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廷勤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處處可見小組合作的場景,學生通過交流和小組活動解決問題,增添了課堂的生機與活力,如果教師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協調起來,以一種更高姿態的組織優化教學,勢必將會給教育教學帶來不小的沖擊,學習共同體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競爭和合作協同的創新教學模式,能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價值,促進教學發展。學習共同體就是利用學生群體的積極作用,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模式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理念,也為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將重點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學;學習共同體;構建策略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發生了變化,因此黨和國家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主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爭取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型復合人才。為了踐行黨和國家的倡導,教育界也在不斷進行改革。課堂學習共同體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普及運用就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作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建立的學習共同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值得教師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一、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提供學習者社會交互的關系,通過各種社會性安排的方式,給予學習者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一來,以載體的形式能實現學習者的多層次發展。學習共同體的載體是學校,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場所,也是教師發展成長的場所,更是家校協同的場所,學校中學習行為無處不在,而學習共同體就是一種實現師生共享、互相協同發展的模式,在學習共同體中,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助教,并且承擔起學生的學習發展責任。學習共同體本質上是給予學習者知識構建和社會構建機會的一種方式,立足于小學數學課堂,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切實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打造良好的課堂文化[1]。
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就是指教師和學生組成共同體組織,在共同愿景的指導下,于學習過程中分享彼此的資源和理念想法,通過相互溝通,在寬松和諧的文化氛圍中,按照一定的紀律約束,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形成雙方多元化的發展。因此,可以看出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特征就是擁有共同愿景、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及合理的紀律約束。
共同愿景是學習共同體中個人愿景的集合,是一個可以通過所有人努力實現的共同目標。共同愿景可以為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指明學習的方向,激勵共同體成員不斷的積蓄力量,并且可以為共同體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提高學習共同體成員的凝聚力。想要形成學習共同體的共同愿景就是要保證建立起學習共同體的努力目標、價值觀以及使命感。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學習共同體成員交流合作的基礎,考慮到小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就成為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手段。小學學習共同體雖然倡導思想解放,但是沒有一定的紀律約束也是不利于學習共同體發展的。因此需要制定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規范要求,給學生提供合理的制度約束。
二、小學數學課堂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價值追求
(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數學時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它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數學思想。它具有綜合性、階段性和發展性的特點。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學生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發展。而一切教學活動包括學習共同體,本質都是為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而服務。小學學習共同體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學習共同體組織,學生在共同體中可以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從多個角度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采用多元化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發揮主觀作用、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和社會能力,并且可以利用更多教育資源,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研究性,幫助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自主學習探索、搜集資料、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多種資源和形式加強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促進實現社會發展需要
學習共同體使小學數學課堂更加靈活生動,更加注重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在學習共同體的引導之下,不再局限于簡單計算的反復實踐,而是轉向思維的培養和能力的運用與轉移。例如,教材的情境呈現將數學知識與熱愛自然、保護家庭環境相結合。一方面學習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思想價值觀,一舉兩得。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特征就是擁有共同愿景,而共同愿景的必備要素就是共同體成員具備共同的價值觀導向,共同的價值觀會指引共同體成員的學習動向,促使其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當共同體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導向之后,也方便學生進一步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和貢獻的意識,發揮自身的力量促進社會發展進程。
(三)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
學生是新時代的學生,教材是新時代的內容,教師也需要成為新時代的教師。數學學習不僅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且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師也將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與時代接軌。反思教學實踐是不夠的。教師應在搞好教學的同時進行教育研究。創建和諧的師生聽力對話關系,可以每天以新的面貌面對新生、新的學習、新的課堂教學,積極落實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才能促進教學的優化發展[2]。
三、小學數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環境
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面臨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此外,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活動,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處理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并做出教師的講解,提問和反饋具有方向性,使學生在聽和思考后能夠理解我們的行為所傳達的含義的內涵和外延。學習共同體本質上是一種和諧互補的關系。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采取有效的學習應對策略,鼓勵學生學習思維方式的多樣性。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參與課堂討論和思考,打造積極向上的學習共同體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充分發揮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優勢和價值就需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共同體的成員營造最好的學習條件,進而拉進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幫助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信心以及對教師的信任感,促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不過營造輕松和諧、師生互動的課堂環境,也需要一定的紀律約束作為保障。教師需要和學生共同協商一起制定規范守則,并且倡導共同體的成員都可以遵守相關的守則和制度,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對學生不合理的行為進行處罰,教師在執行獎懲機制的時候需要多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尊重學生的話語權、體現人文關懷,促使學生主動遵守規章制度,幫助學生將規章制度內化于自己的行為中。
(二)明確學習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和完成原則上是一致的,貫穿于各個方面。在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因素,采用學習目標鏈的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制定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習目標;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中,通過學習共同體活動的推廣,引導學生逐步參與課堂師生互動。課堂教學目標完成的過程就是課堂教學活動實踐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個性發展與群體發展的統一[3]。鑒于小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呈現出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等現象。因此將小學生對于學習目標的認識和協商加入到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更好的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在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中,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需要對共同體成員的特點和優劣勢進行足夠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目標。這個學習目標應該包括教育改革之后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生在學習中應該培養的價值觀和思想態度。
(三)構建多元的課堂評價機制
學習共同體是師生課堂互動的載體。教室不僅是學生的、也是老師的。課堂評價是指教師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組織課堂教學、構建學習共同體。課堂評價是師生共同關心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過多,會存在忽視了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和學生對學生的評價等問題。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機會。課堂觀察表明,高質量的課堂在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交替中不斷前進,真正的自主課堂管理完全交給了學生。例如,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學生思考后開始回答,回答后直接轉移下一個學生的答案和補充,直到這個問題的討論結束。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綜合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兩種評價方式,充分發揮這兩種評價方式的優勢,完善評價體系。量化評價是我國教育界很長時間內都在使用的評價方式,具備嚴謹、客觀、簡明的特點,但是不能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多方面的能力水平進行評價,存在評價的片面性;質性評價可以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綜合效果進行評價,不過這種評價方式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評價的結果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為了全面展開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學習共同體的評價中就可以綜合這兩種方式,以更全面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以評價促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水平。通過結合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完善自評和他評的評價機制,可以發現構建以多元化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是真正提升師生互動有效性的途徑。
四、結語
數學課程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尤為重要。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改變教學“一言堂”現象的重要方式,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之下,建設學習共同體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因此要落實好教學評價、明確學習目標,優化教學環境,才能有效提升整體的工作開展價值。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習共同體的特征,了解共同體成員的基本情況,采用合適的手段構建和完善小學課堂學習共同體,保證學生在共同體中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的指導下有效的開展學習活動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按照合理的紀律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充分發揮共同體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榮桓.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J].考試周刊,2021(53):85-86.
[2]許毓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探究[J].考試周刊,2019(71):80-81.
[3]單薇潔.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共同體”的建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