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
摘要:意象教學法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獲得了較為普遍的運用,本文期望通過對意象教學在中職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探究,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對古詩詞意象教學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并合理利用這一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中職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
引言:
古詩詞作為中職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對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然而收獲卻寥寥無幾。為了提高學生在古詩詞的方面學習興趣,同時積極主動學習古詩詞,老師可從意象上出發,引領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詞,在欣賞、品味和體會的過程中,提高古詩詞教學效果。
一、意象教學法概述
意象教學法主要指的是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以意象為主要教學目標,通過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深入的感受以及理解其意象來更好的實現教學的目的。而意境教學法主要是根據意境來展開教學,意境也可以說是古詩詞的靈性所在。把握住古詩詞的意境就能很好的了解古詩詞的靈魂,進而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程度。其主要教學難點就是如何使學生學會了解古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對學生而言,如果沒有了解古詩詞的意象,感悟其意境,將很難從中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法應用策略
1.引導反復誦讀,掌握詩詞大意
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么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反復的誦讀就可以有助于學生更深入理解古詩詞的意思,而朗讀也是學生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時這種朗讀教學的形式也已經獲得了認證,通過反復聽或大量誦讀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習者感悟古詩詞意境的能力,并且對其進一步領會古詩詞的內涵也有極大的幫助。同時朗讀也不僅僅是對古詩詞進行死記硬背,而是在朗讀中進行理解,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更好的體會詩詞的意境。
2.運用語言要素,把握詩詞特征
學生初步閱讀古詩詞時,可以對詩詞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在對其進行詳細的閱讀,通過閱讀分析出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意象特征,結合課本解析可以更好的把握詩詞的寫作特點。通常情況下,詩詞的意象主要指古詩詞中特有的形容詞或者是動詞,老師在詳細解讀是,需要運用所學知識,總結出其中的修飾詞,從而可以準確的找到意象特征。比如“古藤”“昏鴉”“老樹”這三個詞分開來看都是自然景觀,但是將其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意境。這種意境的創建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比如類似的景觀,在不同詩句中所表現的內涵都不一樣。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特別主要對學生意象的培養。
3.巧用聯想空白,悟詩詞畫面美
一篇優美的古詩詞就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圖畫,詩歌可以利用意境給讀者打造出美不勝收、贊不絕口的畫面,同時由于許多文人作家在古詩詞的創作過程中都使用了大量的聯想以及想象,所以在中職語文老師們在古詩詞的意境教育中就必須指導學生們進行合理的想像,把沒有生機的古詩詞設想為一幅圖畫,把這里面的所有詩句都融入到了畫面之中,這樣的畫面才比較完美。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有關經歷展開介紹,讓學生根據作家的事跡展開思考,從對詩詞簡單的了解轉化我深刻理解其內涵。古詩詞具有其簡短精煉的特點,很多時候都留有大量的同白,給讀者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間,所以在學習時,需要充分感知詩詞帶來的美好,借助想象來彌補其中的空白,是學生更加的深入,同時更好的感知其中的意象。
4.深析意象關系,縷清詩詞意脈
屈光先生認為,意脈是詩人在創作古詩詞是所是用腦的一種內在的藝術結構,其可以是文章的情感相互結合,同時可以連接全文。同時古詩詞的意脈特定非常突出。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意象進行授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將古詩詞發意象關系分為,并列、主次與并置三種。比列主要是古詩詞中一中意象的集中表現,通過并列的形式將其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畫面。比如《歸園田居(其一)》中,可以將"草屋""田園""方宅"等這一些意象,結合詩句的發展空間以及情節進行布置,從而使其可以連續呈現出詩詞的具體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在此意象中,學生面前可以清晰的展現出古詩詞中的情境,比如茅草屋,柳樹以及朵朵桃花,多種意境相互結合,可以使學生掌握詩詞中的意境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領導學生將古詩詞中的詞語進行鏈接,構成一幅畫,從而進一步凸顯出文本的特征。
5.創設良好情境,品悟詩詞意境
詩詞教學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需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有一個是需要讓學生感知到詩詞的意象,良好的意鏡對中職學生把握好古詩詞的意象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中職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古詩詞的意象,結合現實生活實際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比如,當詩詞中提高一些美妙的景色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尋找到相似的情境,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可以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去理解詩詞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結論
結合上文可知,意象是古詩詞的著作靈魂,同時是詩人主觀意志的表達,是讀者可以深入作者世界的大門。所以,在意象教學中,老師需要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領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索,為學生打造出優美的情境,協助學生理解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伊紀娟.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的意象教學方式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282-283.
[2]齊秀萍.抓住意象,抓住詩詞的靈魂——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教學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12(8):2-3.
[3]王靜靜.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分析教學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534.
[4]高偉華.初中語文古詩詞中”月”意象教學研究[J].魅力中國,2019(1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