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西
【摘要】從小學階段重視體育教學,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增強體質,是十分關鍵的。為了讓小學體育教學更有效,文章提出將體育游戲融合在教學中。體育游戲這種形式比較有趣,契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將其用于體育教學中,可以讓課堂變得更靈活,也更有吸引力,這對于提升教學效率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階段;體育教學;體育游戲;教學效率
引言:中國的教育體制不斷地深化改革,在課程當中也有著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而一名體育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與特長,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讓他們的身體素質能力不斷地提升,并且從體育課中學習到各種運動技能運動知識。并且體育游戲還能夠充分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率,更有效地營造和諧教育氛圍,豐富體育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精神。從各方面來講體育游戲都能夠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發(fā)展。
一、充分利用學校教育體育器材進行體育游戲
在每一所小學當中,都會有一些基礎的體育設施,而這些體育設施都是為了能夠促進課堂的教學以及學生的發(fā)展而準備的。教師要學會充分地運用這些體育設施,再結合相關的體育場地以及教學因素來進行體育教學安排。同時,這些體育教材設施也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運用器材的過程中增強對器材的認知。比如,在進行“合作跳”這一教學內容時,讓學生知道多人單勾腳跳以及和同學一起合作跳過障礙,能夠通過集體的配合來順利跳過一定高度的繩子或者小墊子。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避免學生受到運動損傷,可以將學校里的軟梯或者繩子用來當作初級障礙。兩個人拉著手一起跳過障礙或者鐘擺式的跳躍集體配合;跳過一定高度的繩子時,利用一些小墊子在旁邊做鋪墊,以便學生受到損傷。同時還有“羊角球跳躍”“抓尾巴”“跳過竹竿”等游戲都可以運用相應的教學器材來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游戲的樂趣,并且充分地協(xié)調自身的平衡能力和身體反應能力。
二、結合學生特征進行游戲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游戲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和體能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指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練習游戲時,要充分地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動作教育,并且他們在這過程當中不適合更高技能的體育游戲。比如,在三年級的教材當中有“攀爬”這一內容,其中就有一項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進行爬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或者跳箱,再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逐漸加高跳箱的高度。這時要注意到每一位學生的彈跳能力以及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許多小學生也許看到這個高度很勇敢地去跳了,但是有個別小學生不敢去跳,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壓力;又或者小學生越跳越興奮,而導致增加到了一定的高度,學生自己卻不自知。而教師在這時一定要學會控制跳箱的高度,并且要保證器械的絕對安全,保證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之后再進行跳箱練習。在爬上、爬下多種障礙物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力量狀態(tài)來進行游戲教學。力量較小的可以展開容易的攀爬教學;而對于力量稍微強一點的同學就可以展開進一步地攀爬教學,但是其強度都不宜過高。保證學生的運動熱情與興趣的同時,也要讓他們等身體能夠承受得住。
三、使用角色任務法,增加游戲趣味性
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設計互動型游戲時,具有直觀具體特點的游戲,將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到體育課堂中來,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首先就是可以詢問學生喜歡的角色,然后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
例如,“老鷹抓小雞”游戲中,這個游戲需要三個角色,雞媽媽,小雞和老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讓學生自愿的方式,選擇自己扮演哪種角色,然后在這游戲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體育課堂氛圍,要求老鷹必須避過雞媽媽的保護,從而抓到小雞,而雞媽媽需要保護自己的小雞,不被老鷹抓走,其余小雞需要自己靈活地避過老鷹的抓捕,讓自己待在雞媽媽的保護范圍內。這三種角色都需要一定的體力和靈活度,如果小雞一旦被老鷹抓住,那么懲罰就是自由表演一個節(jié)目,這樣的游戲不僅僅鍛煉學生的體力,還讓學生敢于自信的展示自己,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得了體力的增加,使得課堂效率提升,課堂質量得到保障。教師可以組織兩人三組或三人四組的團隊合作游戲,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兩一組或三三一組,進行綁腿,然后比賽看誰先達到終點,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又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要求學生站成幾橫排或者方陣從左至右報數(shù),然后聽命令,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齊等常規(guī)口令保證隊形整齊劃一,讓學生以飽滿的狀態(tài)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也學習到軍紀如令,讓學生對于口令有敬畏心理,對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四、結合分組進行體育游戲教學
在體育游戲當中,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層次,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愛好的項目等來進行分組。比如,某些學生跑步能力較好,而某些學生球類運動或者跳躍運動或者體操類運動較好,將他們按照特長都分成各自分成一個小組。之后再結合相應教學目標來進行小組的任務分配。比如,在五年級當中進行第一單元“跑和游戲”這一內容設計時,就可以讓跑步能力較好的同學來幫助其他小組的同學,通過一對一或者一對二等方式進行組合訓練。展開教學之后再將相應小組與其幫助的小組合為一個大組,與別的大組進行比賽。展開“十字接力跑”或者“8字接力跑”“s型接力跑”等游戲項目來提升學生對彎道跑的技巧;開展“長江”“黃河”游戲并且原地練習單腿交換跳高、抬腿跑,看看哪一大組的學生堅持的時間最長。之后再進行50米快速跑,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定的比較標準,來促進學生的團結能量與競爭意識的全面加強。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當中運用體育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更便于他們養(yǎng)成終生鍛煉的意識,通過更豐富的課堂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鍛煉,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參考文獻:
[1]王雪艷.體育游戲教學實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7.
[2]周濤.足球游戲訓練法在小學體育課中教學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