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連明
摘要:小學生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語文素養不是太高。由于素材的缺失,很多學生在習作時也存在種種難題。因此,加強小學語文中段作文習作的指導迫在眉睫,而且這也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教學探究
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師生對于語文習作都十分頭疼,教師雖然知道習作育人的價值,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有效實現,而學生因為缺少經歷以及體驗,在習作過程中不知從何下手,學生習作水平還有待提升。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有效促進小學語文習作育人價值得以實現, 特就影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以此來有效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1 提升閱讀量,培養觀察力
想要讓貧瘠的土地長出豐碩的果實,就要改善土地的狀況。據筆者對學生的觀察,大多數學生整日忙于玩耍,家長們長期不在家。缺乏閱讀量和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成了頭等難題。于是筆者潛心研究書單,從圖畫較多、色彩較鮮艷的書入手,把孩子們先帶入書的世界。同時針對男女學生不同的興趣,陸續添加不同類別的書。 通過閱讀課、上課中有意無意的知識競賽提問,慢慢地,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知道唐詩宋詞,也知道了莎士比亞;他們認識了子母坦克,也認識了劍龍霸王龍。新知識讓他們神采飛揚,新知識讓他們的心飛得更高更遠了。同時,教學過程中,可以按每一單元的特點和教學重點,選擇適量的名篇佳作讓學生閱讀,既增強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學生們平時不是學習就是玩,因為家長的忽略或溺愛,
對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沒有觀察生活和事物的能力。筆者便會在平時帶領學生們一起觀察被他們忽略的一切。有一次剛好遇上了大雨,學生們困在走廊回不去。在孩子們焦心的等待中,我讓他們看看雨里有什么。從遠山到鳥兒,從雨傘到雨鞋,從屋頂到積水,他們說得不亦樂乎。于是又讓其思考為何靠近屋檐的部分沒有被淋濕,而屋檐下的都濕了。當孩子們說出是風打雨斜時,人群中一陣興奮與騷動,仿佛是感受到了觀察與思考的魅力。
通過日積月累的悉心引導與培養,學生們對于發現事物的細部特征越來越得心應手。甚至有學生都會跟我反映游戲里的人物衣服對應著什么朝代的服飾特點。 這些新的發現,使學生對事物描述的準確度越來越高,不再是當初枯燥乏味的語言,這令筆者非常欣喜。
2 課內情境教學,促進習作育人遷移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發揮出其育人價值,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還可以課內情境教學活動來促進習作育人遷移。情境教學法是以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作為依托,來激發學生情趣,讓學生在體驗客觀事物的同時展開思維與想象,同時融入自身真情實感來展開習作,這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習作文章感染力,從而有效促進習作育人遷移。為此,在語文習作教學實踐期間,教師可以積極開展情境習作教學,由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習作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習作情境中實現情與境、心與心的有效互動,這對于學生習作活動順利開展意義非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學生實際生活作為根源來創設情境,這能將習作與學生實際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能進一步拉近學生距離,同時有效引發學生聯想與創造,促進習作育人價值得以順利實現。例如,教師在教學《觸摸春天》時,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盲女安靜神奇抓住了睜著眼睛蝴蝶的故事,這對于她而言是自己的心靈全新經歷,對于學生而言也很容易產生共鳴,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花壇中嘗試閉著眼睛捉蝴蝶,這樣學生就能在情境體驗中產生感悟與表達的欲望,從而有助于習作遷移,發揮出習作育人價值。
3 注重習慣養成,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好的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及自身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 也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學習實情,按照學生的學習愛好采用適合學生學習的一些方案。 盡量將教學內容變得極具趣味化、有效化,讓學生隨時書寫一些優秀的筆記。做好隨機記錄, 通過素材的收集使學生寫出內容豐富的優秀作文。
首先,教師需要注重將日記模式引入作文課堂,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教師可在課堂上督促學生寫日記,由此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通過正確引導,隨機給學生講授一些小故事,將其作為學生的習作素材。應用此種方式,監督學生寫日記。象征性地對學生進行檢查,讓學生在具備習作動力的基礎上寫出一些優秀的作文。其次,教師還要著重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多利用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文章,讓學生通過閱讀內容豐富的文章,提升文學體驗。 讓學生在分析文章、了解文章的情況下,提高閱讀感悟的能力。盡量保持閱讀的有效性,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選擇書籍時了解到自身的學習特性,通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中段學生的作文習作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需要耐心、 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切的學習和引導都要著眼于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切實的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的地方。 要讓學生從心底喜歡習作,懂得習作,就應該讓他們知道“讀書滋味長”的悠遠意味。讓他們明白習作方法,重視閱讀學習,學會觀察思考。 正如布萊希特說的:“思想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參考文獻:
[1]孫建立.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21(34):61.
[2]楊銀良.新形勢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4):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