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
摘要:伴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立德樹人已經成為教書育人的基礎內容。在立德樹人工作之中,心理育人又是其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心理育人直接關系著高職院校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性格養成,也是立德樹人工作得以實現的間接途徑。高職院校想要推進高職院校學生心理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要進行統籌規劃,把握學生客觀成長規律,整合各種資源,強化新時代心理育人理念,加強心理育人工作隊伍的建設,強化心理育人體系。從而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心理育人路徑。本文從高職院校心理育人的意義入手,深入分析立德樹人下心理育人的理念,最后則是嘗試談一談高職院校心理育人開展的具體途徑,為立德樹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立德樹人;心理育人;價值研究;實現路徑
高素質的人才除了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外,健康的心理以及性格也是不可忽而略的內容。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心理育人是高等學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立德樹人共同體的核心內容。進入到全新的時代以后,高職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構建全新的育人目標。
一、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心理育人的意義
(一)心理育人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
心理育人作為高職院校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必須要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構建融合于教學、實踐活動、咨詢、預防、干預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著力培養必須要加強人文關懷以及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心理育人是高職院校育人的重要階段,對于思政教育以及立德樹人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需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健康教育所具有德育功能,加強心理育人工作,從而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以此來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品質。
(二)心理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責任,畢竟高素質人才是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柱。在高職院校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要落實心理育人工作。心理育人工作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們能否健康成長。高職院校大學生正在從青春期的末期向著成熟期進行過渡,但是如果大學生在心理層面不成熟,那么其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個性特點上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需要在心理上加強學生的教育以及引導工作,充分認識到心理育人工作在人才培養體系之中所占的比例,并且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心理教育工作落實到細節上,以此來推進大學生心理以及人格的健康成長,這不僅僅是立德樹人的基礎,也是培養時代人才的必然舉措。
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心理育人的理念
(一)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
在2021年,教育部下發了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文件。文件之中明確提出要始終堅持將育心與育德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保證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素質的共同發展,以此來適應高等教育的文化素養發展步調。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心理育人工作便是要堅持文件的要求,同時推進心理教育以及德育的共同發展。高職院校需要深入挖掘影響心理育人的各項德育元素,然后剖析心理育人工作所具有的德育功能,真正地達到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德育的發展。同時,在育德與育心工作統一發展的前提下,還要將馬克思主義科學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度的融合,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們的認知結構,以此來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道德實踐水平,進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奮斗。
(二)堅持培育時代新人的價值導向
時代處于一個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狀態下。高職院校育人工作也要與時代發展的動態特征相吻合。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工作開展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育人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立德樹人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由此可以看得出來立德樹人工作的開展對于心理育人工作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也是心理育人基礎。高職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始終堅持時代新人的培養方向以及價值導向,在把握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前提下,將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以及育人手段深入的運用到高職院校育人實踐工作之中,加強學生們的心理建設以及人文素養培養,從而解決大學生們所具有的各種心理問題以及困惑,為他們心理健康成長以及成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堅持以大學生需求為導向開展心理育人工作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心理教育的手段以及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采用符合時代發展的方法,如問卷調查、網絡心理咨詢輔導等方式來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以此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但是,無論是哪種方法,高職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都要從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以及學習需求點出發,強化學生的知、行、情、意,以此來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心理育人的路徑
(一)加強心理育人工作隊伍建設,提升心理育人服務質量
心理育人工作隊伍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因此高職院校想要提高心理健康育人工作,必須要加強心理育人工作隊伍的建設。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以及心理咨詢工作人員的職業要求,來強化心理育人工作隊伍。一般來講,高職院校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該隊伍中的教師需要具有心理學專業的知識以及較強的咨詢能力,從事過相關的心理咨詢工作,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詢經驗。學校需要將這部分的教師招募到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中來,并且通過引入校外的心理健康咨詢的專業培訓能力,來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心理輔導以及心理咨詢能力
其次是高職院校輔導員教師隊伍建設。高職院校輔導員是與高職院校學生們接觸時間最長且基礎機會最多的教師。相比于其他專業課程教師來講,輔導員更加了解學生們的生活、學習狀態以及他們的思想動態。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對輔導員進行適當的培訓,讓他們了解一些比較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從而發揮自身所具有的高職院校學生引導作用,讓其成為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輔助力量。
最后則是,應該構建出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團隊。該團隊的成員主要是學生們群體。其組成部分可以是了解學生生活以及學習情況的班級干部,也可以是心理輔導教師開設的社團,還可以是從事過社會工作的學生志愿者等等。無論這些學生群體從事過什么工作,僅僅因為他們擁有同樣的年齡或者相同的學習經歷,那么就更容易獲得服務對象的信任,也更加容易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開展心理幫扶工作。
在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中,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這三支隊伍的建設,進而在教學、管理以及服務之中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思想狀況,從而更好地為心理育人工作為服務。
(二)開展心理育人創新性實踐,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心理育人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與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不能夠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因為不同年紀、不同專業的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千差萬別,產生的心理困惑也是各不相同。比如,對于大一學生來講,他們遇到最多的心理問題是社交能力以及進入全新環境的一個適應能力;對于大二學生來講,其更多的是受到專業知識的困擾;對于大三學生來講,他們面臨更多的疑惑是職業生涯發展以及就業壓力等等。因此,想要保證心理育人工作行之有效的開展,必須要將學生們的問題進行細化。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手段、問卷調查、心理測試以及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手段,逐步了解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同樣可以進一步細化,比如認知需要、發展需要或者情感需要等等。以學生們的各種需要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將心理育人工作融入高職院校專業課堂、專業實習以及思政教育之中,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環境,潛移默化之中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思想政治素養。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順應當前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充分借助微信工作號、短視頻等各類新媒體的作用,為他們積極推廣一些大學生感興趣的作品,讓他們長期處于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圍之中。
(三)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增強心理育人實效
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將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簡單的疊加在一起,而是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才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們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認識到思政課程的內涵,在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的前提下,努力學科馬克思主義科學觀以及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自身的思政素養。同時,教師還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核心,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種的思政德育元素,并且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此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發展。
同時,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學校還可以引入其他高職院校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打造網絡課程與線下課程共同育人課程體系。
(四)構建心理育人一體化格局,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心理育人協同發展
高職院校需要將心理育人工作作為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關鍵,并且搭建四級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即從學校到院系,從院系到班級,從班級到宿舍。這種從上到下,從宏觀到細節的協同工作機制是全員育人工作的落實與開展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從三全育人的理念出發,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輔導員、專業課程教師、實習實訓教師、班干部、宿舍長等資源充分的整合起來,從而構建多元化的心理育人隊伍,發揮出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體的協同作用。高職院校還需要將預防與干預相結合,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力度。同時,還要開始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機構,讓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以后,可以尋找教師來排憂解難,以此來保證高職院校思政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質的共同進步。
四、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強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前提,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建設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深入、全面地認識到心理育人的價值,從而整合多方面力量,構建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心理育人工作路徑。
參考文獻:
[1]郝寶珠,王國良.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以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大眾標準化,2020(2):62-63.
[2]張磊,許秋娟,陳德璽,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新時代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工作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7(62):130-132,142.
[3]馮剛,陳飛.新時代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治理架構與實施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7):99-104.
[4]文玥.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創新與思考[J].青春歲月,2020(9):54-55.
[5]朱倩.基于立德樹人任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J].現代鹽化工,2020,47(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