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漢·沙里木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如今小學數學的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其中教學做合一的提出更是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因此,作為小學數學的老師應該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去,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構建高效數學課堂。而分層教學的產生,也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做合一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課堂質量。數學的特點就是比較抽象、并且具有邏輯性,學生學習會有一些困難。因此,老師則可以通過“教學做合一”與分層教學的融合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通過分層教學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構建;小學數學;分層教學
在小學階段,數學的教學至關重要,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發展,而且數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一定的抽象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因此學生學習數學會存在一些困難,而且如果學生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對數學的學習就會感覺特別枯燥,從而降低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教學做合一的提出,伴隨著分層教學的融入,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是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因此就需要老師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新課改的發展,促進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教學做合一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如今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而言,教學方式很重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與實施,作為小學的數學老師,一定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是教育發展的趨勢。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教學合一的教學方式,有利于確定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新課改的發展與完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做合一構建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
1、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當前小學數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但是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小組合作,以及分層教學的融入,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當前小學數學老師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就需要老師創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同時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是分層教學的一種體現,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中“平行四邊形”的內容時,在上課之前就把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依據可以是前后桌,或者男生與女生區分開進行分組都可以,在老師講授完課程內容之后,讓每個小組分別總結出幾種不同形式的平行四邊形,最終看看哪個小組總結得最多,總結的最正確,總結完之后,根據小組的不同,進行分層的討論,給每個小組派發一種圖形,讓小組之間共同分析這個圖形并得到結論,最終表述出自己的結論,老師則在一旁進行相關的引導。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在聽完老師的講授之后,靠著對新知識的記憶,去學習相關類似的知識以及親自動手操作,這樣有利于學生更深刻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通過實踐與討論,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營造數學意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的數學課教學中,大多數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夠積極,對于數學的不重視,最終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一般而言,學生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就會做什么樣的事情,因此,老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數學學習的意境,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做到教學最合一的教學目標,通過對課堂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攻克數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意境的營造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是視頻,動畫,或者微課都可以,利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感覺自己身臨其境,感覺自己就處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教學做合一與分層教學的融合,促進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發展。
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中“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時,由于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理解程度還不夠,對于問題的考慮有所欠缺等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課程的預習,并且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播放出準備的視頻或者動畫,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讓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并且進行分析與判斷,提出的問題要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分層次的提問。而且情境的創設要以學生的興趣和數學水平作為參考,讓學生感受到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氛圍。通過創設課堂意境,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還鍛煉了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老師要堅持以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手段,鞏固學生基礎知識,進而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實效性。
3、合理地進行分層,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前提下,要想實現分層教學,首先就是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分層,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目標,而要想實現合理的分層,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通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進行分層的教學,進行合理的分層規劃。其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興趣程度等方面,這些都可以成為進行分層的依據,只有通過合理的分層,才能更好地實現分層教學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新課改的發展。
比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中“口算乘法”的內容時,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分層的方式也可以按照學生的意愿來進行,然后把學生進行分組,在老師講完課程之后,根據每個小組的情況,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每個小組所要討論的問題可以是不同的,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分別派發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不同層次問題的討論,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關于口算乘法的知識要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是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時分層教學的方式也是老師創新教學方式的一個方向,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范來彬.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課外數學(下).2021(2):37-38.
[2]陳利超.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J].散文百家.202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