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澤濤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傳承地方文化已經成為各地重視的焦點。本文以贛南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作為切入點,從歷史悠久、種類齊全、具備一定的地方特色等方面對贛南地區發展陶瓷產品的優勢進行了介紹,并針對贛南客家文化在陶瓷文創領域的應用方向進行了分析,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贛南文化;陶瓷文創;應用研究
引言:一般來說,贛南指的是現今的江西南部的十余個縣市區,由江西省贛州市管轄。面積約為3.9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790萬人。在贛南地區的發展過程當中,客家文化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相關人員應當對贛南客家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并將其融匯于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當中,促進贛南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贛南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
贛南地區是客家民系發展的第一個落腳點和大本營,也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傳承地之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當中,贛南客家文化體系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祖先崇拜特征??图胰司邆漭^為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各族各姓都有自己獨特的祠堂和族譜,有些大姓大族當中除了總祠之外還有分祠和支祠,這些祠堂寄托了客家人民對祖先的崇敬和向往,為我們研究贛南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次是飲食文化特征,贛南客家人講究擺宴,客家菜兩大類,一類是家常菜,另一類就是宴席菜,贛南客家飲食文化多樣性較為豐富,享譽海內外。最后是風水文化特征??图胰顺缧棚L水,每逢紅白喜事、蓋屋搬遷、打井修橋等都要請風水先生進行堪輿,風水習俗長盛不衰。因此,豐富燦爛的贛南客家文化在文創領域具備十分活躍的生命力。相關設計人員應當對贛南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實現贛南文化在文創領域的進一步運用。
二、贛南發展陶瓷產品的優勢
(一)歷史較為悠久
贛南地區的陶瓷文化由來已久,最大的古窯名為七里鎮窯,自晚唐創窯以來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最早七里鎮窯燒造的多為青釉瓷,尚未形成規模化的高質量生產,到了五代至宋朝時期,流行于北方的白釉瓷燒造技術被北方窯工帶至七里鎮窯,為其陶瓷燒造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帶去了嶄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二)種類較為豐富
七里鎮窯燒造的瓷器以種類豐富、樣式多元而聞名于世,常見的陶瓷器物燒造類型包括盤、碟、碗等生活用品,還包括硯臺、桌寵、筆山、鎮紙等文房用品。除了陶瓷器物類型之外,其釉色差異也是七里鎮窯瓷器的重要特色,包括青釉、白釉、青白釉、黑釉、褐釉等等,每一種差異化的釉色與器物種類都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歷史文化特征,也承載著贛南地區客家文化不同的歷史文化底蘊[1]。
(三)具有地方特色
贛南地區群山環繞,以山地、丘陵和盆地為主要地形區,由于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的影響,贛南地區陶瓷燒造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地方特征,即簡潔、淡雅和樸素。贛南地區的陶瓷造型較為簡約實用,色彩以青、黑、白等冷色調為主,器型端莊大方,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還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使贛南陶瓷文化得以不斷流傳,直到今天。
三、贛南客家文化在陶瓷領域的應用方向
(一)拓展贛南文化的應用空間
陶瓷文化作為贛南地區客家文化的代表性載體,一方面能夠在設計和制造的過程當中有效詮釋贛南客家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提升傳統客家文化的附加值,實現贛南客家文化在現代社會當中的進一步發展。相關文化設計人員應當深入挖掘贛南地區客家文化當中的文化內涵,并將其應用到陶瓷文創產品的設計理念當中去,使客家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當中。文創人員可以將蘇軾、辛棄疾以及王陽明等與贛南地區具有較深厚淵源的名人事跡融匯到陶瓷產品的設計當中,使文創陶瓷產品與贛南文化的融合程度不斷提升,促進贛南文創陶瓷設計和應用的不斷發展。
(二)打響贛南陶瓷的品牌效應
要使產品的受眾得以不斷拓展,首要的就是要打響陶瓷產品的品牌效應。相關主管部門和文創人員應當結合贛南當地最大的古窯場——七里鎮窯,將贛南陶瓷產品的品牌傳揚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當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文創人員可以依托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平臺、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對贛南七里窯陶瓷進行深入科普和宣傳,依托其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推出一系列精品文創陶瓷產品,使贛南文化與陶瓷文化實現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美好發展愿景,促進贛南文創陶瓷產品的健康持續發展。另外,設計人員還應當將贛南客家文化當中的祖先崇拜、飲食文化、堪輿習俗等等進行有機融合并將其帶入到陶瓷設計當中,促進陶瓷文創產品設計思路更加多元,設計理念更加先進,保障贛南地區文創陶瓷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三)創新文創陶瓷的設計理念
由于人們的審美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其對文創產品的接受閾值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只有不斷創新文創陶瓷產品的設計理念,才能實現對消費者的有效吸引,既能夠有效提升文創陶瓷產品銷量,還能夠使贛南客家文化得到有效推廣,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在傳統文創陶瓷的設計理念當中,設計人員僅僅針對產品的器型和色彩圖案做文章,創新手段較為單一,設計理念較為落后[2]。設計人員可以深耕贛南客家文化當中的特色,并將其有機融匯于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理念當中,實現文創陶瓷產品的系列化、整體化,使文創陶瓷產品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審美標準和需求,同時也使人們對文創產品的接受能力不斷提升。
(四)結合傳統文化進行設計
由于贛南客家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在進行文創陶瓷產品的設計過程當中,可以將贛南客家文化當中的祖先崇拜、服飾文化、風水文化以及贛南地區客家民居文化等歷史特色文化進行融合,對贛南傳統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相關旅游文化主管部門應當重視對文創陶瓷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依托其設計理念的不斷發展實現對贛南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結論:總而言之,贛南地區的陶瓷發展具備悠久的歷史,相關部門和文化從業人員應當提高對贛南陶瓷文化的重視,深入研究并優化文創陶瓷產品的設計思路和設計理念,將贛南客家文化的特色進行進一步的融匯和吸納,使贛南文化在文創陶瓷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當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
[1]鐘慶祿.江西贛南地區客家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策劃與反思[J].中國博物館,2021(02):55-58.
[2]王煒煒.贛南客家生活器具的考察與研究[J].財富時代,2020(1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