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教師要將閱讀教學向課外進行拓展延伸,加強課內外閱讀的聯動,促進學生的知識積累、思維發展、審美品位的提升。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深讀,讓他們邊讀邊思,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清晰,讓自己的觀察、表達能力得以提升。教師要加強課內外閱讀的融合,引學生去搜集資料,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與語文這門學科接觸的首要階段,也是他們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由于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積累方面還較為匱乏,同時在閱讀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并對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是十分有必要的。對語言文字的合理運用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開展人際交流活動,還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創造條件。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實現閱讀范圍的拓展和閱讀內容的延伸。核心素養為相關閱讀指導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受到忽視
課內閱讀是在統一的課堂時間完成的,而課外閱讀則主要是利用課后的時間開展的。但當前,很多小學生的課后時間都被各種特長班和課業輔導班占據,很多家長則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學科成績和特長培養上,并沒有為孩子安排特定的閱讀時間,對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和布置也不夠重視。還有部分小學生雖然在課外也會閱讀,但是他們的閱讀材料大多數是教輔類書籍,沒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教師雖然也會根據階段性的學習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材料,但在整體上對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不夠重視。
(二)課外閱讀的書目繁多
當前,我國教育模式正在發生改革,教育體系也在不斷變化,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試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斷加大,考查的形式變得更為綜合,除了增加閱讀理解類題目的比例外,還通過材料作文等形式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成了語文科目的關鍵詞。為了滿足需求,閱讀市場快速興起,很多與之相關的書目被編排出來,令人眼花繚亂。由于課外閱讀的書目不受學校限制,學生在選擇閱讀書目的時候無法有效甄別,面對繁多的書目種類無法準確地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甚至會在盜版書籍中學習錯誤的知識,這種課外閱讀的作用是適得其反的。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一)合理選擇,融入名著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學生如果僅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選擇,往往會選擇價值不高的書籍,使課外閱讀活動走向低效。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寬松的閱讀空間,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推薦必讀與選讀書目。課外書目往往沒有題材等方面的制約,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書籍時,要從同題材、同主題的書中選擇代表性的一種即可,從同一名家也選擇一本作品即可。教師要聽取家長、學生的意見,對推薦的書目進行適當的修改。小學生缺乏自我約束力,他們選擇圖書往往較為隨意,他們對搞笑的內容感興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讓他們選擇感興趣、向善向美向上的書籍,能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思考在閱讀中自己的喜歡之處、疑惑之處、有何感想,如何去說服他人來讀,學生通過梳理書的結構,通過推薦新書引發其他同學的閱讀興趣,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也能促進他們表達能力的發展。很多學生往往對名著缺乏興趣,甚至有抵觸情緒,究其原因,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教師要消除他們對名著的畏難心理,要通過多樣的方法調動他們閱讀的興趣。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年往事”,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高,教師要將閱讀向課外拓展延伸,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呼蘭河傳》,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名著,有了課內學習的基礎,會大大降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難度。學生只有走進名著,能在閱讀中提升品位、提升能力。
(二)組織閱讀活動,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很多小學生都對閱讀形成了枯燥、無活力的刻板印象,而組織多樣化的活動是打破這一印象的重要途徑,這可以使課外閱讀變得妙趣橫生、多姿多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類實踐活動作為載體開展課外閱讀,發揮向導的角色組織活動并帶領學生加入活動,在活動中為他們設置相應的任務。比如,在中秋節到來之際,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中秋詩詞大會”的活動,要求小學生通過閱讀的形式搜集與中秋節有關的古詩詞,并在活動中通過詩詞接龍、詩詞對接的形式相互比拼。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選取其中的詩詞內容引導學生賞析,感受來自古代的“中秋味道”。
(三)鼓勵個性化解讀,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縱觀我國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現狀,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直難以實現實質性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不夠科學。在過往的語文課外閱讀中,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一直占據著課外閱讀的主導地位,對于文篇內涵的剖析,教師通常用一己之言概括,學生鮮少擁有表達個人見解的機會,不僅會影響課外閱讀質量,也容易抹殺學生的天性,熄滅學生的閱讀熱情。個性品質是一項關鍵的語文核心素養,也是教師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培育重點。基于此,教師在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實施語文課外閱讀策略時,必須深化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天性和思維特點,鼓勵學生在實際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能夠在文本解讀中體現自己的個性,一方面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的來說,核心素養在語言、思維、審美等方面對課外閱讀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加強教育與指導,合理運用資源、重視方法傳授、組織多樣化活動,在保障學生自由閱讀權利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的效率,增強閱讀的規范性,使學生不僅能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積累素材,還可以對文本內容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幫助小學生在掌握和積累更多語言文字知識的同時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審美鑒賞力與創造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著力培育核心素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5).
[2]周紅云.融會貫通,事半功倍——新課標背景下語文閱讀“陶冶式”教學方法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21(1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