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
摘要:《生物的多樣性》單元是小學科學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教師在進行本單元的作業設計與實施時,應把握學科特點、緊扣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打破傳統評價方式,在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上應采取多元化、多形態的方式,以此有效激發學生對本領域的研究興趣,提高學生在本領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生物多樣性;作業設計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發展與生存的基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能夠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地球上的多種多樣的生物資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并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小學科學《生物的多樣性》單元內容正好契合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內容與精神,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生命科學領域內容的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了解和認識自然界的興趣,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形成熱愛大自然、愛護生物的情感”。因此在這部分內容的課堂教學后,如何在準確把握課程目標和掌握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如何定位這一單元的作業內容、采用何種方式實施這一單元的作業內容、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反饋這一單元的學生作業,以此達成課程目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把握科學學科特點,緊扣教學目標,精準設計有效作業
教師要想作業效果達到保障基礎、并在基礎之上還能有所提升的效果,就必須把握學科特點、緊扣教學目標,打破傳統,創新作業形式。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強調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把握了這一學科特點,再針對不同的具體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核心,精準、有效的設計、實施對應作業內容。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教學中,1、2課要求學生搜索校園中的生物,并記錄統計校園中動物、植物的種類、用生物分布圖描述交流校園中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3、4課從校園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拓展到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這部分教學內容的作業可以這樣設計與布置:1、利用課堂中的方法,搜索小區(社區)或某一片區域中的生物,并進行分類和整理;2、搜集和整理某一類(一種)植物或者動物,歸納小結這一類植物或動物的生長環境,生存條件,查資料補充該植物或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成總結;作業完成途徑不限定:可以實地考察、查閱書籍、網絡搜索、詢問老師、同學討論等等;作業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作業形式多樣,可以制作一張關于某一種植物(動物)的科學屬性卡片、可以繪制一張區域生物分布小報、也可以是一篇科學調查報告,等等。
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能”而異,精心設計有效作業
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教師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因“能”而異,精心有效設計個性化、分層作業。設計布置符合學生能力發展規律的作業,才是“減負增效”發展的科學呈現,因此,教師應從減負增效思想出發,為學生設置符合其自身發展規律的作業,才能使每一位學生在作業實踐中,有所得,有所進步、有所發展。《生物的多樣性》單元第6、7課內容學習后,針對不同水平學生布置不同層次、內容作業:
1.針對科學素養相對較高的學生,布置能力相對拔高型實踐作業,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制定研究方案,實施實地考察,進行網絡搜集、圖書查閱搜集資料,通過組內討論等方式形成一篇關于不同環境中生物形態結構與其適應性的完整的形成性報告;
2.針對科學素養相對基礎的學生,則要求其完成某一種生物形態與其適應性的調查報告;
3.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則不做定性要求,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課外學習認識某一種生物及其適應性。
三、改變傳統評價作業的方式,精細反饋作業情況
作業評價是作業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關系著學生日常作業完成態度和完成效率。因此,教師在檢查學生作業時,應積極采取多元化、多形態的模式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價,以此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提升作業完成的效果。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1、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等級量化評價,并針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細致化點評,好的方面提出肯定、不足的地方進行針對性提升輔導;2、生生互評,可以將學生的作業、作品集中,組織學生相互學習、相互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又可以讓學生集思廣益,針對同一內容,發散不同的思維和認知,從而對指定學習內容有更完整的補充認知和學習;3、自我評價,學生通過教師評價和同學評價,重新認知自己的作業內容,審視自己作業中的不足,肯定自己的優點,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作業過程中自我提升;4、搜集優秀的學生作品,推舉參加各級各類學科類比賽,在比賽中讓學生獲得榮譽感和價值感。采用多元化的作業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收獲最大的學習效果。
總之,為將國家的雙減政策落實到位,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做到“減負不減質,減量不降標”,科學教師須致力于更深入的科學作業設計與研究,為學生提供更高質有效的小學科學學習。
參考文獻:
[1]趙果紅.小學科學前置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教育(科學課),2020(06):30-31.
[2]金玉潔.科學設計,培養能力——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實踐性思考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