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立足高中化學復習教學實踐,從“借助信息技術”“加強錯題整理”“重視實驗操作”“開展合作探究”及“關注時政熱點”五個方面入手,對核心素養視野下有效培養高中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大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及可行方式方法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2-0026-03
作者簡介:張世東(1985.12—),男,福建省長汀縣第一中學,曾獲縣“優秀教師”、龍巖市首屆“教壇新秀”稱號。
引 言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應形成與具備的能促進他們日后長遠發展的基本素養與關鍵能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核心素養概念自提出以來,便受到了社會各群體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在此大背景下,各學科教師也紛紛立足自身教育實踐情況構建出符合本學科實際的核心素養框架體系[1]。具體到高中化學學科,其核心素養體系主要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大組成部分,其致力于讓學生學到基本化學知識的同時,提升素養與能力,為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重要且堅實的基礎[2]。在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教師應如何積極滲透與落實化學核心素養培養?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借助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化學現象大多數是以宏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但產生不同化學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反應物的微觀化學結構不同,這便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建立“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意識。“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化學學科相關知識學習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鮮明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角度看待所接觸的外界事物與物質。“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是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之一[3]。高中化學教師在復習教學中不能只是單一地向學生強調宏觀與微觀的概念,而要立足具體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借助直觀性較強的信息技術手段呈現知識,讓學生借此梳理以往所學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從宏觀與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意識[4]。
例如,在復習“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這一知識點時,乙醇、乙酸所呈現化學性質不同,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則是這兩種物質的結構不同,且它們的結構較為抽象。對此,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為讓學生全面認識乙醇、乙酸等有機化合物,筆者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呈現乙醇、乙酸等球棍模型的結構,立足兩者結構來引導學生梳理其化學性質,使學生的化學復習變得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直觀的結構圖片與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讓學生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觀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可以說,教師恰當、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無須過多的語言講解與描述,既能夠將抽象的化學性質以多元化、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打破他們的思維障礙,凸顯信息技術這一輔助工具的優勢與作用,又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對事物進行宏觀的辨析及微觀結構的探析,把握宏觀、微觀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二、加強錯題整理,培養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
隨著新物質的不斷生成,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建立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化學知識學習能意識到物質在遵循特定規律的基礎上始終處于一種運動與變化的平衡狀態。“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是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中化學教師應給予其關注,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有效滲透“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的培養。在高中化學復習階段,筆者引導學生整理化學學習中遇到的錯題,在梳理錯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自身化學復習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及遇到的困難,使學生通過彌補不足、解決問題和困難收獲高質量的化學復習效果[5]。
例如,高三階段的復習不應以“題海式戰術”為主要學習活動,這樣只會使學生成為做題的工具,不利于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但目前,仍然有學生在化學復習過程中只注重刷題,導致其實際復習效果不甚理想。而對錯題的整理與剖析則是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及化學素養的重要手段。對此,筆者需要引導學生整理自己化學復習中做錯的題目,既要包括具體的題目,又要將錯誤的解題過程及正確的解題過程一一詳細記錄,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熟悉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呈現思維過程,糾正錯誤的觀點。這樣呈現在學生眼前的便是有著鮮明對比的正誤兩種解題方法,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以避免再次出錯,加深對正確解題方法的認識。
此外,每位學生整理的錯題都是在自我化學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形成的,并且是根據自身的需要及個人的情況整理出來的。通過不時翻閱整理好的化學錯題本,學生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獲,在獲得高質量化學復習效果的同時,形成了“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素養,即能認識到物質是不斷運動的,其變化是有條件的。學生也能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聯系化學知識進行高質量的化學學習與復習。除此以外,在重新剖析錯誤的過程中,每位學生也會意識到需要充分運用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化學現象,感悟化學原理,以此構建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三、重視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素養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素養也是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的基礎核心素養之一,具體是指學生養成基于信息與證據進行合理推理的意識與行為,能據此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及方法,能根據所學化學知識構建相應的化學模型,進而對所學化學知識形成更深刻的認知并能靈活進行實踐運用[6]。鑒于“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素養對高中階段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及作用,高中化學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應積極探索培養和鍛煉學生這一素養的有效方式方法。實驗教學便是有效培養策略之一。
