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高校實驗安全教育現狀進行探索,提出完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渠道、構建高水平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隊伍、擴大實驗安全教育范圍和強化實驗安全教育制度與經費保障的建議,以期完善高校實驗安全教育體系。
【關鍵詞】 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實驗室管理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1.03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make full use of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channels,build a high-level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team,expand the scope of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and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and funding guarantee,so as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safety education;laboratory management
2017年1月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時,明確回答“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將通過增實力、惠民生,向教育現代化邁進。馮端院士曾將實驗室比擬為現代化大學的心臟,英國劍橋大學物理系實驗室走出了2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國屠呦呦女士榮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因為她在實驗室發現治療瘧疾的新藥物療法。還有更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們來自于化學實驗室、醫學實驗室等,實驗室在高等教育的現代化之路中可謂碩果磊磊,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但是,實驗室聚集化學、物理、生物等多方面潛在風險,存在安全隱患。美國著名的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指出,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并提出預防安全事故的“三E對策”,其中一E則指教育(Education)。實驗安全教育能有效防范實驗安全事故發生,降低人身與財產損失。2017年2月20日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強調教學實驗室應按照“全員、全程、全面”的要求,創新舉措,推進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對安全風險的科學認知水平。只有實驗安全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才能將安全意識紅線深埋心中,營造安全的實驗環境,促進實驗教學不斷發展與進步,助力大學教育向現代化邁進。
1 實驗安全事故的影響因素
綜合國內關于教學實驗室安全事故影響因素的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違規操作、安全意識淡薄和缺少實驗相關的專業知識或技能。這三者之間也彼此影響與聯系,安全意識淡薄和缺少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往往導致實驗人員操作不慎,甚至鋌而走險違規操作。
違規操作是發生實驗安全事故的首要因素。深入研究后,發現潛藏在違規操作的背后是安全意識淡薄,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缺失,使得實驗人員在實驗時萌發了違規操作的想法并付諸于行動。如何降低違規操作的發生概率呢?有學者研究表明,從安全培訓來看,這一因素與實驗安全事故的發生關聯不顯著,但與造成傷亡的、嚴重的安全事故存在顯著負相關。
2 高校實驗安全教育與管理現狀和問題
2.1 高校實驗安全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實驗安全教育課程是樹立安全意識和培養合規操作的主要教育渠道,但普遍存在實驗安全教育課程考核要求不高、學生積極性不強、部分學校未設置獨立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等問題。
目前,部分高校設置獨立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如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貴州師范學院等,開設具有獨立學時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張敏、劉俊波對全國116所高校開展問卷調查,發現僅22.4%的高校開設安全必修課,僅29.3%的高校開設安全選修課。必修課性質占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比重較低,選修課普遍以公共任選課、開放實驗課等形式開課,如貴州師范學院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性質為公共任選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設線下開放實驗安全教育課程。江南大學以及部分大學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融合在實驗技能培訓中,該課程屬于集中性實踐環節,設置為1學分,實踐時間為2周。未設置獨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學校普遍采用在各類實驗課程的第1、2節課展開實驗安全教育或者將實驗安全教育融入各類實驗課程教學中。
