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瑞 蔣家葉
【摘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要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科的精髓,也是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我們要借助數學思想,融入生命教育,對學生進行生存意識、生存能力以及生命價值升華等方面的教育.
【關鍵詞】數學思想;生命教育;融入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生活,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主要包括:生存意識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以及生命價值升華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階段
國外: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創建了“阿南達村”,開始實踐生命教育.1979年澳洲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喚起人們對生命的熱愛,消除藥物濫用、暴力等現象對生命的威脅.1989年,日本新的《教學大綱》中,針對一些社會問題,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對生命的敬畏”為目標的德育要求,具有現實意義.此后,生命教育在全球開始推廣,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潮.
國內:和國外開展的生命教育一樣,我國的生命教育也是重視人的自由和諧發展,旨在喚醒人們對生命的珍視與生命價值的實現.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生命教育的開端.2005年開始出現研究生命教育的熱潮.2005年至2007年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生命教育的實踐拓展階段,2007年開始為我國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發展階段.現在,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重視生命教育,但是,我國的生命教育起步較晚,對生命教育的研究,有些領域還處于理論階段,具體實踐還較少,我國的生命教育還處于發展階段.
二、生命教育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自殺、吸毒、精神疾病、價值觀的扭曲等漠視生命的現象屢有發生,而且這種現象發生的群體越來越呈現低齡化的趨勢.為了遏制這種現象,國家相繼開展了一系列以珍愛生命與預防自殺,抗挫折能力,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艾滋病和毒品的預防為主題的生命教育.青少年正處于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三、數學思想與生命教育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生命教育.第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第二,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愛與被愛.第三,創設良好的環境,讓環境育人,讓每面墻都開口說話.第四,準備讓人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寓教于樂.第五,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鼓勵學生自由發展.通過以上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愛,體會到關懷,體會到生命的厚重,體會到生命價值的升華.
但是數學課堂的主線是知識的傳授,知識的傳授伴隨著思想的滲透.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數學習慣的養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必須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融合生命教育.常見的數學思想有:函數與方程思想,有限與無限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與整合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特殊與一般思想,或然與必然思想.
(一)數形結合思想與生命教育
所謂數形結合思想,就是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借助形的生動和直觀性來闡明數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借助于數的精確性和規范嚴密性來闡明形的某些屬性.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我們來看以下這道題.
如果奇函數f(x)在區間[3,7]上是增函數且最小值是5,那么f(x)在[-7,-3]上是.
A.增函數且最小值為-5? B.增函數且最大值為-5
C.減函數且最小值為-5D.減函數且最大值為-5
在這個例子中,用到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利用奇函數在原點兩側單調性是一致的這個結論,結合圖像,很容易知道f(x)在[-7,-3]上是增函數且有最大值-5.如果只是單純地從數字考慮,會使問題變得非常復雜.
上面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我們用到了數形結合思想,學生通過比較,感受到了數形結合思想給解題帶來的便捷.進一步,我們還要繼續滲透,數形結合能給解題帶來方便,那么我們在生活中要堅持哪些“結合”呢,讓同學們踴躍發言,教師總結.
第一,遇到問題時,應堅持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原則,做事情不能只憑借感性,應該在充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理性處理.比如,我們想去河里面游泳,不要以為風平浪靜,就很安全,要明白“靜水流深”的道理,要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再比如,我們要自覺抵制毒品等的誘惑,不要被“美麗的外衣”所誘惑,要堅持理性思維,珍愛生命.
第二,在生活中,我們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對某個事物的認識,往往經歷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對于這個過程而言,人的認識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同時,隨著認識的無限發展,我們要不斷創新.因此,堅持這一原則能夠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與生活能力.
第三,在生活中,我們要將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生命的價值.只追求物質生活,就會陷入享樂主義,生活就會墮落.“倉廩足而知禮儀”,我們也不要片面地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享受,應該堅持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結合的原則,實現生命價值的升華.
綜上,數形結合思想可以用來對我們進行“珍愛生命與毒品的預防”“生存能力與生活能力”“生命價值的升華”等方面的生命主題教育.
(二)分類討論思想與生命教育
分類討論思想是指,在解答某些數學問題的時候,會遇到多種情況,需要對各種情況加以分類,并逐類求解,最后綜合得解.分類討論思想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保持思維的條理性和概括性,要學會把復雜的問題化整為零,積零為整.
比如,將6名學生分到3所大學里面,要求每所大學里面至少1名,有多少分法?
