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慧玫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主要來自生活經驗和閱讀,由此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素材十分有限,教師必須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課外閱讀;開展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鑒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在進行作文寫作時常常出現“不會寫、寫不出”等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熱情逐漸消失。教師可通過鼓勵學生進行長期、大量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在進行語文寫作時能夠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詞匯語句,不斷提升語文作文的質量。課外閱讀與課外閱讀相比較,前者更加豐富多彩,能夠為學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讓學生深刻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
二、有助于積累寫作素材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助于積累語文寫作素材。任課教師可將課外閱讀情況劃入綜合評定范疇,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全程參與,引導學生對優美詞句進行摘抄、總結,積累文章寫作技巧,掌握詞語的多種用法,使寫作素材由量變產生質變。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素材時,應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標準,并結合課內閱讀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興趣地帶領下,學習其他作者對于人物、事物、場景以及心理的描繪手法,領悟到文章所表達的人生哲理。在長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得以豐富頭腦、夯實基礎、積累素材,進而更加生動形象地表達自身感想,快速提升語文作文的寫作質量。
三、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在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拓展和延伸課堂內知識點,進而為下一步的學習夯實基礎。課外閱讀中包含大量生字、詞語等,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查閱資料,掌握陌生詞語的含義與用法,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素養也得到有效提升。通過進行長期、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語感,運用多種閱讀方式鑒賞文學作品,自身情感受到熏陶,情感體驗不斷豐富。
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書中了解未知的世界,進而加強社會意識、提升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并明確現階段的主要任務。通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完善,與此同時形成一定的學以致用能力,使閱讀和寫作更好地融入生活,使課堂教學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由被動閱讀轉化為主動閱讀。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寫作質量、教學質量,任課教師應當認清課外閱讀的關鍵性,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并樹立一定的社會意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 王飛. 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1):68.
[2] 李寶珍. 探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考試周刊,2020(8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