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生入學分數差距大,在個性和才智上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分層教學通過教學內容、實訓和評價進行分層,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分層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學習的進步和技能的提高。
關鍵詞: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中職學生;電子實訓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力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教師在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創造更多的學習條件,給學生以不同的幫助,把教學任務分成幾個不同的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次達到目標,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動機和注意力,讓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在國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學者,如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如何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
二、分層教學法在實訓課中的實施應用
1.內容分層,讓學生“吃飽”
根據“因材施教”的理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目標。實訓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評價的作用,按教學大綱要求,將認知能力、情感水平和行為操作三者融為一體,從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質諸方面考慮,確定與各層次學生學習實際水平相適應的分層教學目標。
以電子焊接這個技能為例,基礎薄弱的學生只要其掌握焊接的步驟、技巧,只要肯去焊接,肯去做,感興趣就可以了;對動手能力強,接受能力快的同學不僅要求其掌握基礎技能,還要求其按圖焊接,焊接的焊點標準美觀,元件布局、引腳規范合理;對于特別出色的同學還要求能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既會做又會表達,同時還擔負著教導其他同學的任務。
2.學生分層,讓技能提高
為了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C組是略低于大綱要求的學生,約占20%;B組的學生基本上都能達到大綱的要求,大概60%;A組的學生定義為能參加各類技能比賽的種子選手,人數約為20%。學生分組不是固定的,隨著學習情況及時調整,為了減少顯性分層的負面心理效應,教師采用與每個學生個別聯系,不排名次、不宣布等級的隱性排名方法。學生分層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層1:3:1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排組。
3.實訓分層,讓授課輕松
在實訓課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讓一部分先掌握起來”的方法。如果教師“手把手”的“一對一”教學,可以保證每個同學都能掌握,但是時間上不允許教師這么做。采用的是“一部分人先掌握起來”的方法,筆者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傳授焊接的步驟、方法、技巧。一部分學生首先學生如何進行焊接,可以進行操作,教師根據各組的情況讓優秀的學生再演示一遍,確保小組里面更多的人能掌握。讓該組首先掌握技能的同學做“小老師”,形成“一幫一”、“手把手”教學模式,幫助組內同學共同進步提高,樹立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樣的授課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讓以往基礎薄弱的學生有了多次學習的機會,也讓層次較好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升華。
4.評價分層,讓師生滿意
按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C組的學生能基本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雖焊接技巧方面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能順利完成任務就應該值得表揚。B組的同學較好的完成了任務,元件布局整齊,焊點精良,技巧熟練,應該贊賞。A組的同學元件整齊規范、焊點精美標準,缺陷焊點少,同時還能幫助其他學生,更加值得獎勵。
對學習有困難的自卑感強的學生進行表揚,可加強心理輔導,增強自信,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漸消除自卑感;對成績一般的學生采用激勵評價,首先肯定他們的成功進步,同時也要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一般,積極向上;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更加嚴謹、善思、謙虛,更加努力拼搏,更加具有創造才能,從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奮斗。這是對學生的肯定,是一種督促制度,這不僅可以作為學生期末總評成績的依據,同時也能從每次的實訓成績看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三、分層教學法達到的效果
小宋是班級公認的“雙差生”,以前實訓課程中,教師發下去的電子元器件,課后會原封不動的還給老師。在分層教學中把他歸類到C類學生,實訓中宋某只要肯去做就可以,做錯沒有關系。結果表明這樣的預期目標太低,他雖然焊接的不對,但是其焊點的質量毫不遜色班級最好的幾個學生,經教師表揚后,宋某的學習興趣上來了,積極主動申請要當小助手,幫助其他的學生提高焊點的質量,隨著興趣的提高,宋某掌握了實訓中需的其他技能。
小孫在讀高一的時候,展現出了自身超強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每次實訓課中都選擇讓他承擔小助手角色,在實訓課程中發現他不僅做的認真仔細,而且講起來也非常有條理性。加入到校集訓隊后,通過自身的努力,參加中職技能大賽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四、分層教學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分層教學應用于實訓課中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但其還是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第一、開學初由于都是新生,要很好的分層、分組并不容易,中考入學成績高并不表示學生的實訓能力就強。第二、教學內容分層也不容易,教學內容、大綱是死的,而學生是活的,需要教師制定不同的分層標準。第三、要顧及學生心理問題,對于有些內向的學生則可能受不了分到C組這種打擊,需要教師進行隱性的分層。第四、從分層初期的工作到最后的評價考核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這是教師提高的過程,教師多負擔一點,學生的負擔就會少一點。
參考文獻
[1] 陳曉東?淺談分層教學在車工實訓中的實踐?百度文庫?2011
[2] 聶賓?淺談職業學校分層教學的模式與策略?宜賓中等職業教育?2011
[3] 百度文庫?分層教學的基本理論、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及相關研究?2011
作者簡介:姓名:潘敏 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1980年2月?籍貫:余姚 職稱:講師
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電子電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