮泥做做月餅、蛋糕之類的,久而久之,去這個區角玩的幼兒越來越少。
層次2:教師在發現這一問題之后,就在游戲評價時說:“我們的月餅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幼兒紛紛回答說:“用超級黏土、滴膠、……”,還有的幼兒說:“可以把我們的月餅進行一下包裝,這樣的話,太空來的朋友一定更喜歡”。
這樣就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再玩游戲的時候,材料的逐步增加,幼兒的興趣明顯提高,玩得很開心。
體會與思考
在整個主題游戲活動《天外來客》中,通過教師的觀察和記錄,我們發現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幼兒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在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投放游戲材料問題時我們觀察了解到,多數幼兒喜歡新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游戲材料,特別是一些可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的半成品材料,幼兒非常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尋找有趣的游戲材料。我們應智慧地提供材料,注意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做法,注意提供的材料隨幼兒的興趣變化而不斷調整,以滿足幼兒當前活動的需要。
總之,游戲中材料投放的因素還很多,需要我們仔細觀察、探索。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游戲活動觀念,在游戲中賦予幼兒更大的自由度,為幼兒提供能激發幼兒探究的材料,引導幼兒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進行操作,也可以在過程中調換、調整原來設想好的或更換難度稍大的材料,向自己提出挑戰,在幼兒不斷創造的“最近發展區”里,以各自不同的游戲材料進行互動,實現“快樂的發展”,享受“發展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邱學青. 《學前兒童游戲》.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