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偉明 南宗煥 崔香銀
摘要:思政教育作為本科教育環節的重要環節,導師制的實施,不僅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導師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位置。本文以延邊大學醫學院為例,從導師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問題和建議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導師制,本科生,思想政治,醫學院
延邊大學醫學院是一所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醫學院校,也是吉林省東部地區唯一的醫學院校,肩負著為吉林省乃至全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在教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必須將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先立德、再樹人,只有保證所培養的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高校所培養的學生才是社會所需要,并能為全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醫學院學生應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價值觀,愿為祖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本文以延邊大學醫學院為例,從導師制在高校本科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問題和建議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1.導師制在本科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長久以來,導師制只是應用在研究生的管理與教育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培養效果,逐步推行到本科生教育與管理過程中。延邊大學醫學院在學校制定的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拓展,制定了“四位一體”導師制,每一位學生由4名導師負責,第一個是輔導員老師,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各類實踐活動等方面;第二個是基礎醫學方向的導師,負責基礎醫學學習階段的課程學習指導和基礎醫學實驗和實踐;第三個是臨床醫學方向的導師,負責臨床醫學學習階段的課程學習指導、臨床實習和實踐;第四個是有由優秀的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構成的朋輩導師,負責指導新生日常經驗的傳授等。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后,導師組選用的導師都是專業方面非常優秀的專業教師和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在輔導員對學生思政教育和管理的基礎上,除了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外,增加了與本科生之間交流,進而對其思政教育、德育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導師制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學和德育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導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本科生跟隨導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導師的嚴謹的治學和科研態度,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逐漸加深了本科生對導師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認可,有了這份認可作為良好思政教育的和德育的基礎,學生從心理層面非常信任和崇敬導師,也能很好的提高導師對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進而提升高校對本科生思政教育水準。
2.本科生導師制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在導師制的實施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部分老師想法守舊,認為導師制是研究生的管理教育模式,對本科生階段實施導師制的重視度不夠,甚至是只做名義上的導師,對于本科生的指導只是簡單的談話,而不真正的履行導師的責任和義務。選用的本科生導師都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在本專業從事本科教學工作不低于兩年,并且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的專業教師。部分老師存在只重視科研和教學,輕視甚至是無視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導師本身的科教學任務比較多,學生不主動找老師,老師也只是忙于自己的事,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感情也逐漸淡化,導師對自己身份定位缺乏認同,工作內容模糊并且隨意性大,缺少長效的工作機制,認為學生的思政教育和管理只是輔導員的工作,自己教好課,做好科研就可以,導師這種想法和意識會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思政教育的效果。
本科生導師雖然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擁有較高的學歷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選用導師時,也不會針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考核,也缺乏思政理論知識和學生管理知識的學習,導師對學生思想政治研究的深度和力度都不夠,在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出現的生活和思想上的問題。同時導師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因而對學生的引導水平也不盡相同。
3.導師制在本科生思政教育中長效作用的建議
完善本科生導師的選用標準。選用時不僅考慮導師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也要針對導師的政治思想進行考察,要將其作為導師選用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定要選用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恪守教師職業道德,熱愛學生,責任心強的老師作為導師候選人。明確導師的職責,要求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指導學生制訂個人學習計劃、確定學習進程,選擇專業方向、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知識體系。關心學生思想進步,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和生活情況,與輔導員共同做好學生政治思想教育。
轉變或消除老師們只重視指導學生科研和教學方面的工作,而輕視、忽視對學生思政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工作的想法和態度。設立本科生導師上崗前的培訓體系,培訓中明確導師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具體的工作職責,讓導師對自己的工作有明確的認識和定位,以及讓其深刻了解導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訓,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具備了充實的理論知識,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的發揮導師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健全導師的評價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導師給予表彰與獎勵,選出優秀的導師典型,已匯報會或者交流會的形式分享工作經驗。促使全體導師對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保證導師教書育人作用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馬驍,耿雙燕,董伯力.發揮導師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機制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2]劉婷婷等.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探析與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8.
[3]夏龍,于靜泊,王美榮.基于“導師制”項目學習的課程思政體系實施探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20.
[4]路繩方,程勇.本科生導師制的發展與實施策略淺析[J].教育現代化,2019.
[5]程勇.新時期本科生導師制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
作者簡介:尹偉明( 1989 - ) ,男 ,碩士,助教。
延邊大學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立項支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