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靈
摘要:在小學階段,著重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音樂課堂,其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學生逐漸喜歡上音樂這門課程,提高其音樂課堂學習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推動學科教學的變革,實現學生音樂素養的培育和提升。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從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構筑入手,對現有的音樂教學手段進行拓展和豐富,以此來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致和動力,從而真正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小學音樂課堂。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質量課堂;打造方法
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科教學質量的抬升,而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當中,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音樂課堂,首先需要從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做出調整和改變。然而,從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形式來看,高質量課堂打造期間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其一,教師在學科教學期間,一直沿用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的傳統授課方式,不思創新,導致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形式化嚴重。其二,則是小學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比較欠缺,因此,很難有效的參與到教師所組織舉辦的各類音樂活動當中。而這,也影響了高質量音樂課堂的打造。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舉例和論證,希望能夠為淺議如何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小學音樂課堂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
一、增添教學手段,活躍小學音樂課堂的學習氛圍
小學音樂學科雖然是一門副課,但是對于小學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全面發展與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多嘗試從良好學習氛圍的構筑入手,對現有的學科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更具活力。
舉例來說,在“快樂的少年”一課的學科教學當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讓引導學生試著緊緊閉上自己的眼睛,在腦海當中想象一下在一片蒼茫的大草原上,牛羊嬉戲吃草的畫面,并讓學生試著利用畫筆將自己腦海當中的場面繪制下來,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此來引入本節課的學習。隨后,教師則選擇了《叮鈴鈴》這首歌曲來進行授課。在整個教學環節,教師不僅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去了解歌曲的大致意思,同時還利用示范性演唱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體會這首歌曲的整體情緒以及速度特點,如整首歌曲以較為親切、活潑且愉快的旋律進行。最后,為了活躍音樂課堂的氛圍,切實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師還就本首歌曲,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一個具體的歌曲學唱活動。在此次歌曲學唱活動當中,需要學生跟隨著教師的琴聲來學唱整首歌曲的旋律,并要求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把歌曲的親切、活潑且愉快的旋律表現出來。當然,對于學生學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師及時協助學生進行解決和處理。比如,學生前倚音的準確演唱和升記號的準確演唱都需要教師重點向學生進行強調。
二、優化教學形式,提升學生音樂課堂的學習感受
將信息技術靈活應用于小學音樂課堂,為良好學科教學環境的構筑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整個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格外關注和重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發展。
舉例來說,在“朝夕”一課的學科教學當中,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便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資源優勢,將《清晨》《漁舟唱晚》《晨景》等歌曲的創作背景、時間以及歌曲的風格等統一向學生進行了闡述和說明,從而幫助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隨后,教師則以《清晨》這首歌曲為例,利用聆聽示范的方式向學生提出了“歌曲表述的是什么樣的內容”“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的質疑,并引導學生試著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集中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音樂課堂學習的效果。最后,為了切實提升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感受,教師還利用一些唱歌軟件,讓學生跟著《清晨》這首歌曲的伴奏來進行唱歌,并通過查看利用唱歌軟件歌唱《清晨》歌曲的評分情況,以此來檢查學生音樂課堂學習的成果。
三、舉辦歌唱活動,切實打造高質量小學音樂課堂
對于教師來說,高質量音樂課堂的打造,除了需要從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上做出調整和改變之外,還需要關注和重視學生方面歌唱活動的舉辦。
舉例來說,在“故鄉”一課的學科教學當中,為了幫助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課上學習并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教師還就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了一次具體的歌唱活動。在此次歌唱活動當中,教師讓學生自由進行結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隨機選擇《鄉間的小路》《故鄉的小路》《思鄉曲》等歌曲進行排練,并進行匯報演出,從而讓學生在參與此次活動的過程中鍛煉和提升自身的歌唱能力。
總的來說,高質量的小學音樂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分析和把握當前小學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具體情況,依照教材以及學生音樂課堂學習的需要來開發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支榮佳. 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新通信,2020,22(08):208.
[2]衛瑤. 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