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書洋
摘要:在高中體育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學生的愛好為教育的基礎,充分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體能,更有效地挖掘運動專業潛力,制定科學的載體訓練計劃。
關鍵詞:高中體育;特長生教學;特色培養
引言
高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和素質,制定科學的體育教學計劃,將相關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高素質的核心人才。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師的指導和培訓,制定合理、新穎的特色方案,以多種方式實施特色教育,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具體如下。
一、高中體育特長生特色培養的意義
目前,我國高中體育生的課程設置還存在著訓練結構不夠合理、訓練計劃不科學、訓練管理不夠明顯等問題。那么,高中體育教師必須科學地制定高中體育專業培養的要求和相關標準,與時俱進,把技術教育作為高中體育專業學生培養的重點。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針對運動技能訓練的特點,投入時間和教育精力。
重點對體育專業高中生進行文化教育,使學生在使用體育專業的過程中提高文化課水平。一些體育學生為了在訓練中保持長期優勢,在體育訓練中花費大量時間,導致文化課持續性、系統性學習出現問題。然后,教師必須充分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過程的興趣和充分的自學積極性,并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高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在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上考慮學生的成長,激發學生的性格。教師要根據特色人才培養計劃,采取針對性的培養方式,提高學生的教育質量和高中生的動態管理,發揮學生的潛能,在文化課秩序管理的基礎上提高體育教學水平。課堂訓練序列讓學生遵守校規,提高學生運動訓練的有效性。對體育專業班級提出適用的限制性和規范性措施,實行科學管理。
由于部分體育特長生被分散在各個班級當中,進而使得教師在管理體育特長生的過程當中,文化課的教學得到了忽視,導致體育特長生在文化課學習中存在脫節的情況。那么,體育教師必須加強管理,對部分特殊學生的缺勤、遲到等問題進行科學管理和培訓,防止出現不良學習習慣。其次,體育教師要結合我國現行教育體系的發展,完善培養方案,關注學生的身體和生活,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訓練狀況和學習水平。
二、高中體育特長生特色培養的方式
(1) 定制化教育系統
那么,高中體育教師在高中體育專業培養過程中,應適當利用學生的性格、體質特征和生活方式,提出獨特的教學計劃,通過特色培養完成高中體育專業課。通過識別每個學生的特點,確保他們在個人成長和培養過程中得到適當的指導和科學的管理。
高中體育教師應將學生文化教學與功能教育相結合,培養高中體育特色文化基礎,培養高素質核心素養,精通體育賽事要領。在培養高中體育生的過程中,要改進教育,強調文化知識,加強高中體育生的專業成長,為學生打造有特色的培養方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進行文化課和體育課的綜合教育。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自學課,合理利用學習時間,拓寬高中體育學生的文化學習,自學過程中學習到體育課中遺漏的文化知識。教師需要及時跟蹤課程,通過采用靈活的教育方式,適當降低高中體育生文科課的學習難度,增加文科的趣味性,旨在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習自信心,進一步提高高中體育水平,并在課堂上培養體育精神。進一步加強高中體育專業的文化素養建設。其次,教師要為體育專業的高中生制定專項訓練計劃,采用標準化的教育體系,確保學生及時調整課程,以最佳狀態進入訓練。
(2)科學化培養體系
首先,立足于體育高中生的成長教育,制定智能化、科學的教育計劃,以專業的管理檔案、訓練成果和學習條件進行記錄和完善,更多地依靠平臺和計算機網絡,進行分析并將其與績效狀態相結合以推動培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強高中體育專業教育的智力,為學生的成長制定精準的專業培養方案。此外,通過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相關學校教育資源差異化培養學生,充分強調學生的個性特點,將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與反饋相結合,特殊體育高中生培養計劃具有特色。
其次,高中體育應在課程中運用科學的訓練體系,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融入學習生活。在特殊體育生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被分成多個班級,在訓練和生活管理上存在諸多不便,學校應適當發展特殊體育課。用綜合管理方法解決體育課和文化課的情況,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學習和訓練。體育生在訓練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體能,因此老師可以安排合適的營養師,并建議專業的生活飲食來滿足訓練過程中的身體需要,可以通過在訓練比賽和學習中保持和保持最佳狀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3)設置各種運動項目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學校要重視對高中體育生的各項技能培訓,加大體育培訓經費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教師可以預先研究學生的興趣,然后設置不同類型的運動供學生選擇。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也為各領域體育人才的培養和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各種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對體育活動產生足夠的興趣,這種興趣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努力鍛煉來提高意志力。高中體育生也能看出學校把自己看成一個群體,因此摒棄了被歧視的自卑感,滿懷信心地專注于體育運動。此外,除了完善運動器材外,教師還可以開展體育比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運動水平,同時通過與隊員合作、與對手對抗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結語
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拓展學習空間,并利用專業精神通過培養教學方法和治理結構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融入學生生活條件和個人健身計劃,促進學生成長,增強高中體育學生的經濟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在學習和成長中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劉文軍.關于提高高中體育特長生學習成績和訓練效果研究[J].灌籃,2019,0(11):248-248.
[2] 呂文璇,姚玉嬌,張燕,等.張家口市高中體育特長生學訓現狀研究[J].運動,2018(2):70-71.
[3] 黃飛.優化教學門徑培養體育人才——淺議培養高中體育特長生之策略[J].勞動保障世界,2018(32):55.
[4] 湯孝涌,宋相會,李文龍.湖北省恩施市高級中學體育生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8):89-90,102.
[5] 崔曉春.論高中體育教學中提高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