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小學階段已經開設英語學科。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具體體現在聽說讀寫等能力,重點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來說,為了可以實現該目標,他們在教學中已經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始采用新型教學方法,思維導圖就是其中一種。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對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紹了在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提出了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而英語學科是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由于自身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強,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側重點,可以盡量少講解復雜的英語語法,或者死記硬背英語單詞,可以著重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樣對學生將來學習英語以及發揮英語的工具性作用有著重要意義。那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還是一成不變,堅持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難以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創新和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這樣除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英語理解的思維,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一、在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該階段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而思維導圖是很多兒童都喜歡的形式,貼近小學生的心態。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與文字相比之下,圖像與顏色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中相對于文字而言,顏色以及圖像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小學英語教師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利用圖畫手段引導學生思考,在表現形式上就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1]。對于多數小學生而言,學習英語容易讓人感覺枯燥乏味,而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有開口講英語的想法,也可以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學生利用勤動腦、動手動腳的方法,使學生與語言形成難以抹去的印象。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重點是直觀形象思維。他們想要充滿樂趣的生活,而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與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相符,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二、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日益深入,我國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都不再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逐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加強,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率。那么,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和教學內容,科學運用思維導圖,以明顯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一)運用思維導圖,設計有趣的板書
板書是使用黑板,運用圖表以及文字等等為課堂教學起到輔助作用的教學手段。板書是極具個性特色的一門藝術,教師需要合理運用板書,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程序以及教學結構,將教學內容揭示出來,輔助教師完成語言教學,是知識形成的重要脈絡,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達到教學目的[2]。當前,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普遍應用,綜合運用聲音、圖片以及文字等等是很多教師都想要追求的教學方法,不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黑板。在我國教育史上板書和黑板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板書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板書設計除了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也可以發揮著啟發作用,幫助學生完成書寫和口語方面的訓練。比如:對“季節”主題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前面學生已經學習過了與活動主題相關的詞匯設計在內。在該節課,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板書形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結合板書,可以這樣講:In winter,I can see goose-haired snow. I can make snowmen and snowball fights. I can skate. I feel very happy。同學們也可以講講自己愛吃的水果和飲料果汁等等。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可以碰撞出火花,學生越說越開心,從而達到鍛煉和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以此進行類推,學生對其他季節進行學習時,可以將問題都迅速有效解決[3]。原本“季節”話題比較抽象,然而由于思維導圖的運用,所以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好像置身在一年四季變化中,在良好的語言溝通中感受到學習產生的樂趣。
(二)合理設計導圖訓練,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家庭作業高效拓展課堂教學,是進一步鞏固知識,也是學生課外學習的主要途徑。學生之所以做作業,其根本目的是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而且將知識轉變成技能。通過有效設計和實施作業,養成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創新作業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4]。學生在實踐的同時可以形成深刻的記憶。課后針對學生布置思維導圖作業,為學生提供主題,使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自己說說或者畫畫,文字以及圖像提供語言信息,隨意表達。多數學生都喜歡做繪畫作業,為了可以做好繪畫作業,學生通常在創作中采取各種各樣的做法,包括文字以及圖形等等,這些都融入學生的智慧,特別是表達環節,學生紛紛反映與閱讀課文作業相比之下,更加喜歡展現個人的作品,也可以幫助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心。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加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培養寫作能力。在課堂上學生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勇敢表達出來,課后積極嘗試,敢于表達,而且運用思維導圖對文段進行復述,甚至自覺背誦高難度的短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逐漸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潔. 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高段學生英語口語綜合表達能力的行動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
[2]王禹哲.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9.
[3]白薇.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33(04):51-54.
[4]劉敬華.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的行動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9(06):105-108.
(經濟技術開發區振興花園學校?江蘇?揚州?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