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內部控制能夠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嗎

2021-01-28 10:40:24韓斌斌李宗澤毛一晴陳素云
會計之友 2021年4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

韓斌斌 李宗澤 毛一晴 陳素云

【摘 要】 公共服務效率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重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將提升公共服務效率作為自身的核心目標,那么內部控制在公共部門能否發揮作用?基于此,文章以河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加強和優化內部控制為例,探討了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的直接影響。研究發現,隨著內部控制的完善,公共服務效率會顯著提升,且通過職責控制、崗位控制和流程控制發揮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控制層級越高、制度環境越好、管理能力越強、非正式控制越完備的部門,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明顯。研究結論在證實公共部門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同時,也為公共部門提升服務效率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 內部控制; 公共服務效率; 公立醫院手術室

一、引言

2012年財政部發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將合法合規目標、資產安全目標、財務信息目標、防范腐敗目標和公共服務效率目標作為內部控制的五大目標[1]。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部控制對前四大目標的影響上,作為核心目標之一的公共服務效率的討論卻鮮有文獻關注。而在企業,近些年來受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關于內部控制目標的研究熱點逐漸由以往的合規、報告、資產、戰略目標轉向效率目標,但卻未就內部控制的實施收益和成本達成一致[2]。因此,在公共部門相關文獻亟需補充完善,企業有待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內部控制和效率目標的關系展開深入的探討。

基于此,本文將以河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為例,以公共選擇理論、代理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切入點,探討手術室內部控制優化前后公共服務效率的變化,并對作用路徑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具體來說內部控制通過職責控制、崗位控制和流程控制對業務活動產生影響,從而明確責、權、利,降低代理問題,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提升公共服務效率。進一步研究發現,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受控制層級、制度環境、管理能力和非正式控制的影響,控制層級越高、制度環境越好、管理能力越強、非正式控制越完備的部門,內部控制越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程度越明顯。

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首先,一般關于內部控制與效率目標的研究多聚集于企業層面,且未對作用機制進行說明,本文基于公共選擇理論、代理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對內部控制和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路徑進行驗證,拓寬了研究視角,豐富了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相關文獻。其次,區別于一般上市公司實證研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提供了內部控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的直接證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挖掘,明確了內外部因素對兩者關系的影響,本文的結論有助于補充公共服務效率影響因素的相關文獻。最后,本文為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所采取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優化措施,在實踐中也能夠為公共部門服務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鑒。

二、文獻綜述

所謂“公共服務效率”,表示的是公共資源投入與產出的比例[3],根據經濟學假設,資源具有稀缺性,如何有效利用現有的財力、物力、人力資源,最大化地提供公共服務至關重要。為此,學者們針對“公共服務效率”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現有的研究集中在評價方法和影響因素上,學者們提出的隨機前沿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至今被廣泛地應用于公共服務效率的測評上[4],同時有學者指出,宏觀經濟發展、政府支出行為、地理環境等是影響公共服務效率的主要因素[3]。

薩班斯法案的出臺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發布將內部控制的研究推上了熱潮,學術界研究發現,內部控制對于提高財報質量、保證合法合規、實現戰略目標等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5-6],至此,作為內部控制核心目標的效率目標的實現情況更加引人關注。現有關于內部控制效率目標的討論主要集中于企業層面,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7],大部分學者認為內部控制可以提升組織效率,且從不同的視角,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證明,其中管考磊等[7]認為內部控制會通過影響經理人的決策來影響運營效率,并且證明了在國有和非國有企業中,兩者的影響程度有所差異;鄧春梅等[8]以滬深上市公司為樣本,以應收賬款為切入點,證實了內部控制對運營目標實現和綜合績效提升的正向作用;楊旭東[9]以2012—2016年上市公司數據為樣本,利用DEA-CCR模型對運營效率進行了度量,證實了上述觀點。但仍有學者對內部控制對于效率的提升作用持懷疑態度,主要在于未能明確實施內部控制成本和收益的關系[2]。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學者將兩者的研究擴展到了公共部門,學者們認同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作用[10-11]。

