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愛麗
摘要:環境作為人們得以生存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如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對于環境意識的培養已經至關重要,學生時代是吸收知識并為知識所影響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開展環保意識的教育將會獲取很高的成效。本文認為應當通過學科教學樹立環保認知、通過組織活動強化環保意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環保教育意識,希望能夠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環保教育;環保意識;有效性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基,然而,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狂潮下,但是其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形成了環境污染,森林的面積不斷的減少,沙漠的面積不斷的增加,曾經清澈見底的河流不斷的發綠發黑,空氣也不再如曾經一般的新鮮,冬季的霧霾嚴重時甚至會令人們看不清方向,隨處可見的垃圾等等,均是破壞環境而導致的惡果,當前環保已經是一項很是重要且迫切的重要問題,也為全球人民所關注的一項問題。環保不僅應當從你我做起,還應當讓人們在學生時期便感知到環保的重要性,并形成環保意識。
一、通過學科教學樹立環保認知
1.美術教學關聯環保認知
很多美都是源于自然,自然之美大到山巔的波瀾壯闊,小到一朵花的柔美,這些美在自然中無處不在。而小學美術當中便有很多同自然關聯的內容,教師開展美術教學的時候,便可將其同環保進行融合。教師可以通過將環保作為主題,令學生自由從生活等方方面面取材,繪制出自己了解的環保圖畫。如此,不僅能夠引發學生思考,還會令其主動去探尋與此有關的景物與畫面,鍛煉了其繪畫的同時,還令其對環保的認知也更加深刻了,從某種方面來講,還激發了學生對于自然的熱愛。此外,也可以環境污染作為主題,令學生自行繪畫身邊的環境污染表現,例如工廠的濃煙、黑色的河水等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會加深學生對于環境污染的印象,從而令其形成環境污染的反思。
2.綜合實踐教學結合環境問題
學生的實踐地點同環境之間也是密不可分的,而教師在教導綜合實踐的過程中,為了加強課程的有趣性,避免學生因為枯燥而無法集中注意力,教師往往會在講解綜合實踐的時候將其同當地的文化特征、生活實際等結合起來,令學生能夠將其有所關聯,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也令學生因為關聯情況而加深記憶力。此時,也可將綜合實踐的對應環境情況融入其中,并結合由于環境污染令該綜合實踐位置的環境情況發生了何種變化,結合不同時期的圖示對比進行說明,形成一定的視覺沖擊,在加深學生對綜合實踐知識的印象的同時,還能夠令學生充分的感受的環境污染的破壞力,并對此分析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后果,對自然的一些規律進行科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做法會影響到環境,從而令學生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科學教學引入環保思考
在科學教學的內容中,涵蓋了諸多科學知識,而有很多部分是同環境有所關聯的,教師在教導學生科學知識的同時,還可對其進行恰當的擴展,令學生知曉更多環保內容,進而于無形中引發學生對于環保的思考。例如,在講解水的時候,可以逐層推進,從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人應當飲用多少容量的水,對于飲用水的要求是什么,并提出為什么要飲用如此容量以及要求的水,繼而再將此話題進行進一步的延伸,提出如果水被污染的話人們將會如何,將會對其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如此逐層推進的深入話題,便能夠令學生感知到水污染將會引發何種嚴重后果,引發學生對于水資源的重視,進而及其其保護水資源的認知。
二、通過組織活動強化環保意識
1.利用宣傳活動提升環保關注
教師可以開展環保方面的宣傳活動,例如在學生經常出沒的地方張貼相應的標語等,令學生能夠隨處可將環保方面的宣傳,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可播放環保方面的視頻,展示環境破壞前與破壞后情景比較,亦或是環境隨著時間進行演變的過程。令學生能夠看到過去環境的美好,以及當前破壞后的情景,感知到當前情況下的環境破壞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令其知曉當前環保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結合相關環保專業人士開展相關的講座的方式,令學生對于環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才能夠保護環境均有所了解,并引發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熱情。
2.利用課余活動感知環境變化
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課余活動,例如夏令營、春游等活動,前往諸如自然以及生態等保護區當中,令學生能夠充分的融入至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并前往一些環境污染較為明顯的地方,令學生能夠切身的感知環境的變化。與此同時,教師在其中進行一些相關知識的講解,寓教于樂,令學生在游玩的同時,還感知到環保的意義所在,一舉兩得。此外,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資料,并指引其開展思索并形成日記或者讀后感等,令其能夠把環保不置于表象當中,而是經過思考之后的更深層次的見解。
3.利用實踐活動強化環保認知
教師還可通過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對于環保的認知,當前環境污染已經為一項較為普遍的問題,其相應的景象也無處不再,但是,也正因為其已經如此尋常,學生也可能因為習以為常而有所忽略。基于此,教師可指引學生對周邊的環境污染情況開展獨立性的調查活動,例如空氣污染當中的汽車尾氣、煙霧、霧霾情況、水污染情況、聲音污染情況等等。在此基礎上,還可指導學生運用相關的檢測方法開展檢測,不僅具備趣味性,引發學生興趣,令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實驗與檢查的方法,提升其獨立動手水平,還能夠較好的令學生深刻的感知到環境的污染情況,從而令其環保認知得以加強,也利于其產生相應的責任感,具備長遠的積極影響。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人類而言,環保已經是一項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針對此開展教育也勢在必行,從娃娃開始環保教育,培養其環保意識,從小便養成環保的好習慣,對于環境保護也具備著很大的意義。教師在此種需要擔負其這種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具備環保意識,并知曉環保工作應當從何做起。本文針對培養學生環保教育意識的有效性開展了研究,并認為應當從美術、綜合實踐、科學等各種學科的教學樹立學生環保認知,并結合宣傳活動提升環保關注、利用課余活動感知環境變化、利用實踐活動強化環保認知,從而令學生能夠培養起環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