綜上可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并不完善。獨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能有效匯集各類實驗安全事故案例和知識的講解與分析,不僅體現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反映出對學生安全意識培養的教育理念,但是獨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并未覆蓋所有高校。這類獨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各高校普遍設置為選修課、開放課,或者是該類課程上課時長較短。因而容易出現考核要求不高、師生上課積極性不強等問題。對于高校普遍采用的融入實驗課程的實驗安全教育,被實踐證明收效甚微。某高校曾對化學實驗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當問及“實驗開始之前是否對學生進行過安全教育”時,90%回答“是”。然而,當問及學生“你注意到教師對你們的安全教育了嗎”,回答“注意到了”的只有10%。
2.2 實驗安全培訓管理與監督較弱
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是實驗安全教育常用渠道,培訓形式主要包括實驗安全講座、實驗安全事故應急疏散演練、實驗安全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實驗室考試與培訓管理系統、實驗安全培訓班和研修班等。
實驗安全講座因組織參與形式較為簡單的優勢,是各高校開展師生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最常用的方式。講座的管理與監督方式往往采取簽到的方式,缺少過程性管理與監督。參與講座的師生在講座現場狀態百出,不乏有玩手機、打瞌睡、走神發呆、學習與講座內容無關的其他課程等現象。
部分高校將實驗安全知識分門別類放置于系統中,采取線上學習和線上考試的方式進行實驗安全教育,構建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學生必須完成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習和安全考試,才允許進入實驗室學習。59.5%的高校均采用實驗室考試與培訓管理系統進行實驗安全教育培訓[9]。實驗安全考試與培訓管理系統從時間和空間上打破了開展實驗安全教育的困難,但是由于缺少監管和約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刷學時、掛機、他人代學習等一系列問題。再加上學習平臺的內容展示形式較為單一,如:word材料學習、視頻學習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各高校定期組織實驗室管理工作相關的教師、主任、主管領導等參與實驗安全培訓與研修班,這樣的學習渠道能聚集全國各地從事實驗安全工作的專家,通過討論、授課、實地考察等方式學習,能有效提高參與人員的實驗安全意識與實驗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往往由于經費緊張和培訓班人數有限等原因,每年各高校參與此類培訓的人數與頻率并不高。例如:某地方高校2019年組織兩次實驗安全管理研修班,培訓共計275人次,但校外培訓僅23人次。
2.3 實驗安全培訓范圍較窄
大部分高校都有定期舉行實驗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因其耗時耗力且存在潛在風險等原因,在參與人員方面并不能做到全員覆蓋,造成培訓范圍窄、演練次數較少的問題。如:某地方高校在2019年組織校級應急演練3次,參加應急演練的師生人次數為2060,而當年新生人數為3192人,專兼職實驗技術人員312人,即平均每年每人0.6次的應急演練。大部分化學、物理、生物、醫學和土木等專業的實驗安全事故危害性及負外部性極大,并不能采取應急演練的方式,各高校轉而選擇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開展實驗安全教育,如: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北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雖然很好的解決了部分難以開展實驗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的情況,但是這些實驗安全虛擬仿真項目利用率低。筆者通過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采取描述性統計的方法,將平臺上的實驗安全教育類項目分類抽出,并整理該類項目的瀏覽量、做實驗人數和通過率等數據,發現虛擬仿真實驗安全教育項目平均瀏覽量有11000人左右,實際做實驗的平均人數僅650余人,利用率為5.9%,利用率低。在實驗人數少的情況下,平均實驗通過率約為80%,通過率并未達到100%。此外,各高校在組織實驗安全培訓時較重視學生、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教師,不太重視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的實驗安全培訓,如各教研室負責人、系主任、二級學院(單位)負責人和學校各部門負責人等。
2.4 缺少專業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隊伍
大部分高校因編制緊張等原因,采取教師或者行政管理人員兼職實驗室管理人員,出現“一身多職”現象,導致管理人員精力有限。據張敏、劉俊波調查統計,約25.9%的高校并無專職的實驗室管理人員[9]。同時,高校又忽視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能的持續培養[11]。實驗安全教育宣傳與培訓的工作往往出現多頭管理,并沒有組建一支高素質、高技術水平、豐富實踐經驗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隊伍。
2.5 缺少實驗安全實訓考核
國內某高校在2018年12月26日,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造成三名研究生不幸遇難。該高校在2018年曾舉辦數次消防演練與1次化學品泄露應急演練,參與化學品泄露應急演練的師生僅50余人,大部分涉及化學品實驗的師生并未參與該類應急演練。在后期發生實驗安全事故時,當事人缺少自救技能。2012年2月15日,某高?;瘜W樓6樓發生甲醛泄漏,雖然師生均疏散成功無人員傷亡,但該事故造成不少學生出現喉嚨痛、流眼淚和感覺不適等癥狀。經調研發現,該校當年并未舉行相關化學品泄露的應急疏散演練,僅以安全工作會議、通知公告等方式展開安全教育。有研究表明美國建筑類火災死于煙霧窒息的人數可以達到70%,而真正死于燒傷的人數遠遠低于煙霧窒息的人數[12]。未經過實訓考核和應急演練,人們很難準確、及時有效的應對突發安全事故。實訓考核的考核內容一般為本課程相關的實驗安全事件(事故)的應急處理和實驗的正規操作流程,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應急處理能力,培養規則意識,減少違規操作。但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實驗安全實訓考核機制,學生僅通過理論學習、理論考試或者較短時間的實驗技能培訓后即可參與實驗課程,這給實驗室帶來潛在安全風險。
