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陽蓮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能夠帶動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思考,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文章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要點進行介紹,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旨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點
(一)貼近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為了通過情境將學生吸引到問題分析中,所以,老師只有貼近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才能夠非常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對知識的遷移之中,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小學數學老師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所以,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問題情況,如此才能夠讓學生主動進入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讓整個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更加順利,反之則會打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由低中高年級構成,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色彩、畫面、故事等感興趣,老師可以先利用趣味事物將學生帶入教學中,之后再向他們提出問題。中高年級年齡有所增長,他們對于思考性問題情境產生了需求,老師要利用學科自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學習樂趣,使其自愿進入后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
(一)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創設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通過對生活化問題情境的科學創設,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充分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價值。
(二)趣味問題情境的創設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只有他們對學習的材料感興趣知識,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學習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老師在向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老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實物,即肥皂盒、手機盒、地球儀、球體模型、茶葉罐、易拉罐、魔方等,問學生該如何對這些物體分類?又該如何對各類物體命名?學生能夠解決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有一定難度,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最終學生將魔方命名為正方體,手機盒與肥皂盒命名為長方體,球體模型和地球儀命名為球,易拉罐和茶葉罐命名為圓柱體。
然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對各個類型的物品進行摸、看、說,對各種類別物體的特點進行了解。最后,設計一個利用這些物體拼擺圖形的活動,讓學生在拼擺中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三、結語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合理創設,能夠增強問題情境創設的實效性,有效發揮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知識、能力和素養發展的作用。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 朱少娜. 深析小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意義[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6):86.
[2] 鄧玉華. 提“真”問題 促“真”思考——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問題的提出策略[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