綜上所述,學術界圍繞公共服務效率及內部控制和效率目標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取得了一定理論共識和研究成果。但在如何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方面,尚且缺少一個完整的體系和明確的路徑。與此同時,內部控制對于效率的提升作用仍有待深入研究,需要對其機制作用進行驗證說明。基于此,本文從公共選擇理論、代理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出發,聚焦于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通過案例研究的形式,對兩者關系和作用路徑進行分析驗證,在補充豐富相關文獻的同時,也為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提供相應的建議。

三、理論分析和研究命題

內部控制的建立是為了確保組織的經營行為合法合規,防止舞弊,進一步實現效率經營和戰略目標[5-11]。其中,效率目標被視為核心目標。關于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有學者指出,內部控制是組織效率的重要內生變量,內部控制越健全,組織效率提升空間就越大[12],這是由于良好的內部控制通過改善信息傳遞和增強合約履行來降低組織代理成本[5];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基于業務流程,對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13],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有效規避公共部門所遇到的合法性和經營性風險,維持公共部門正常運行;還有內部控制可以提升公共部門運行過程中數據信息質量,保證內部管理報告的準確性,同時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激勵和約束經營者[14],從而提高內部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命題1。

命題1:內部控制能夠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傳統權力壟斷的存在,致使公共部門帶有低效率的天然屬性[4]。在公共部門,權責界限不清晰的問題長期存在,制約著公共服務效率。而內部控制制度是對組織一系列契約的補充,其本質是制衡[15]。內部控制可以通過職責控制,明確部門、崗位和相關人員的責、權、利體系,防止瀆職現象的發生,保障公共服務行為的順利進行,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命題2。

命題2:內部控制通過職責控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公共部門也存在著委托與被委托人的代理問題,多重代理問題是制約運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公共部門,代理問題的存在可能帶來剩余損失,即代理人決策與利益最大化決策之間的價值損失[5],這是由于不同的崗位和個人之間利益目標函數不同,基于理性人的假設,在面臨抉擇時,會出現個人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別人或集體利益的事情,因此對關鍵崗位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內部控制作為組織內部重要的激勵約束制度安排[14],能夠通過激勵和監督進行崗位控制,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人員積極性,保證服務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命題3。

命題3:內部控制通過崗位控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在公共部門,非對稱信息會導致社會福利的減少,從而影響公共服務效率。而組織的所有活動是以流程為中心展開的[16],內部控制貫穿于組織橫向、縱向的流程之中,能夠通過流程控制,監控每個運行環節,減少信息不對稱程度,提升效率。具體到公共服務部門的流程,內部控制能夠審視流程中的每個步驟,去除冗余環節,并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固化流程操作,形成標準化流程,促進業務透明化,工作規范化,操作便捷化;另外,風險因素會引起效率的降低[12],而內部控制可以控制流程環節風險,提高公共部門治理水平和風險防控水平,從而提升自身服務效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命題4。

命題4:內部控制通過流程控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四、研究設計

(一)案例選擇

基于“理論抽樣”原則的考慮,本文選擇河南省腫瘤醫院手術室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原因如下:(1)典型性。案例醫院是一所省級三級甲等公立醫院,具有追求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的雙重屬性,是公共部門的典型代表。案例醫院位于中原地區,更易排除強政治、經濟等外部因素對醫院運行的影響,案例推行更有普適性。(2)數據可獲得性。本案例研究者自2014年起擔任醫院的高層管理人員,對醫院的發展模式、人員情況和相關數據極為熟悉,且親自參與主導了案例的實施,清楚內部控制改進的細節,能夠獲取第一手資料,并保證案例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3)聚焦性。本文之所以選擇案例醫院手術室,是因為手術室作為醫院內部的公共平臺科室,有著重資產、高能耗、專業性強、協作性強的特點,其服務效率的高低直接關乎外科手術的效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醫院的經濟利益,因此選擇手術室進行研究具有較強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對公立醫院局部進行討論,更易聚焦,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更好地論證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

