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詩怡 伍曉慧
摘要:老舍在《母親》中這樣寫到: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我的。“母子感通”是母親與子女之間的一種天然感應,這種感應是父親及其他家庭成員所不能具備的,這是大自然賦予女性的特質。
本文將從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出發來淺析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教育建議。
關鍵詞:家庭教育?母親的定位?母親角色
引言
一部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火遍全網。片中所講述的親情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共鳴,影片中母親李煥英這一角色形象也給人帶來了不同的感受。電影中母親李煥英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好。這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對于家庭中的孩子,真的只是要讓他健康快樂就好嗎?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怎樣的呢?而母親的教育又是以怎樣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呢?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們從出生起接觸的第一種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和重要分支,在新時代背景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視,這不僅是對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的更高要求,同時也要求著家庭教育內容的不斷明確與創新,不斷增強家庭教育的時代感和實效性1。
二、家庭教育中母親的定位
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大多數社會問題都是由脖子上掛著鑰匙找不到媽媽的孩子造成的。”可見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之重要。在孩子成長上,母親的作用要在90%以上,一個瞽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2。
(一)家庭教育中母親為撫養者
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為撫養者是指:母親在家庭教育中因缺乏與孩子的溝通、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或是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僅僅對孩子是進行撫養。
(二)家庭教育中母親為教育者
身為教育者的母親可能是專制型教育的母親,為孩子制定相應地計劃,給孩子強加自己認為好的教育。像熱播劇《小舍得》中田雨嵐的母親形象便是這樣。
身為教育者的母親可能是民主型教育的母親,是教育者的同時也是傾聽者與孩子成為朋友。在行使自己長輩權利的同時,與孩子成為朋友,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電影中不難看出李煥英就是這樣一個民主型教育的母親。
三、家庭教育中母親的不同定位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隨著時代的變革亦伴有不同的發展。我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模式大多秉持“嚴父慈母”,但隨著改革開放,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這種變化不僅涵蓋了家庭教育理念的變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變化,更緊要的則是家庭教育模式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對中國的家庭教育觀念而言將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在現代社會,父親固然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家庭教育同樣也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再加上中國傳統社會觀念的影響,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喪偶式”帶娃,女教師多于男教師…
許多家庭中的父親不善言談,于是將孩子的教育問題交給母親,但并不代表父親是家庭教育中所謂的“旁觀者”。父親對孩子的關愛不同于母親的主觀意愿和天性使然,父親的愛是深沉的、是默默無聞的、是潛意識給你前行的動力。
四、教育建議
曾有專家言:“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并且無可替代。”可見,母親的素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航標,直接會影響孩子眼前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發展3。
母親是一個家庭完整、積極發展的必要元素,母親對兒童教育的影響不是只靠哪一個人的只言片語的描述來決定的。家庭中的母親是最早或者說是最默默無聞地擔負起的良好性格形成和身心健康發展,對孩子成績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家庭教育者。在此,本人根據所看過的文章、文獻、書籍,所了解到的事件對母親的教育提出一些教育建議:
(一)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及個性差異對其進行教養
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教育要遵照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點,在教育內容、方法上要依據兒童的身心特點不斷進行適當的調整。
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教育中要做到不“凌節而施”,教育就應當遵循兒童的自然發展。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之切,往往會忽視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
教育還要照顧到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的兒童的發展在總體一致的基礎上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別人家的孩子”那也只是別人家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要過度地將“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較。
(二)根據家庭特點及差異對孩子進行教養
每個家庭有自己家庭不同的特點,可能會是隔代教育也可能會是親子教育。青少年心理專家宋少衛曾說過:“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或者說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在親子教育中,大多數家庭又是以母親教育為主,父親在教育上是一個輔助性角色。
(三)不斷進行學習改進家庭教養方式
細想母親的一生,她的角色是在不斷轉換中完成的。 要完成這樣的角色大轉換,做一位合格的母親,筆者認為應當不斷進行學習。
1.母親的榜樣力量
母親會是孩子的榜樣。以身立范的潛移默化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占重要地位,而母親作為與家庭中與孩子聯系最為緊密的人更是應當注重言傳身教。言傳與身教是相輔相成的,“曾子殺彘”的故事就是重要典范。
2.母親的決定作用
母親的教育往往在家庭教育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家庭中的孩子總是依戀母親多余依戀父親。這就決定了母親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決定作用。
3.母親教育的時代性
母親的教育應當要跟上新時代的步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少年要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命運相聯系,樹立遠大理想。在實際生活中將思想道德內容以榜樣釋放的方式影響子女,對子女寵愛但不溺愛,嚴格但不出格1。
4.母親的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人認為,相對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更適合展開因材施教,而實施者家庭中的母親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5.母親要懂得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當對自身也進行一定的提升,特別是家庭教育實施時占主要的母親。母親是和孩子一同成長的,不能在重視孩子成績的同時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
五、總結
一個優秀的母親,同時應該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孩子的成長,應該著眼于其終身發展,而優良的性格,是一個人一生幸福的保障。
教育無小事,事事關未來。
參考文獻:
[1]韓慧芳.習近平關于家庭教育重要論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2]張曉寧. 家庭教育中母親角色意義及制約因素的初步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6.
[3]唐杰. 淺談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教育及引導[A].七里河區吳家園小學,2019.
作者簡介:袁詩怡(2000.08—)女,漢,四川眉山人,本科,西華大學。
伍曉慧(2001.08—)女,漢,四川眉山人,本科,西華大學。41372784-3064-4BCD-B34E-287221EC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