3 高校實驗安全教育的對策研究
3.1 完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完善,是安全教育的基礎??蓮恼n程性質、課程考核方式、課程內容、課程學時、授課方式以及課程類別上進行調整與完善。在設置獨立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基礎上,將課程性質調整為必修課,增強師生對實驗安全的重視程度,培養安全紅線意識。保證充足的課程學時,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開設不同類別的實驗安全教育課程,如通識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生物類實驗室安全教育課程、化學類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等,使得教學內容存在差異性和針對性。豐富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對實驗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創新與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增加課堂實驗安全知識比賽、實驗技能展示、應急技能展示等方式,糾正學生對于實驗安全的理解,提高安全意識。
3.2 充分利用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渠道
講座、研修班、應急演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以及實驗室考試和培訓管理系統等是各高校常使用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渠道,各有優勢。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培訓渠道,提高培訓效率。國家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匯聚若干優質的實驗項目,但是利用率與實驗通過率并不高。各高??沙浞掷迷撈脚_,開展各類實驗安全教育活動。
3.3 構建高水平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隊伍
高水平的培訓隊伍,是實驗安全教育得以健康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構建專業的實驗安全教育師資隊伍,有助于高校實驗室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高校可采用人才引進、聘請專業實驗安全培訓人員進校、定期輸送實驗安全教育培訓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構建一支高水平、專業的實驗安全教育培訓隊伍。
3.4 擴大實驗安全教育范圍
高校應從上而下重視實驗安全教育,做到覆蓋范圍100%,才能有效降低安全風險。實驗安全教育的對象不僅僅是學生,也應該包括實驗教師、實驗室管理人員、實驗室主管部門相關人員及校領導干部,在遇到實驗安全事件或事故時,高校教師、主管部門及校領導也應該知悉如何進行應急處理,將實驗安全意識紅線深埋高校師生心中。
3.5 強化實驗安全教育制度與經費保障
高校經費緊張,實驗安全教育經費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能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渠道,不能豐富和完善實驗安全教育活動這一現象。因此,各高??蓮娀瘜嶒灠踩逃闹贫冉ㄔO與經費保障,為實驗安全做好頂層設計,為實驗安全教育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浩.為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N/OL].北京:新華社.[2017-01-20][2020-05-01].http://education.news.cn/2017-01/20/c_129454737.htm.
[2] 馮端.實驗室是現代化大學的心臟[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0(5):1-4.
[3] 駱晶晶.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管理系統建立[D].武漢科技大學,2018.
[4] 李育佳,章文偉,章福平,等.高?;瘜W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體系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7):232-234+247.
[5] 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17]2號[EB/OL].2017.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moe_735/s5661/201703/t20170309_298727.html
[6] 李志紅.100起實驗室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及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4):210-213+216.
[7] 秦鋒,黃強,袁久洪.高校實驗室安全事件的原因淺析與管理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302-306。
[8] 郭嬌.研究生實驗安全事故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192-195.
[9] 張敏,劉俊波.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10):234-236.
[10] 胡昱.高?;瘜W實驗安全教育方式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212-214.
[11] 張艷,呂昱,嚴敏.關于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廣東化工,2020(5):219+211.
[12] 張從德.煙窒息是火災中最大的死亡原因[J].甘肅消防,1996(11):29.
【作者簡介】
陳行(1989-),女,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實驗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