(二)案例對象簡介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籌建于1977年,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目前,手術室擁有手術間30個,護理人員和麻醉師129人,設備1 663臺件,月均手術2 000多臺。手術室流程圖見圖1。

五、案例分析與發現

(一)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在單位層面,沒有缺陷的內部控制意味著健全的組織架構和制度安排[17],合理的人力政策,良好的組織文化,組織有利于在這樣的內部環境中實現運行目標,提升服務效率。在業務層面,通過對預算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等經濟活動的控制,能夠對組織運行產生約束,從而避免不良行為的發生,造成公共服務效率下降。

河南省腫瘤醫院發現手術室人員、設備投入、手術時長不斷增加,但收益增長速度卻明顯低于投入的增速,嚴重影響到科室效率和醫院效率。為此,醫院以問題為導向,組織規劃財務部、醫務部、醫療裝備部、信息中心相關人員進行調研分析,發現手術室的運營出現很多問題:人員不合理增長、開臺時間晚、腔鏡手術時間長、手術室設備利用率低、材料消耗量大等。基于此,醫院決定以“OMC”(目標-量化-協同)管理思維為指導,排查、加強、優化手術室內部控制,制定了一系列優化控制環境、加強控制活動的措施,在手術室規模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公共服務效率有了明顯的改善。

公立醫院作為公共部門,具有經營性和公益性兩大特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該強化社會責任。因此借鑒已有學者的研究[18],本文將公共服務效率分解為經濟效率、社會效率和生態效率三大指標。經濟效率是基本,要求公共服務主體以更少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社會效率是核心,凸顯了公共服務價值,表示對公共服務客體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程度以及服務客體對公共部門的評價和態度;生態效率是補充,要求在滿足公共服務經濟、社會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所造成的環境負荷最小。結合公立醫院手術室實際情況,每個一級指標下又選取若干二級指標。公共服務效率具體指標以及內部控制優化前后指標變化如表1所示。

其中在人員投入增加不明顯,設備投入和時間投入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設備產出和人員產出在不斷增加,經濟效率提升明顯;社會效率維度,案例醫院服務人次和患者滿意度有所增加,且案例本身具有一定借鑒價值,吸引外省多家醫院前來參觀學習,影響上萬余人次,有利于方案的傳播和借鑒,造福更多地區患者,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生態效率維度,平均每臺手術醫療廢棄物排放重量、用水量和耗電量也大幅減少,降低了相關活動造成的環境負荷,提升了生態效率。以上分析和數據驗證了命題1。

(二)內部控制、職責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公共部門管理者與科室管理者,科室管理者和科室內工作人員存在代理問題,內部控制作為契約不完備性的補充[15],可以明確組織內部各部門、各崗位的責、權、利,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控制體系,從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效率[17]。

在本案例中,醫院對手術室現有制度、崗位職責和操作常規進行梳理、評估、優化,最終確定了手術室相關制度37項,手術室工作細則8個,手術室應急預案與流程11個,手術配合操作常規21個,明確了護理質量管理一級質控檢查細則和手術室操作評價標準。此外,手術室編制出科室崗位說明書,說明書中包括以下內容:崗位基本資料、任職資格和能力要求、崗位總體說明、工作內容和要求、工作協作關系、質量檢查、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及應知法律法規、核心制度。以此界定、明確手術室人員的權利、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達到作業的一致性和標準性,有效避免了越位、缺位、相互推諉、信息孤島現象的發生,提升了手術室整體運行效率。基于以上分析驗證了命題2。

(三)內部控制、崗位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基礎環節[5],而對激勵約束的強化,有利于將個人效用與組織運營效率關聯在一起[19],從而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提高服務效率。

涉及手術室運行的人員一般包括兩類,麻醉師和護理人員,針對上述問題和這兩類人員特點,醫院使用以資源為基礎的相對價值比率(RBRVS)進行了績效改革,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方法進行激勵和約束,以達到約束不良行為,調動積極性的目的。其基本公式為:

