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雨 李小玲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015-01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正在逐漸占據人們的生活,它不僅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交流,且對各行業發展產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響。作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意拳也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和影響。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針對當前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及形意拳文化的發展特點,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形意拳傳播的變化與問題,并就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 形意拳? 傳播
一、“互聯網+”模式對形意拳傳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互聯網+”拓寬了形意拳傳播的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已然成為信息交換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互聯網具有高效性、便攜性、實時性、多元性、定向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民族傳統體育得到飛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模式,如師徒制傳播、電視傳播和報紙傳播等。在互聯網時代,形意拳傳播變得越發多樣化。例如,短視頻授課模式、“直播+形意拳”、賽事轉播、各大平臺話題引入等。這些都極大程度改善了形意拳的傳播方式。
(二)“互聯網+”提高了形意拳傳播的效率
現如今,形意拳文化傳播主要以視頻和文獻的方式全方位解讀和表現,顯著提高了傳播效率。大多數傳統的交流方式都是師徒制,傳播領域非常有限,不能留下視頻材料供學習者模仿和參考。在互聯網的視頻解讀、現場展示中,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精彩的動作,還可以看到武術文化對自身道德修養的影響和教育。
(三)互聯網為武術愛好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
過去,一些信息主要以單一對象的形式傳遞給人們,人們收集信息的整個過程是非常被動和機械的。由于對互聯網的門檻較低,只要你具備上網檢索和操作能力,你就可以發布關于形意拳的想法,整個互動過程相對直接,為武術愛好者提供了為武術發展建言獻策的機會,鼓勵更多武術愛好者參與武術的傳播和發展。
二、“互聯網+”模式對形意拳傳播過程中存在的消極影響
(一)互聯網信息包羅萬千,難辨形意拳信息真偽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信息實現了爆炸式傳播。這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信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的冗余,使人們獲取信息時往往會很難辨別真偽,這無疑增大了信息檢索的難度,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二)內容抄襲、虛假問題嚴重
互聯網信息量巨大,傳播面廣,同時發布平臺眾多,許多信息難以尋找到最初來源,而這也降低了抄襲的門檻。一些武術愛好者在看到一些武術信息后不經核實與確認,僅簡單修改后就再次發布傳播,使得信息來源更加復雜。互聯網上的武術文化傳播抄襲與虛假信息廣泛存在,這就使得大眾對于互聯網上的武術信息難以信任,武術信息的權威受到挑戰。
三、“互聯網+”形意拳傳播與發展策略
(一)積極創立形意拳文化交流平臺
互聯網時代便捷信息的傳播便利了人們的交流與互動,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表達觀點。互聯網傳播的形式十分豐富多樣,包括微博、博客、公眾號等。公眾號優點十分突出,它的門檻十分低,是符合大眾需求的平民化的平臺,民眾的互動參與性強,因此對于形意拳的文化傳播有著重要意義。
(二)加大政府監管力度
首先,政府必須加強監管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加強注冊網站資質審查,取消披露虛假、剽竊信息的個人和公司網站資質。其次,政府部門要大力宣傳傳統武術文化的精神內涵,如“習武先習德”思想,促進形意拳文化的發展。最后,通過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有利于形意拳文化傳播的新媒體,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形意拳的傳承和發展。
四、結語
科技進步帶來了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為形意拳的發展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雖然形意拳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形意拳要在新時代、新環境下積極尋求新的改變,就要與互聯網主動融合,創造開放、多元、共享、交互的形意拳文化氛圍,并促進全民參與、靈活學習、積極傳承、多元化發展,最終不斷提升形意拳傳播力。
參考文獻:
[1]張蕾,謝明遠.傅式形意拳的發展現狀與研究——以天津市寧河區為例[J].中華武術,2017(03):67-70.
[2]梅婷.山西省晉中地區民間形意拳文化傳承的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6,5(08):49-52.
[3]郭玉成.武術傳播的文化自覺:從走出傳統到發現傳統[J].中國體育科技,2007(01):25-28.
[4]王兆輝,王天元.基于“互聯網”視野下的武術傳播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9):216-219.
[5]朱若紅,徐廣馳.互聯網時代武術的傳播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9):219-221.
[6]孫曉雪.“互聯網+”背景下中國武術傳播路徑探究[J].明日風尚,2019(1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