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艷紅
摘要:小學教育工作作為現代教育行業的基礎階段,德育教育工作對學生自身成長與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為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需要順應新課程改革標準與教育部門的政策要求,提高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并結合生活化教學等方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為自身健康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促進現代教育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下面主要對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現狀與對策
一、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常情況下,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限制,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而將生活化教學方式應用于德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并將生活素材內容與德育教育內容相結合,有效降低德育教育的難度,同時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內容,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期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充分的便利與促進作用[1]。
(二)保障德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同時,通過加強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還可以借助一些活動,提高師生互動水平,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思維模式及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解,以此來轉變教學模式,提高德育教學效率與質量,進一步促進德育教育及小學教學工作整體的健康發展。
二、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現狀
(一)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
眾所周知,教育理念在任何一項科目教學過程中都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水平與質量;而在部分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相關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對德育教學缺乏足夠重視,實際教學也沒有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大多根據教材內容向學生進行講解,當學生出現疑難問題時也沒有進行引導處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逆反等心理,由此而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與阻礙。
(二)缺乏完善的教學內容
由于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在部分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水平與吸收能力,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同時影響著小學德育教育水平與質量的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
除此之外,在現代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時,教學方式傳統單一同樣屬于常見問題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相關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對該項工作缺乏重視,在日常教學時,教師脫離實際生活,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而由于小學生自身年齡較小,社會閱歷與生活經驗缺乏,無法充分理解德育教材內容,而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了解,無法根據學生自身困難進行引導處理,由此而影響著學生自身德育素養水平的提高,并對現代小學德育及教育工作整體發展造成阻礙[2]。
三、加強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優化對策
(一)加強生活化教育意識的培養
當前時期,為了加強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水平的提高,相關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提高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需要積極提高自身德育生活化意識,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根據學生自身學習興趣、狀態與積極性,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與潮流等,加強德育教育方式的創新,豐富教學資源與內容,強化提高學生德育素養水平,為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整體的健康發展提供充分的促進作用。
(二)加強教學形式的豐富
通常情況下,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實際教學水平;為此,當小學德育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需要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據有關部門政策要求,積極豐富教學形式,例如組織觀影或游戲活動,將德育知識內容融入其中,由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參加游戲體會德育內容,獲取相應的思想感悟,并結合學習內容,從而提升自身德育素養,促進自身健康穩定的成長與發展下去。
(三)加強生活素材的引入
當生活化教學方式應用于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生活素材對教學水平有著極大的影響;為此,相關教師可以加強生活素材的引入,例如,組織學生對自己家鄉的史料、風土人情、名人事跡等內容進行收集,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愛國情感的提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后期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打下優良基礎。
(四)加強家校聯系配合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為了加強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優化發展,相關教師還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溝通,布置一些德育作業,由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例如,促使學生進行家務勞動,與家長進行心理溝通,增進家長與學生的了解程度,同時還可以令學生對父母的心理進行了解,感恩父母,促進家庭環境的健康和諧,以此來促進現代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3]。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影響下,德育教育在現代小學教育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對日常教學水平與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為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據教育部門的政策規定,積極轉變教育理念與模式,加強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豐富教學資源與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品質,保障其健康穩定的成長與發展下去,從而推動現代小學德育教學及教育行業整體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明林.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 新課程導學, 2019, 000(014):P.26-26.
[2]劉偉平. 探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8):P.158-158.
[3]張晶. 當前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策略研究[J]. 視界觀, 2020, 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