護理人員:公式=(執行項目績效+標準手術臺次績效-可控成本)×質量考核

麻醉人員:公式=(執行項目績效-可控成本)×質量考核

其中執行項目績效=執行工作量×點值×點值績效;標準手術臺次績效=標準手術臺次×點值×點值績效,所有其他成本按比例計入可控成本,可控成本直接與績效掛鉤。手術室績效成本提取比例見表2。

此外醫院采用彈性排班的制度,根據工作量和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年齡、身體狀況差別進行適當調配和合理安排。通過以上措施的調整,充分調動了手術室人員的積極性,人員活力釋放,創收能力增強,同時通過合理管控各項成本,將績效核算與資源投入和細化成本相關聯,在收入增加的同時,手術室成本卻在不斷下降,醫院投入產出比進一步提升。以上分析是對命題3的驗證。

(四)內部控制、流程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基于業務流程觀,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是經營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20],內部控制通過對流程的控制、優化,能夠規范流程操作,降低操作風險,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處理速度和運行效率。

案例醫院針對關鍵問題,對業務運行流程和資產管理流程進行內部控制優化,并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減輕了各流程環節信息不對稱程度。

1.業務運行流程控制。在對手術室全流程進行梳理時,醫院發現制約一天中手術室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于開臺時間晚和手術時間長,其中引起總體手術時間過長的主要原因在于腔鏡手術單臺時間長。以上因素導致手術室麻醉、護理人員和醫生工作時間延長、負擔增加,手術患者滿意度下降,影響手術室運行效率的提升。基于此醫院著重對手術室流程中開臺時間和腔鏡手術時長進行了控制和優化。

對于開臺時間,醫院運用“OMC”管理思維,明確目標、目標值和行動方案,由主管院長和醫務部組織召開專題手術開臺時間協調會,最終通過多方調研、討論確定9:15為開臺時間,信息中心協助完善手麻系統中的手術開臺時間記錄,醫生每日需進行指紋機打卡,系統自動記錄生成報表,醫務部每周公示。

對于手術時長,醫院成了“微創技術培訓中心”,旨在縮短腔鏡手術時間,提高醫生業務素質,提升關鍵崗位的勝任能力。中心配置有高清電子腹腔鏡系統、高清胃腸鏡系統、電子支氣管鏡系統、全套手術器械和模擬腹腔鏡訓練設備。同時,會議報告廳通過視頻教學系統可以實時轉播手術室、門診手術室和示教動物手術室視頻。除日常基礎訓練,醫院還舉辦關于普外、婦科、胸外科等青年醫師腔鏡技能模擬操作比賽,縮短外科醫生成長曲線,提高中青年醫師的腔鏡技能和綜合素質;開創微創講堂,搭建外科醫師展示、交流、碰撞的平臺;提供顯微外科培訓教程,開設顯微外科培訓班,支持醫院學科發展,為科研和教學提供支撐。通過長效培訓機制的建立,為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打下了基礎。

2.資產管理流程控制。在手術室運營過程中,成本過高也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醫院手術室成本增長的比例要大于收入增長的比例,根據歷年數據顯示,手術室百元收入成本呈連年增加的趨勢,致使手術室成本率較高。進一步分析發現,造成成本率升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某些大型設備使用效率低、部分材料管理不規范、水電等能耗資源存在浪費。手術室收入與成本見表3。

因此,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2)規定,醫院對手術室資產進行分類,不同類別資產適用不同辦法,并優化內部控制方案,重塑資產管理流程。具體措施方面,對于固定資產,醫院規定設備專科專用,5萬元以上的設備要有預算約束,大型設備有可行性論證,并要符合科室的醫療水平,此外醫院將大型設備功能利用率提升到醫院戰略層面,每年進行考核;貴重設備設定責任人,做到專人維護,定點放置,班班交接;使用人員應熟練掌握設備使用方法,做好維護與保養,避免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害,提高使用壽命;最后做好設備使用記錄,了解設備使用情況,作為購置設備使用依據。

