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隆霞
摘要: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發展,幼兒數學教學也迎來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園數學不是小學數學教學,幼兒教師應當對幼兒數學有清晰的認知,立足教學實際,結合教學理論和幼兒的認知特點,為幼兒打造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本文以幼兒數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研究為題,從開展游戲教學、進行學習合作、結合幼兒生活等三方面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幼兒數學;數學教學;有效策略;游戲教學
數學體現著人們的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的表現,各行各業都在應用數學。隨著幼兒數學教育的發展和創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目標也在發生著變化。幼兒處于思維發展初期,對數學的認識和學習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幼兒的數學學習內容不易過多,難度不宜過大。同時,由于幼兒園涉及到幼小銜接的問題,部分幼兒園和教師會教授幼兒一些小學數學知識,這不符合幼兒的成長發展,教師應當拒絕此類“拔苗助長”的行為,應當在尊重幼兒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數學內容,以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形式,帶領幼兒走入數學的世界。
一、開展游戲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在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以此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教學更有效。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比較模糊,這給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增添了一定的困難。幼兒年齡小,日常的基本活動有游戲內容,幼兒也比較喜歡游戲。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游戲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讓幼兒學習結果更理想,讓教師教學更有效。
比如,教師教學3和4數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數字抱團的小朋友游戲活動,并且提問幼兒:視頻里的小朋友為什么抱在一起?為什么有的多有的少呢?先讓幼兒自主思考,并與幼兒交流,聽聽幼兒的想法。然后,教師可以以幾名幼兒為例,自己說出數字,然后引導幼兒根據數字抱在一起。當幼兒都理解后,讓整體幼兒圍成一個圓圈,由教師發布數字口令,讓幼兒聽到口令后抱在一起。當有的幼兒不理解時,教師應當再次為幼兒講解,并鼓勵幼兒跟大家一起玩耍。以此游戲的方式,幼兒能對此次的數學學習更有興趣,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會更容易理解。
二、進行學習合作,增強幼兒學習能力
幼兒的記憶時間比較短,容易遺忘,學習能力正處于培養初期,因此,幼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況,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學習內容,一起幫助,一起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幼兒能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互助精神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這不僅利于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教學《數小鴨》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創設農場情境,教會幼兒學會數數。然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的不同,將其分成小組,并提供不同數量的、符合幼兒目前數學學習情況的教具或積木,讓幼兒跟同組的小伙伴一起數一數,這是多少個。教師要引導幼兒相互幫助,將自己剛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此處,跟小伙伴一起探討,然后,得出本組的結論。最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狀態和結果,進行統一綜合的評價,糾正幼兒的錯誤,鼓勵幼兒學習的進步。以此形式,使幼兒逐步增強學習能力,達到更理想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結合幼兒生活,提高幼兒運用能力
數學與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個人素養發展的需求,也是個人生活中的一種能力。幼兒教師應當樹立生活化數學教學理念,既要教給幼兒數學知識,又要以多種形式幫助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促使幼兒在不斷應用數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數學能力,掌握一定的數學探究能力。讓幼兒認識到在自己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比如,在教幼兒進行物品大小分類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以幼兒的不同的水杯為例,讓幼兒分辨,誰的水杯更大。可以將幼兒常見的氣球為例,讓幼兒比一比,哪個氣球更大。引導幼兒,要觀察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與數學有關。幼兒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在跟父母去買東西的時候,看看商場里有沒有自己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自己能用上哪些數學知識。如此,在幼兒不斷觀察數學、運用數學的過程中,其數學思維能逐步形成,數學能力能得到一定發展。
總而言之,幼兒園數學教育在培養幼兒數學意識、擴展幼兒思維能力方面有促進作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跟隨幼兒園教育改革發展的潮流,不斷學習更多的有效的幼兒數學教學方式,結合教學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多元化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幼兒在主動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同時,教師也應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為幼兒以后的數學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幼兒數學教學策略探討[J].科幻畫報,2019(12):152.
[2]王佳梅.淺談幼兒園數學活動的生活化、秩序化[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