例如,在復習“碳的多樣性”這節內容時,筆者鼓勵學生結合已學知識利用實驗室的器具制取少量碳酸鈉。在進行實驗操作前,學生首先要進行各種分析、思考與預設,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最后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進行合理推理。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要以實驗為載體,在所學化學知識與化學實驗模型兩者之間建立起密切關系。這一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對“碳的多樣性”等化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其實驗動手操作能力也能獲得極大的提升,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素養。
又如,在復習“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這節內容時,為了深化學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的因素的認識,筆者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初步推理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隨后,在實驗操作活動中,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儀器的選擇、對實驗操作活動的分析,開展分組實驗、記錄現象、得出現象等一系列活動,再結合實驗報告單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由此可見,實驗操作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初步對實驗進行分析與猜想,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又能深化他們對化學模型的認知,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開展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
當今社會是創新型社會,每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應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及能力。因此,高中化學學科將“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納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在高中化學復習教學過程中,筆者不局限于引導學生復習以往學過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運用創新視角與思維探索更多有效的化學復習方法,使其獲得高質量的化學復習效果[7]。
例如,有的學生在高三化學復習學習中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思維軟件,通過對一個核心關鍵詞進行層層延伸,構建起框架清晰、層次分明的化學知識框架。這種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復習知識框架的方法契合學生的復習活動實踐,因此是一種具有創新意識的有效復習方法。針對特定的化學復習主題,如氧化還原反應,筆者采用合作式探究,并沒有單一地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層層梳理問題。當某一小組成員對某一知識點存在困難與疑惑時,其他小組成員便為其答疑解惑,突破復習難點,進而把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這樣,整個學習小組在合作探究式復習活動中凝聚成統一體,學生的思維與智慧火花大量迸發。與此同時,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也能夠轉變學習態度,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拓展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把握基礎知識,發展基礎能力,建立科學探究的意識及形成不斷創新的思維方式,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化學復習效果。
五、關注時政熱點,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
化學知識教學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即讓學生能利用所學化學知識科學合理地看待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和世界,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歷年高考化學試題中都蘊含著人們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復習教學活動中應引導學生積極關注時政熱點,找到與高中化學知識緊密聯系的內容,開闊學生的化學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8]。
例如,溫室效應是當前人們廣泛關注的一種現象,在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教師除要引導學生分析與思考溫室效應涉及的化學知識點,加強化學知識與實際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還應帶領學生思考對此我們能做什么,讓學生將自己的未來發展與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9]。此外,環境問題也是人們一直關注的問題,這時,筆者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即造成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二氧化硫對霧霾的形成又有什么作用呢?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同時,以這一熱點問題為出發點,筆者不斷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認識二氧化硫這種物質對生活、生產所產生的影響。這樣,學生不僅充分感受到化學學科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也能夠感悟到化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作用,開闊知識視野,豐富內在情感,樹立科學的學習意識,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有效培養自身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
結 語
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其已經不再簡單局限于會考試、能考高分,更關注人才整體的水平、素養與能力。因此,作為向社會源源不斷輸出高質量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要承擔起教育與引導學生更好成長的責任與義務[10]。高中化學教師應堅定教育初心,全面認識和深入分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并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有效滲透核心素養培養。這樣既能賦予課堂新的意義,讓化學課堂煥發生機,促使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有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又能夠使學生切實形成化學學習應具備的能力。除此以外,將化學核心素養不斷滲透到高中化學復習課堂中,還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使學生成長得更好、發展得更好,獲得更大的進步,為適應社會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潘興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考試周刊,2018(13):170.
[2]沈旭東.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理解圖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01):41-44.
[3]伍忠賓.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4):138.
[4]尹歡歡.以考改促課改:關于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09):94-95.
[5]占濤.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1(03):14.
[6]田俊杰,楊春鋒.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山東新高考有機試題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1(06):85-89.
[7]佟瑞利,常曉丹.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分析[J].考試周刊,2021(21):125-126.
[8]楊吉榮.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11-12.
[9]張云霞.基于核心素養的問題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復習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10]畢占龍,劉蓉璞.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化學復習課“模課”教學模式探究[J].教學考試,2021(2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