同時,醫院將耗材分為高值耗材和非收費性耗材,同樣實現分類管理,以確保耗材安全和有效使用。其中高值耗材使用條碼管理,在入庫時直接入到申請需求的手術室,生成高值耗材條碼后打印粘貼標簽,同時高值耗材條碼上傳至HIS虛擬庫內,使用掃碼計費時消除HIS條碼信息,回傳至HRP減去庫存,收入和支出同時確認。高值耗材與患者信息關聯可達到材料可追溯的效果。此外全面鋪開供應寶平臺訂單管理模塊,高值耗材條碼直接在供應寶系統生成,供應商送貨前要自己打印條碼貼好才能送貨。組織相關部門按月對手術室高值耗材進行盤點,根據耗材條碼逐個掃描盤點,對高值耗材做到PDCA的閉環管理。高值耗材管理流程見圖2。

對于非收費性耗材,采用定額領取方式控制,從源頭避免浪費。

截取改革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在對手術室內部控制進行加強和優化以后,手術室的開臺差異時間、手術時長、百元設備收入和成本有了明顯改善,手術室資源投入減少,而產出不斷增加,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以上分析驗證了命題4。

六、案例的進一步分析: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前文的研究證明了內部控制能夠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并且通過職責控制、崗位控制和流程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產生影響。那么作為對組織契約的一種補充,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是否受到公共部門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呢?基于現有理論,結合醫院案例,本文發現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的影響還受到控制層級、制度環境、管理能力和非正式控制這些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一)控制層級、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我國醫院根據地區、規模等因素的不同,面臨的直接主管部門也不盡相同,例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主管部門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南省腫瘤醫院的主管部門是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濮陽市人民醫院的主管部門是濮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面臨不同控制層級的單位,也將面臨著不同的政策約束和運營目標[21]。一般而言,控制層級越高的公立醫院在國家醫療體系中承擔責任越多,國家層面的治理措施更多的在控制層級高的部門率先示范性地執行,并受到輿論的關注。因此基于國家監管和媒體監督的視角,控制層級越高,內部控制在該部門中發揮的作用越明顯。

案例醫院是一所省級三級甲等公立醫院,相比其他市級、縣級醫院即二級醫院來說,面臨著更多的監管與約束,例如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關于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對不同級別的公立醫院有不同的要求,其中二級公立醫院考核指標有28個,而對三級公立醫院卻有55個,考核更全面、更細致。“國考”的壓力促使控制層級更高的公立醫院有更強的外在驅動力加強內部控制,優化運營目標,提升服務效率。

(二)制度環境、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制度環境受政治、經濟、法律、醫療體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根據世界銀行的劃分,影響醫院運行行為的制度環境主要來自于三方面:市場環境、籌資和支付制度以及政府治理[22]。其中市場環境除供應商和客戶的影響外,更多的來自于醫院的競爭環境;籌資和支付制度指的是醫院的籌資結構及支付方式;政府治理則是關于政府政策改革的壓力。制度環境作為一種外部治理機制,能夠促進內部治理作用的有效發揮,制度環境越好的地區,公共部門會受到更多的約束和規范,有利于內部控制的完善和效用的發揮。所以本文認為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還受到制度環境的影響。

觀察案例醫院的外部制度環境可以發現,案例醫院處于省會城市,周邊分布著多所三級甲等醫院,作為專科醫院,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激烈。另外現階段正處于支付制度改革的關鍵時期,案例醫院是政府關注的重點對象,也受到更多的政策監管。外部制度環境驅使案例醫院不斷強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并注重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而良好的內部控制質量也將進一步改善服務效率。

(三)管理能力、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組織復雜的決策,成功與否與管理能力有很大的關系[23],對于內部控制的設計,管理能力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一般而言,較高的管理能力能夠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23],對于控制活動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以此設計的內部控制更能提高組織效率。因此,本文推斷管理能力強的部門,對于內部控制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有正向推動作用。

