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在小學教學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數學的教學目標包括了學生的基本能力以及思維邏輯的培養,也在于讓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應用能力獲得提升等。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夠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對實際的問題進行解答。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重點。文章以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的意義為探究的基本點,探索在當前的小學教育當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策略
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需要充分地展現出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這與以往教學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不同,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學生需要配合教師進行相關的學習,知識是被動進行接收的,學生并沒有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堂也并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這導致了學生不能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對于有關的知識只能夠進行死記硬背。
一、當前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現狀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全程掌握課堂,學生被動接收知識,沒有充分理解知識,只要任務完成即可。這種機械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本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僅僅重視對學生機械式地傳授知識,并沒有意識到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知識理解不到位,學習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分數會直接決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而升學率也是教師關注的重點。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小學生的課程壓力逐年增加,為了保證升學率,學生會有大量的課程進行學習。但是過于沉重的課程負擔,會讓小學生的思維過于機械化,沒有進行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途徑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認識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夠將學習的知識滲透到自身知識體系,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學習中,完善自身體系,發揮數學學科的作用和價值。
(一)興趣的激發。眾所周知,思考是比較復雜的過程,在進行思考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智力的參與,也需要其他因素的參與,思考離不開智力與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獲得獨立思考的動機,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興趣點來進行相關問題的思考,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注度,讓學生對于數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快樂感。興趣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使學生的主動性獲得發展,讓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潛力的激發,更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環境條件,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受約束,學生的思考能力也會獲得較大程度的提升。激發學生的思考也就成了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動力。
(二)質疑的培養。在進行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過程中,學生能夠提出質疑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步驟,通過提出質疑讓學生的潛力進行展現,讓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獲得一定的提升,促使學生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進行嚴格的選擇,這是學生能夠產生一定思考力的前提,也是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為深入探索的途徑,教師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并且適當地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獨立地進行思考,并且針對自身的思考提出相關的問題。小學數學是一個十分抽象的課程,學生的思維能力較為活躍,這也是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階段。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實際的狀況來調整教學的進度,培養學生形成獨立的思考習慣,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加活躍和靈敏,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并且能夠針對問題進行相關的探索與主動的思考。數學的答案是有一定規范的,但是解題的過程有所不同,一道題可以有多種的解決方法,并且都能夠得到正確的答案,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讓學生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來解決一個問題,讓學生能夠獲得靈活的思維,并且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并且進行獨立的思考。
(三)活躍的氛圍。我國的教育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為了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都是將知識機械性的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對知識進行及時地掌握與理解,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厭惡的心理。這種教學的方式也不能夠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得嚴肅,教學會更為枯燥。因此,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觀念,改變教學的現狀,讓課堂的氛圍能夠更加活躍、民主,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來指引學生進行相關的學習,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主動的提問并且參與教學的活動,教師在講授新知以前,學生需要進行預習,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討論,用不同的方式得出數學問題的結果與結論,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學會運用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批判的思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需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結合,教師不能只看重學生的成績,而是要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使學生能夠運用批判的思想來對待問題,敢于質疑,敢于發言并且敢于表述自身的觀點和提問,以此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之,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時候,獨立思考能力是其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做好這方面的教學設計指導,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他們自主思考探究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周桂君.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9(25):3.
[2]王偉.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分析[J].才智,2011(24):123.
作者簡介:汪學桃,出生年月:1994.10,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甘肅臨洮,職務/職稱:二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單位:阿克蘇市第二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