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芳
【摘要】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新課的導入環節并沒有引起廣大音樂教師的高度重視,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好的導入能迅速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采用的導入法有:故事導入、肢體語言導入、影片媒體導入、游戲導入、謎語導入、創設情景導入等。
【關鍵詞】小學音樂;低年級;新課導入
據調查,目前的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新課中,許多教師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新授、表演、拓展、小結等環節中,他們在這些環節設計中反復推敲,精心布局。而對于導入部分,有的教師認為新課中學生只要在40分鐘內掌握一定音樂技能就行了,沒有設計導入就直奔授課內容主題。有的教師雖然設計了導入,但猶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小學音樂課堂新課的導入環節并沒有引起廣大音樂教師的高度重視,這樣的教學導入模式讓學生索然無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不管教師在后面的環節花費多少力氣,也很難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給后面的教學帶來重重困難。
好的導入能迅速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談談筆者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新課“導入”的一些探索。
一、故事導入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特別喜歡聽故事,從講故事導入教學,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條件。這種方法能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述、夸張的動作,引導學生進入有趣的意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
例如,在筆者第一次教一年級《雁群飛》的時候,一上課就分析歌曲結構,讓學生聆聽音樂,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再找出本課典型的節奏型,教學生打節奏,然后再編律動。在課堂中,學生一步步按筆者的要求做,但是感覺不到他們從心底對音樂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更沒有看到他們興高彩烈的笑臉。這樣的教學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課堂哪里出了問題呢?筆者陷入了沉思,課后,終于總結得出——缺少一個精彩的導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鑒于此,在下一個班的同一節課的時候,講授新知識之前,筆者先繪聲繪色地跟學生講了一個自己編的故事:“明天,森林要舉行一個百鳥盛會,展示多種鳥類的智慧,很多大雁都想參加,但每種鳥類只有一個名額,于是大雁王著急了,選誰呢?大雁王召集了大雁王國的所有的成員舉行會議。同學們,假如老師是大雁王,你們是大雁國的國民,我們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筆者適時引導,接著說:“好。我們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進行比賽,先選出勝出的一組,再在勝出的一組內進行音樂知識打擂臺比賽,選出一個最優秀的做代表,看誰能取勝?!被蛘甙阉幸獙W的知識點,設為比賽的道道關卡。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紀小,爭強好勝,每人都積極爭取,整堂課學生非常投入,氣氛熱烈,教學任務圓滿成功。故事導入法讓學生輕松愉悅步入藝術殿堂。
二、肢體語言導入法
低年級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在課堂上如果要求他們正襟危坐,接受教師對知識的講解,這不符合他們的心理、生理特征。無論教師多賣力地講,學生也會覺得像坐如針氈。抓住學生好動的特點,在導入中引入肢體表演,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在教二年級《金孔雀輕輕跳》時,筆者先跳一段優美的傣族孔雀舞,把孔雀整理羽毛、迎風挺立、跳躍旋轉、展翅開屏、尋找食物、慢移輕挪等姿態表現出來,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爭先恐后地說:“老師,我想模仿孔雀整理羽毛的動作”“老師,我想模仿孔雀展翅開屏”,個個躍躍欲試。
于是,筆者引導著學生把孔雀高貴美麗的姿態一一模仿,剛教了幾個動作,一個小男生說:“老師,你看我像不像一只美麗的公孔雀呢?”“哈哈哈”,全班學生笑了起來,教室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粗麄儌冃木秤鋹偂崆楦邼q,筆者適時引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于是,學生跟著《金孔雀輕輕跳》的音樂,很快就把歌曲學會了。筆者再順勢在教歌過程中講授一些本課的樂理知識,學生在開心的環境中學習領悟力非常強,學得很快,整堂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影片媒體導入
要問低年級學生最喜歡做的事,那一定包括看電影。在實際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被束縛在狹小的課室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多來自教師的口述。在新課導入時,有的內容教師口述未必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那么這個時候,筆者覺得應用影片媒體導入比較精彩。