此次項目的實施,由案例醫院總會計師帶隊,醫務部、醫學裝備部、規劃財務部和信息中心主任牽頭共同實施,其中,總會計師有20多年的醫院管理經驗,是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河南省首批會計領軍人才,主持、參與課題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具有一定的學術素養和實踐能力,團隊成員大多為碩士學歷,參與過醫院戰略管理、預算管理、HRP建設等項目的實施,并在2017年提煉出獨具醫院特色的“OMC”管理思維。這是一支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團隊,在案例中,從問題調研到項目落地,能夠精準把握問題關鍵,設計出符合手術室業務的內部控制,也保障了相關制度的順利執行,所以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內部控制的質量,進而促進效率的提升。

(四)非正式控制、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

所謂非正式控制是除正式控制以外的控制方式,包括文化、價值觀等,有研究認為正式控制雖在組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其剛性特質不夠靈活,會間接增加契約成本,而非正式控制作為正式控制的一種補充,能夠緩和正式控制的缺陷,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和機會主義傾向,提高員工的自主性,進而提升組織效率和績效水平[24]。本研究認為,內部控制作為一種正式控制制度,在探討它對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作用時,不能忽視非正式控制的互補效應。

案例醫院一直以來特別重視文化的塑造,早在2009年就根據內外部環境,確定了醫院的愿景、使命和價值觀,并逐步確立了醫院的院訓、院徽、院歌和院旗,印刷發放了3 000多份醫院文化知曉卡,使得醫院文化深入人心,同時每月組織《醫院大講堂》,對醫院中層干部、科主任和護士長進行先進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培訓;在手術室內部,護士長組織每日晨會,復盤昨日工作,宣講行業內新技術、醫院新政策,無形中對員工的思想、認知起到了引導作用,形成非正式控制,使得員工樂于迎接新嘗試,敢于應用新方法,激發了員工自主解決問題的動力和能力。所以,在新的內部控制制度出臺以來,手術室相關人員高度配合,將制度真正落地。以文化、價值觀為主導的非正式控制作為以內部控制為核心的正式控制的補充,能夠幫助內部控制發揮最大效用,提升服務效率。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作用路徑圖見圖3。

七、研究結論

公共服務效率問題一直是政府、社會和公眾關注的重點,如何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也成為了學術界和實務界研究的熱點。自從薩班斯法案頒布以來,廣大學者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證明了內部控制對于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的作用,而內部控制的作用在與企業有所差別的公共服務部門能否發揮?至今鮮有文獻進行討論,基于此,本文通過單案例的形式,以公立醫院手術室為切入點,對內部控制和公共服務效率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研究發現,內部控制的加強和優化對公共服務效率有著明顯的提升作用,內部控制的職責控制、崗位控制和流程控制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務部門內控環境,增強控制手段,強化激勵約束,規范流程操作,明確責、權、利,降低代理問題,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促進公共部門經濟效率、社會效率和生態效率的提升。進一步研究發現,控制層級越高、制度環境越完善的部門,面臨的監管和約束越嚴格,內部控制對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明顯,同時管理能力和非正式控制越強的部門,更有利于內部控制效用的發揮,進而促進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貢獻在于:一是豐富內部控制與公共服務效率的文獻。目前對內部控制與效率目標討論的文獻多集中于結果論斷,即從已建立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出發,去驗證兩者關系,而本文從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環節著手,對兩者關系進行論證,能夠提供內部控制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直接證據。二是擴寬了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論證。目前大多文獻都將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驗證圈定于企業,本文的結論證明了在公共服務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同樣能夠保證其目標的實現。三是深入剖析了內部控制對于公共服務效率的影響。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對醫院手術室進行內部控制改革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明確了內部控制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三條路徑。

