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鍔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各個學科都在加快改革的腳步。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的日后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成為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思想限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本文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及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策略
眾所周知,數學的教學內容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針對數學教材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還要發展思維能力以及求知探索的數學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重視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教師不應打無準備之戰。不做好課堂教學前的準備,靠臨場發揮只會導致課堂效率低、整體效果差。做好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能夠避免一些教學事故,減少拖沓之處,使整個課堂充滿“干貨”。具體來說,小學數學老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吸收能力和數學基礎,先確定好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使課堂的知識難度系數、知識量能夠恰好為小學生所接受,一旦課堂知識難度過大、知識量過多都會導致教學效率下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對于較難的知識點,要先做好鋪墊,深入淺出,讓學生一次就理解知識點,減少二次講解浪費時間的情況發生。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一)營造良好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提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效率的第一步。有了好的氛圍,小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數學的世界,才能減少走神的現象,保持高度集中,助推課堂教學持續順利進行。舉例來說,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就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數學的魅力。比如在學習分數這一塊知識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如何“切水果”,切一半西瓜為二分之一;切四瓣西瓜,每一瓣就是四分之一、讓一瓣西瓜和兩瓣西瓜相加就能得到四分之三。以“切水果”引出抽象的分數及分數加減知識,能夠讓小學生直觀理解何為分數、如何進行分數加減,這樣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既能打造有趣的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很快地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應當與學生培養好師生感情,讓小學生不懼怕老師,而是關系更加融洽自然,這樣小學生也能大膽提出問題,思維更加活躍,反應也會自然而然地更加快速,整個數學課堂才能是有問有答、非常熱烈、高效的。相反,如果教師與小學生關系僵硬,小學生們害怕數學老師,那么在數學課堂上學生往往就不敢發言,思維受限,整體不夠活躍,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難以保證。
(二)巧設問題、循循善誘
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后,就要進入教學正題了。數學是一個考驗思維和數學思想的抽象學科,教師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這樣學生永遠學不好數學,只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才能使得數學知識深深印在學生腦海中,真正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尋找多樣的解題方法。具體來說,在學習平均數這一塊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設置題目:黑筆10支、鉛筆8支,如何平均分給兩個人?這種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是小學生們所熟悉的,所以他們在計算中也能放下畏難心理,更有信心、更有興趣地去解題。當學生們學會分鉛筆后,教師可以再加大難度,趁機導入新課,拋出典型的工程問題、路程問題、經濟利潤問題讓學生思考。
一些教師認為留給學生過多思考時間是浪費教學時間、耽誤教學進程,實則不然。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摸索,一旦他們能自己得出結論,那么這些知識就證明他們徹底掌握;如果學生沒有解答出來,當老師為其解答時,他們會聽得更聚精會神,在專注學習中也能更快掌握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學生很可能轉眼就忘了,第二天教師還要重新再講一遍,效率低下,欲速則不達。
(三)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既能提升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水平,還能使得課堂教學順利展開,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決定是否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舉例來說,在學習較難的抽象數學知識時,可以安排合作學習,學生們各抒己見,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尋找到解決數學難題的鑰匙。拿“圓的周長”這一課程內容來說,單憑個人是很難找到計算方式的。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讓他們相互協助,共同完成圓周長的測量工作,在小組遇到困難遲遲難以繼續推進時,教師可以從旁協助,進行點撥,使得數學難點得以攻破,提升課堂效率。
(四)數學理論結合生活實際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數學學科的主要工作就是總結生活中的一系列規律,并更好地用于指導生活。小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一般較差,教師只有注重將數學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設置生活化的數學場景或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鐘表的內容時,可以先準備一個手表,教師不斷調整手表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小組競賽,并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一些小禮品,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數學知識。在教授幾何圖形的課堂中,教師可以親自指導學生動手制作一些圖形,讓學生自己判斷所制作的圖形的類別,加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
(五)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會非常集中,學習效率會很高,學習的主動性會很強。因此,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分析和研究教學方法,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情景,通過做游戲、播放動畫片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三、加強課后與課堂的緊密銜接
小學數學許多課程是環環相扣的,所以教師應加強課后與課堂的聯系,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復習,第二天的新課程才能更順利進行。如果忽視課后練習,那么學生可能就會遺忘所學知識,在第二天學習新課時倍感吃力。為此,小學教師應當重視課后鞏固工作,讓學生通過做習題、進行課后實踐等方式有效地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這樣小學生在學習下一課時就能相對輕松,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增強數學知識的體系性,教學效率也能自然而然地提升。
四、結語
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質量的重要方面。本文從課前、課堂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出發,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也希望能有更多創新方法,使得數學教學課堂更優化、更新穎、更契合小學生,使得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改進,從而真正夯實我國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與水平。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 曾昌萬.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09):47.
[2] 王彩柱. 淺談怎樣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 讀天下(綜合),20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