這個問題屬于排列組合問題,如果做題的時候沒有頭緒,是非常容易出錯的.這時候,我們不妨化整為零:首先把分到三所大學里面的人分類,分成兩類,第一類2,2,2型,第二類3,2,1,型,第一類屬于平均分,共有15種分法,第二類共有60種分法,合在一起是75種,最后再排列,共有450種分法.題目之所以變得簡單,是因為把人先分成兩類,理出頭緒,再分別把這兩類排到三所學校里面,應用了分類討論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在生命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分類討論思想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與概括性,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利用這一思想,可以對學生進行生存能力教育.學生要學會把生活中的問題分類處理,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逐個擊破,最后積零為整,妥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分類討論思想可以教會學生面對挫折時,合理、分類歸因,我們可以用這一思想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比如說學生某次考試的失利,我們可以從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兩方面來分析.可以從試題的難易,個人知識的儲備,考試時的狀態來分析,找出失利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這樣,挫折反而變成我們下一次成功的助推器.
(三)轉化思想與生命教育
所謂轉化思想,是指將未知解的問題轉化到在已有知識范圍內可解的問題的一種重要思想.通過不斷轉化,把不熟悉、不規范、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熟悉、規范,甚至模式化、簡單的問題,數學的解題過程就是從未知向已知,從復雜到簡單的化歸轉化過程.
例如,在計算三棱錐的體積的時候,可以變換頂點,轉化成容易求高和底面積的三棱錐.而在轉化的過程中,三棱錐的體積沒變,是等價轉化.再比如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一個函數解析式里面有兩個字母,它們可以分別當自變量,進而看成不同的函數,根據已知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函數,靈活轉化.
在講授這些題目,滲透轉化思想,讓學生體會轉化思想帶給解題的幫助的時候,要趁熱打鐵滲透生命教育.
首先,要多角度地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的一次失敗,有的同學看到的是難過、失望,有的同學把失敗轉化成成功的契機,利用失敗,找出差距與不足,奮力超越.同樣的半瓶酒,有的人看到的是沮喪,僅有半瓶酒了,快沒了,有的人看到了還有一半,是高興,興奮.轉化思想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思維有深度,又有靈活度的人,這樣可以增加生命的廣度與寬度.
其次,生態環境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種,利用轉化思想可以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我們怎樣對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怎樣對待我們,這都是相互關聯的,相互轉化的.我們善待大自然實際上就是善待自己.我們善待每一個生命,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環境,那么我們也一定會被大自然善待.近年來,全球變暖,土地沙化,泥石流等現象還有發生,我們一定在課堂上融入生態環境教育,讓學生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
(四)或然與必然思想與生命教育
或然與必然思想主要應用在概率統計中,是指在研究隨機現象時,要從“偶然”中尋找“必然”,然后再用“必然”的規律去解決“偶然”的問題.
在概率統計中,常用到這一思想,比如在獨立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頻率隨著試驗次數的變化而變化,頻率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中蘊含著必然,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總是會接近某一常數,這一常數就是事件發生的概率,是不變的.例如,我們在同一條件下拋一枚硬幣,拋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數可能是45次,正面向上的頻率就是0.45,但是隨著我們拋擲次數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頻率會接近0.5,那么我們就認為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這就是偶然中蘊含著必然思想.
反過來,我們又可以用必然的規律來解決偶然的問題.比如,我們知道吸煙和患肺癌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并不是說吸煙就一定患肺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調查,通過獨立性檢驗算出有多大的把握認為吸煙和患肺癌之間有關系,這些例子就是或然與必然思想在概率統計中的應用.
利用或然與必然思想也可以進行生命教育,在滲透這一思想的時候,要融入生命教育.
首先,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實現生命價值的升華.雖然我們國家在發展中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等,但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我們所有人的努力下,我們的發展是必然的,偶然的問題是暫時的,我們應該借助或然與必然思想正確認識我們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其次,可以用這一思想對學生進行艾滋病與毒品的預防教育.偶爾的放縱與墮落就有可能使我們染上艾滋病或者是毒癮,不要去嘗試吸毒,吸毒會導致家破人亡,偶然中蘊含著必然.我們應該潔身自好,遠離一些誘惑,珍愛生命.
再次,融入生命歷程教育,融入挫折教育.我們的生命是向前推進的,發展是必然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挫折,應該學會正確面對挫折,用發展的眼光來面對挫折,就像用必然來面對或然,只要從挫折中吸取教訓,我們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最后,可以在或然與必然思想的滲透中,培養學生果斷的性格,避免優柔寡斷.數學中的極大似然估計告訴我們,小概率事件,非常偶然的事件,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于小概率事件,在謹慎的基礎上,可以忽略不計.這就告訴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應該果斷,不要受到小概率事件的影響而變得優柔寡斷.實際上,這也是或然與必然思想的應用,必然中一定存在偶然.
四、總 結
新課程改革強調人的全面、和諧、自由發展,數學作為一門承擔新課改任務的學科必須在育人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和諧、自由發展是生命教育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發掘數學學科中生命教育的因素尤其是數學思想,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人生態度.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的生命在愛與被愛之間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1]王曉虹.生命教育論綱[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2]鄭曉江.生命教育演講錄[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余曉敏,李春方,章勁元,等.中國生命教育現狀、問題與建議[A].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