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要立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特點,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文章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討了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的有效對策,旨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及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4-0070-03
作者簡介:陸永(1974.8—),男,廣西玉林市北流市隆盛鎮隆盛小學,一級教師。
引 言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開展好應用題教學,對學生學習及理解數學知識,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形勢,科學、合理地做好習題選擇、習題設計、教學引導,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一、結合學生興趣點,設計生活化問題
在開展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教師要突出興趣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應用題解題中,對數學應用題進行主動探究和思考,挖掘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有效解題。應用題源于生活,有的應用題語言生動活潑,有的與生活聯系緊密,有的圖文并茂。教師在開展應用題解題教學時,要注重挖掘應用題解題教學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及思考的熱情[1]。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數學知識積累相對較少,在數學應用題解答過程中存在著畏難心理,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2]。因此,激發學生應用題解題興趣,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集中學生應用題解題的注意力,對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效率及質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學習乘法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例如,班級組織春游活動,已知參加春游活動一共有50人,摩天輪的價格是30元,游船的價格是50元,有20人選擇玩游船,剩余的學生選擇摩天輪,問此次春游學生一共要花費多少元?這一問題結合了春游活動的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應用題解析中。在問題解答時,根據題意可知,參加摩天輪的人數為20人,摩天輪的價格是30元,則摩天輪花費的錢數為20×30=600(元);剩余的人選擇了游船,則游船的花費是(50-20)×50=1500(元),一共花費的錢數為600+1500=2100(元)。教師通過聯系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積極思考,尋求解題思路,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題教學質量。
二、恰當設置應用題,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開展小學應用題解題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使學生掌握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3]。聯系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來看,學生之所以認為應用題解答困難,是因為難以理解題意,面對應用題時,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解題能力,恰當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掌握應用題解題思路[4]。
在解答行程類數學應用題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讀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解題方法。例題1:已知A、B兩地距離為420千米,甲、乙兩輛車同時從A地和B地出發,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為27千米/小時,乙車的速度為23千米/小時,問幾小時后甲、乙兩輛車相遇?學生對解答此問題感覺很困難,不知如何解題。這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審題,明白本題是相遇問題,對題干中的重要信息進行提取,即兩地距離為420千米、甲車速度為27千米/小時、乙車速度為23千米/小時,相向而行。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即兩輛車相遇時,行駛的時間是相同的,兩輛車的行駛路程加起來是420千米,進而兩輛車的相遇時間為420÷(27+23)=8.4(小時)。在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深化引導,如設置問題:假如甲車先行1個小時,甲乙兩車行駛多久后相遇呢?通過設計問題,學生聯系相遇問題知識,得出兩輛車相遇的時間為(420-27)÷(27+23)=7.86(小時)。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合理設置應用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5]。
例題2:某工程項目建設,如果甲工程隊單獨完成,需要10天;乙工程隊單獨完成,需要15天。現在由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完成7天后,剩余的工程由乙工程隊單獨完成,問乙工程隊還需要幾天才能完成剩余的工作量?在引導學生解答這一問題時,教師可聯系題意,設置如下問題:(1)甲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多少?(2)甲單獨做的功率是多少呢?乙單獨做的功率是多少呢?教師通過設置問題進行引導,能使學生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數學思想的有效應用,簡化應用題解題方法
在開展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數學應用題解題方法進行化簡,降低應用題的解答難度,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解題信心,進而提高應用題解題效率[6]。數學思想與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題意,使學生對數學應用題進行深度思考,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
(一)畫線段圖
在開展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教師可利用畫圖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使學生有效掌握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例如,利用線段圖進行解題,學生能夠將數量關系進行直觀的呈現,進而順利解題[7]。在解答“幾倍求和的應用題”時,教師可設置如下問題:小紅家養了24只雞,養鵝的數量是雞數量的5倍,問小紅家雞和鵝的數量一共是多少只?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對雞、鵝的數量進行直觀的展示。如用長度為1cm的線段表示雞的數量,鵝的數量則是5段,每段表示的數量為24,則雞和鵝總的數量為24×(1+5)=144(只)。同時,還可以采用相加的方法,即24+24×5=144(只)。
(二)以數想形