在教二年級下冊《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時,由于小學生對中國近現代史不了解,不知道舊中國苦難深重,對歌詞中的“帝國主義”“地主”“軍閥”等詞語更是云里霧里,不理解。在讀歌詞時,學生就紛紛問:“老師,什么是帝國主義?什么是地主?什么是軍閥?”筆者耐心地一一解釋,以為學生聽了會深有感觸,出乎筆者的意料之外,學生依然似懂非懂。筆者努力的解說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課堂中學生明顯表現出對這節課興趣不大,只是機械地跟著筆者走,一節課在沉悶的氛圍中馬虎地結束了。下課后,筆者進行了反思,覺得導入沒有設計好。于是,在上下一個班的同一節課時,筆者在導入時播放了自己剪輯的影片,簡略介紹了中國近現代的國情,以及“八國聯軍入侵”“推翻帝制”“軍閥混戰”“日本侵略中國”、日軍的“三光政策”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等歷史片斷。當看到“南京大屠殺”時,學生們義憤填膺,紛紛發問:“老師,日本帝國主義太可惡了!這樣欺負我們中國人!為什么我們不反抗、保衛我們的國家呢?”筆者說:“同學們,當時很多有志氣的中國人投身到戰爭中,抵抗侵略,報效祖國,包括像你們一樣年紀的小朋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成立了共產主義兒童團一起來保衛家園,接下來的這首歌就是《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這樣的導入使得學生斗志昂揚,興趣高漲,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四、游戲導入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全身心地投入。在新課中運用游戲導入,可以使學生以最快速度、最佳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在教一年級第一冊《洗手絹》時,上課學生剛到齊,筆者說:“今天老師跟同學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一聽說可以玩游戲,學生高興得不得了。“那玩什么游戲好呢?”教室里七嘴八舌議論開了,“那我們玩同學們最喜歡的丟手絹吧。”“好。”學生興奮起來了?!澳抢蠋熼_始啦?”“丟給我、丟給我”,教室里不時傳出學生們的笑聲。當他們全身心融入游戲當中時,筆者便啟發性地提問他們:“剛剛我們用了這條手絹來玩,把它弄臟了,怎么辦?”“洗手絹?!睂W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我們自己洗,還是拿回去叫媽媽幫忙呢?”“自己洗手絹。”于是,筆者導入了課題“洗手絹”,這樣的游戲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謎語導入
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十分喜歡相互猜謎語。根據授課的內容,有的課可以設計有趣的謎語作為課堂的導入,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性很容易調動起來。
二年級第一冊《在鐘表店里》是一節欣賞課,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筆者在本課剛開始時就給學生打出了一個謎語:弟弟長哥哥短,兩人賽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請大家猜猜看是什么?答對的同學有“2顆糖”作為獎勵。課堂頓時活躍起來?!拔抑?,我知道”,學生們爭相回答:“是鐘表。”筆者順勢導入:“大家見過什么樣的鐘表?播放樂曲中都出現了哪些鐘表的聲音?”這樣一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又如,上一年級第六課的《小青蛙找家》時,筆者也設計謎語作為導入: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腳,大時有腳沒有尾巴,保護莊稼頂呱呱。“青蛙”,學生答道。筆者趁機播放音樂,讓學生在伴奏中模仿青蛙律動,同樣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謎語導入新課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鍛煉學生的思維。
六、創設情景導入
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強,他們喜歡參加一切有趣的活動。在教學中可根據新課的內容充分利用音樂、視頻、環境布置、道具等元素創設情境,烘托氣氛,使學生進入角色,猶如身臨其境,可聞其聲,可睹其事,從而陶醉在這種情境之中,使興趣達到最佳狀態。筆者幾年前聽過深圳一位教師講授的一年級的《爺爺過生日》,至今記憶猶新。教師先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投影圖片,顯示出正在燃燒的蠟燭,在播放新歌的旋律中,學生走進教室坐好,音樂停下,教師手捧生日蛋糕,唱著生日歌走近學生,“猜猜看,老師今天想給誰過生日呢?”學生一下子集中了精神?!敖o我們?”“給老師?”“或者給表現最好的同學?”情境導入讓學生表現非?;钴S,學生們都想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教師這時說:“那仔細聽聽下面的歌曲,就知道老師給誰過生日了。”學生一下子靜悄悄,非常認真地聆聽。聽完后,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老師,我知道是給爺爺過生日呢。”接著教師點擊課件,顯示課題:“對啦,我們今天一起給爺爺過一個快樂的生日,好不好?”這節課通過創設情景導入,讓學生身臨其境,情緒高漲,精神愉悅。學生們興趣強烈,積極主動,效果非常好。
通過運用以上課堂的導入法,筆者在音樂課中不斷地探索,明顯地感覺到低年級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大增,他們在音樂課中流連忘返,紀律明顯好轉,音樂水平也隨之大大提高。
總之,音樂課新課導入的好壞,是整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一定要仔細鉆研教材,采用合適的精彩的學生喜歡的導入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每一堂音樂課都變得生動有趣,讓每位學生在音樂的天空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楊蓮菁.小學課堂教學微觀技術叢書——導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
[2]江吉那.淺談音樂課的導入[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09(18).
[3]郁文武,謝嘉幸.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