同時,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公共部門管理者引入內部控制提供參考,為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1)公共部門應該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內部控制建設對于保障公共部門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資產的安全有效使用、財務信息質量,預防舞弊和腐敗以及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部門應該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強化內部控制執行,發揮內部控制效用。(2)在內部控制建設和優化過程中,職責控制是基礎,流程控制是關鍵,崗位控制是補充。首先應該在各利益相關者、流程內部、崗位之間形成制衡關系,其次應該重視流程的設計和優化,最后應該加強關鍵崗位控制,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鞏固現有成果。(3)管理能力有助于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應該不斷完善公共部門管理能力的評價體系,明確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徑;重視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對公共部門效率提升的共同作用,既要用正式制度規范員工行為,又要有非正式制度培養員工習慣;正視控制層級、制度環境帶來的外部壓力,并將其轉變為提升內部管理效率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唐大鵬,吉津海,支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模式選擇與指標構建[J].會計研究,2015(1):68-75,97.

[2] CHENG Q,GOH B W,KIM J B.Internal control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8,35(2):1102-1139.

[3] 王偉同.中國公共服務效率評價及其影響機制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5):19-25.

[4] 諸大建,王歡明.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1-10.

[5] 劉浩,許楠,時淑慧.內部控制的“雙刃劍”作用——基于預算執行與預算松弛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5(12):130-145.

[6] 楊德明,史亞雅.內部控制質量會影響企業戰略行為么?——基于互聯網商業模式視角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8(2):69-75.

[7] 管考磊,湯晟.內部控制有效性、產權性質與企業運營效率[J].會計之友,2018(23):108-114.

[8] 鄧春梅,高然,晏雨薇,等.內部控制質量對企業運營目標的影響:來自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缺陷的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9(4):60-75.

[9] 楊旭東.內部控制對企業運營效率的影響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9(6):61-69.

[10] 左銳,魏煥煥.內部控制與慈善組織運營效率——基于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的案例分析[J].會計之友,2015(17):91-95.

[11] 唐衍軍,宋書儀.底線思維視角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探析[J].會計之友,2020(8):128-130.

[12] 方紅星.內部控制 審計與組織效率[J].會計研究,2002(7):41-44.

[13] 張新民,葛超,楊道廣,等.稅收規避、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J].中國軟科學,2019(9):108-118.

[14] 池國華,朱俊卿.內部控制制度能治理高管腐敗嗎——來自國有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9,34(1):46-59.

[15] 謝志華.內部控制:本質與結構[J].會計研究,2009(12):70-75,97.

[16] 劉紅霞,楊芳.基于人員、制度、流程的企業內部控制三維體系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11):86-90.

[17] 程新生.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組織結構互動關系研究[J].會計研究,2004(4):14-18,97.

[18] 曹望華.公共服務效率的三重價值內涵[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9(11):79-81.

[19] 張家林.個人利益機制的引入和完善: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的制度基礎[J].上海經濟研究,2001(2):44-48.

[20] 何燎原,吳清華.內部控制之理論框架:業務流程觀下的重新審視[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2):71-75.

[21] 郝穎,劉星.資本投向、利益攫取與擠占效應[J].管理世界,2009(5):128-144.

[22] ALEXANDER S P,APRIL H.Innovations in health service delivery:the corporatization of public hospitals[M].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3.

[23] 許寧寧.管理層能力與內部控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7(2):80-88.

[24] 曾祥飛,陳良華,祖雅菲.生命周期視角的管理會計正式控制與非正式控制的匹配關系研究——來自滬深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8,21(5):105-116.

猜你喜歡
內部控制
關于保險公司內控問題與對策的分析
交通運輸行業內部控制問題探析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47:17
J電氣公司銷售與收款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01:14
基于我國國情的COSO報告應用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48:00
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22:56
基于內部控制角度的利潤操縱行為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21:30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07:30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6:52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毛片免费试看| 97国产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天天爽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久久久亚洲色|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亚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99热最新网址|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嫩草在线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欧美a在线|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内黄色精品|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人妻AV区| 婷婷亚洲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亚洲免费黄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