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敏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閱讀課文,尤其是五六年級的Let's read,語篇長、知識量大,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并適當擴展語言,加大語言輸入量。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英語高年級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文框架,并進行相關話題的輸出性表達,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小學高年級的英語老師可以根據閱讀篇章的需要,巧妙設計、利用思維導圖,讓它不僅成為老師教學的工具,還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和思考的工具。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
一、認識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由著名教育家托尼·博贊提出的,他被稱為“大腦之王”。思維導圖,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簡單卻又很有效。思維導圖的核心是從中心思想開始,引發出以中心思想為核心的各種相關話題,并在與中心思想相關的話題上形成中心思想的一個個分支。在表達這些相關話題時,都是經過提煉的、簡潔的關鍵詞、句,大大縮減了文字數量,并借助不同層級用不同顏色表達,輔以必要的圖像。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對閱讀篇章的學習更整體化,更方便理解和記憶。
二、思維導圖在不同的英語閱讀篇章中的運用
(一)思維導圖在旅游日記閱讀教學的使用
思維導圖是閱讀篇章直觀的再現,導圖中呈現的字句是全文的關鍵字句。在進行旅游日記這一類型的閱讀教學時,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和感受這些要素能夠幫助學生很快地抓住旅游日記的篇章結構,也為學生在獨立閱讀旅游日記的時候提供了幫助。
例如,在學習廣州版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8 A trip to Hong Kong時,教師就以A trip to Hong Kong為中心點,用Who? When? Where? How? What to do?做為中心點下一個層級,引導學生快速找出答案,學習相關詞條,并用一般過去式的句子復述課文,這是從文到圖。然后在第二課時用類似的文本做同樣的閱讀訓練,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能夠根據Who? When? Where? How? What to do?快速理解文本。在第三課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這幾個關鍵詞,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學生看著自己的思維導圖,抓住關鍵詞和重點句,學會用一般過去式介紹自己的旅游經歷,這是從圖到文。借助思維導圖,從第一課時的輸入到第三課時的輸出,真正實現了學習的完整性。
(二)思維導圖在記敘文閱讀教學的使用
在記敘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呈現出文中的關鍵詞和基本要素,把這篇文章的重難點用不同顏色清楚地標識出來,幫助學生在快速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掌握重點詞,進而掌握更多的細節知識。
例如,在學習廣州版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weekend時,教師就以weekend為中心點,從Jiamin, Jiamin's father, Jiamin's mother這三條線出發,對應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三個時間點,引導學生快速梳理出這篇課文的框架,幫助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掌握大量的動詞短語,并學會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表達。如Jiamin goes to the Children's Palace.等到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用正確的句子表達時,再提醒學生加上適當的頻率副詞always, usually, often, seldom等等,觀察不同的人稱用不同的動詞形式。一步步地呈現文章架構,細化每個分支,學生的大腦中也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了。
經過實踐證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復述課文的能力大大提高,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都能夠根據導圖中的關鍵詞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在關鍵字句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細節化的描述。
(三)思維導圖在說明文閱讀教學的使用
說明文的閱讀教學難度最大,因為涉及到的知識點和詞匯量都很多,往往令教師和學生都感到頭痛無比。如廣州版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10 Different tastes這篇課文,涉及到了中西方就餐禮儀的不同,使用餐具的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所以包含了大量的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把這篇課文用三個不同的思維導圖呈現,第一個是以中西方就餐禮儀的不同為中心點,第二個是以使用餐具的不同為中心點,第三個是以喜歡吃的食物為中心點,這樣可以使學生知道如何從一個主題衍生多個次主題進行描述,這種叫放射性導圖。等學生認識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系,理清了這些信息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再合成一個以Different tastes為中心點的思維導圖,從而學習了關聯式導圖。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擴充認知經驗,增加語言的積累。
三、思維導圖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延展性作用
(一)以圖促說、以圖促思
例如,在學習廣州版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11 What's the weather like?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最喜歡的季節,然后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將不同季節的情景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出不同季節穿的衣服,適合吃的食物和進行的活動等。學生說得越多,證明學生的思維越發開放,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二)以圖促寫
前面在介紹思維導圖在旅游日記閱讀教學的使用過程中,講到學生能夠看著自己的思維導圖,抓住關鍵詞和重點句,學會用一般過去式介紹自己的旅游經歷,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把自己口語表達的內容寫下來,就成為學生自己寫的、非常好的一篇旅游日記了。
(三)以圖增量
英語單詞的數量決定了閱讀的速度,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語單詞之后才能快速地閱讀,快速地理解篇章。老師可以利用關聯式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如學習football這個復合名詞的時候,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單詞是這樣的復合名詞,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會總結出更多的單詞,如classroom,basketball,blackboard等,大大提高了學生記憶單詞的速度,還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
四、結束語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夠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應該得到大力的推廣和使用。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語篇、提高閱讀效率,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又能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英語閱讀學習,汲取語篇中的知識和信息,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慧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3):125-126.
[2]白俊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34-35.
[3]李雅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6):18-20.
[4] 王曉楠.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河北大學, 2016(11):145-146.
(責任編輯:梁慧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