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
摘要: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自主靈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學習新課標、理解新課標、實踐新課標,潛心鉆研教材,引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數學生活世界。只要我們教師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并付諸于創新實踐,就一定能找到一條既能適合自己成長而又可促進學生發展的創新之路。做到寓學于樂,調動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讓數學課堂更優質、更高效。
關鍵詞:優質;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柳海民教授曾在《優質教學與優秀教師》報告中指出:優質教學應是富有實效性的教學,也就是要體現單位時間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程度。優質教學應不僅是有質量的教學、合理的教學、全面的教學,還應是創新的教學、快樂的教學。優質教學需要優質教師。十余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學生的發展才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優質的標準。要使課堂教學優質高效,促進學生更好發展,“五點法”不可或缺:
一、彰顯“主”
“主”的內涵是指:課堂主陣地、學生為主體、教師做主導。
首先,要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課堂主陣地。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訓練、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都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簡練,目標要明確,語言要嚴謹,方法要恰當,形式要多樣,環節要緊湊,提問富有啟發性。
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所有學生全面發展是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有無進步更是衡量教育教學質量重要指標。在學習“平行與垂直”概念時,引導學生聯想:如果世上沒有了“平行”和“垂直”會怎樣?這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新知識,而且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學習的價值,卓有成效地促進了學生的主體發展。
再次,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局面,把教師和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講解和被動接受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落實“思”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于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明確各年級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通過思維活動實現的。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優質的數學課堂無不時時處處閃爍著思維的火花。在數學課堂上思維是“魂”,抓住了思維訓練就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因此,教師在設計與實施教學時,要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與培養良好思維品質為出發點,注意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思維素材,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思辯的機會,使學生在思維活動中逐步掌握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方法,教會學生有理、有據、有序、有效地思考與解決問題。
三、突出“活”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數學教學更應突出“活”性,只有課堂具備靈性,才能實現學生學習的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
首先,教師要靈活處理課堂生成。課堂教學本身就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有從教者的教學預設,更有伴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而出現的生成。這就需要教師具有靈活調整教學活動、科學駕馭教學環節的能力,千萬不能照搬教案,唯我獨尊。如果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不聞不問,長此以往一定會讓課堂成為一潭死水,學生興趣全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這就要求教師應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錘煉自己,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靈活而精當地處理和運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的東西,活化課堂,讓課堂教學富有生機和活力。
其次,教師要善于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例如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算法多樣化等。
第三,教者要善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把問題引向深入,拓開層面,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思考問題,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
四、重視“練”
練習是鞏固、強化和檢驗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數學課堂上“練”這個環節更不容忽視。但在教學實踐中卻發現有些教師并不能很好處理“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練的目的性不明確,針對性不強,隨意性較大;練的習題不是精選,思維難易度把握不準,層次性不明顯;不能正確處理練與講的關系,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現象普遍存在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正確理解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理清練與講的關系,精心設計練習題,做到精練、巧練、及時練。請相信,只要我們重視“練”,科學“練”,充分“練”,就一定能讓課堂從有效走向實效,從實效走向優質。
五、追求“創”
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更需要創新。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自主靈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模仿與記憶,教師引導并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很有必要,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創新是需要基礎的,這個基礎包含教者對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對教材的鉆研和處理、對學生生活實際的了解與分析。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新課標、理解新課標、實踐新課標,潛心鉆研教材,引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數學生活世界。只要我們教師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并付諸于創新實踐,就一定能找到一條既能適合自己成長而又可促進學生發展的創新之路。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會因為創新的多姿多彩而錦上添花,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可見數學課堂教學落實“五點法”十分必要,五點法會讓課堂充滿靈性和活力,會讓數學課堂教學高效優質。不僅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終身學習方法,為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還能讓教師業務素質得到更好的提升。有“五點法”領航,可讓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常遠. 論數學課堂教學的"五點法"[J]. 中學數學(高中版)上半月, 2010(1):16-17.
[2]施崇鴻. "五點法"打造高效課堂[J]. 學生之友:中考月刊, 2011(7):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