在解答數學應用題時,教師應注重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利用數字、圖形之間的聯系順利解題,進而提高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例如,小紅家想在院子里修建一個長方形的花壇,長方形花壇的長度為7m,寬比長短了3m,那么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在解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數字想象圖形,畫出圖形后結合長方形面積公式S=a×b,得到長方形花壇的面積為7×(7-3)=7×4=28m2。教師通過以數想形引導學生解題,能降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難度,傳授給學生新的解題方法,使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以情導學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對分數應用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此,在解答分數應用題時,教師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題意、算理進行學習和理解,結合數形結合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掌握分數應用題解題方法[8]。
例如,已知某小區要鋪設一塊綠地,每小時鋪設這塊綠地的二分之一,按照這樣的速度,15分鐘可以完成多少工程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畫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長方形綠地,聯系已知量,每小時鋪設二分之一,則在圖中畫出二分之一的量,15分鐘是1小時的四分之一,則在二分之一的基礎上再畫出四分之一的量。教師利用畫圖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有效理解題意,進而順利解答問題。
四、重視審題,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審題是應用題解題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審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題中有效條件,還能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從而得出正確答案。要想做好審題,有效理解題意,學生需要在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上,正確、全面地理解題目中每句話、每個詞的含義,從而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9]。例如,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經常遇到這樣的題目:一個正方體玻璃容器棱長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再把一塊石頭放在水里,這時水深是15厘米,石頭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溢出的水就是石子的體積,那么只要求出溢出水的體積便能求出石頭的體積。如果學生沒有理解該數學語言,便無法解題。同時,該數學題中單位并不統一,為求出正確結果,學生需要根據單位換算公式統一單位,即2分米=20厘米,5升=5000立方厘米,從而得到20×20×15-5000=6000-5000=1000(立方厘米)。從中可知,石頭的體積為1000立方厘米。
同時,在審題中,學生還需要深度分析有用字詞,了解其深意。比如,在解答倍數關系應用題時,學生需要快速識別誰是參照數,誰是被參照數,從而順利解題。例題: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參觀展覽會。四五年級一共去了329人,比三年級的2倍少5人,問三年級去了多少人?通過分析該應用題可以發現,四五年級學生去了329人,是三年級學生的2倍,但又少5人,由此可得(329-5)÷2=162(人),即三年級學生去了162人。如果學生沒有認真審題很可能出現329÷2-5的=159.5(人),而人的個數是不可能出現小數的,這樣便出現了計算結果錯誤。因此,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引導其認真閱讀應用題,懂得數學語言,以此提升其解題效率。
五、加強思維訓練,強化思維品質培養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中,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思維訓練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解題方法,從而得到正確的解題思路與答案[10]。例如,公園里玫瑰比月季多180棵,月季的數量是玫瑰的80%。公園里兩種花各有多少棵?在解答此類數學題時,學生需要找出重點陳述信息,找到思維落腳點,并從中找到解題思路。在求解該數學題時,學生可將玫瑰的數量看作“1”,那么月季的分率就是80%。玫瑰比月季多的數量所占的百分率就是(1-80%),又知道玫瑰比月季多180棵,而單位“1”未知,所以,根據“對應量÷對應分率”可以列出算式180÷(1-80%),求出玫瑰有多少棵,然后再求出月季有多少棵。也可以將百分數換算為分數和比例的方式解題,即80%=,所以,可把80%看作是4︰5,也就是說,“月季的數量是玫瑰的80%”這句話可以表述成“月季的數量與玫瑰的數量的比是4︰5”,那么,月季數量占4份,玫瑰花數量占5份。因為玫瑰的數量比月季多180棵,也就是多了(5-4)份,所以,用180÷(5-4)可求出1份是多少棵,然后再根據4份和5份求出兩種花的數量。
結 語
綜合上述,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聯系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知識點進行理解性的學習,降低數學應用題教學難度,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應用題的題意,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進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注重聯系數學思想給予學生相關解題引導,使學生有效理解數學問題,順利解題,進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顏英.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80.
[2]曹玉佳.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284.
[3]楊開澤.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294.
[4]陳林.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260.
[5]張海花.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應“歸于生活”[J].現代農村科技,2020(06):92.
[6]甘巧霞.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165.
[7]王少芳.小學高年級學生審題技巧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84-85.
[8]李初生.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方法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0):31-32.
[9]準格才讓.小學雙語班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分析及對策[J].新課程,2019(11):170-171.
[10]張平.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的有效指導對策[J].數學大世界,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