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平
摘 ?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二年級正是學生開發智力、發展學習思維的最好時期,就任課教師而言,要牢牢把握住這個階段。二年級的繪本讀寫就是結合學生思維,打開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一個最好機會。形式豐富的繪本是最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對多彩的東西尤為喜愛,通過繪本讀寫使得原先枯燥單一的語文課堂變得活潑生動起來,可以讓學生從中更好地掌握語文所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讀寫;小學二年級
一、閱讀之始,設計情景,引發學生興趣
(一)情景搭建
教師把班級分成不同小組,通過設計角色扮演的模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己扮演的角色從單一的圖片中跳脫出來,轉變成生動有趣的趣味性教學的模式。
(二)深入理解
在繪本讀寫的課堂開始初期,學生對情景模式有一定了解之后,再進入到課文的閱讀理解時便有一定的潛在意識,對課本中的文字也能更充分地知道其中的意義。
二、理解文義,展開聯想,進行臨摹仿寫
(一)仿寫訓練
首先從基礎句式開始練習,然后再慢慢加入修辭手法。小學生寫作,主要還是從模仿為主,給出固定的主題,教師在提供跟主題相關的素材,通過閱讀多篇素材,仿照里面的寫法修改成自己的語言開始寫作訓練。
(二)補白想象,增添童趣
留白的文章內容和圖畫可以有效并且迅速地提高小學生的創作空間和想象力。這種想象不結合著前期仿寫的融入,把讀寫內容更深入到創作中,可以讓小學生的文字表達得更加精彩,引人入勝。
三、續寫延伸,提高能力
(一)“繪”字延伸
繪本地分為“繪”“本”,而“繪”字區別于枯燥乏味的文字閱讀模式,繪使文字要表達的內容更加清晰全面,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繪”是靈動的,有著多元化的含義。
(二)“本”字解讀
“本”對于繪本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繪本是圖畫和文字有效綜合地一體,他可以是一幅圖畫,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圖畫內容聯想寫作。也可以是天真爛漫的一篇文字,通過文字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文字表達內容的前因后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讀寫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小學二年級學生因文字和知識累積的不足和缺乏的寫作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適應該階段的學生特點,能有效地將語文知識傳遞給學生,根據教學創新特點,充分發揮“繪本”的作用,從小培養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 趙菲,孫杰. 繪本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讀寫中的新“玩法”[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5):94.
[2] 張青永. 繪本潤澤童心唱響讀寫和諧曲——淺談小學語文二年級繪本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 新課程,202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