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娟
摘要:高職教育通常以培養市場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為己任,重實踐,輕人文的現象一直以來都普遍存在,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也只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輕視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因此,高職院校成了“工具人”的培養作坊。但是語言作為一門語言課程,人文情懷的滲透是必要的,不僅要培養語言聲音,更需要注重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讓學生不僅成為語言巨人,而且成為有情感的人。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人文素養
高職院校高職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語言聲音,更需要注重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讓學生不僅成為語言巨人,而且成為有情感的人??梢詮母呗氂⒄Z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對高職英語及其教師的態度,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途徑。
一、營造高職院校校園人文氛圍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所專注于人文教育實踐的學校環境與傳統學校相比,往往有著非常不同的氛圍。它包括室內和室外環境,傳統的是室內設置可能包含幾張桌子和椅子;而一所注重人文教育的學校則會在教室里增加幾排書架,在墻壁上粘貼一些各種色彩的藝術品,塑造出安靜輕松的學習環境;與傳統的學校相比,重視人文教育的學校還會安排室外環境,因為室外環境會對學生們非常有吸引力,屋外的樹木、天然材料、沙箱、戶外體育活動都可以讓學生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梢姡己玫沫h境氛圍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因此,高職院校應該轉變觀念,在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把人文教育也納入到教學的總體規劃中來,通過學院媒體、大型活動、會議講座、師資培訓等方式,將提高學院人文氛圍提高到一定高度,增強學院的整體人文氛圍。人文氛圍對學生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乃至學院整體的辦學水平。
二、提高高職英語教師人文素質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提高英語教師的人文素養。孟子說過:“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保ā侗M心上》)也就是說人文素質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就要從各個方面出發,包括專業知識的提高,教學技能的嫻熟,高尚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愛心等。此外,教師要有寬廣的胸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只有心胸寬廣、心態良好的教師才能處理好每位學生的不同表現。比如,一位上課和同學大聲說話的同學,一位斤斤計較的教師可能會對學生直接點名批評,覺得學生不尊重自己,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師生之間產生極大的隔閡;而一位寬容的教師處理方式絕不會這樣簡單粗暴,而是會具有隱蔽性地提醒這名學生,因為寬容的、具有親和力的教師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學生也會感激老師,從而構建較好的師生關系。另外,教師要積極樂觀。積極樂觀的人充滿正能量,自然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試想一個愁眉苦臉的教師和一個親切和藹、面帶笑容的教師給學生們帶來的情感體驗效果一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你對他笑,他自然也會對你笑。情緒是會傳染的,消極悲觀的教師也不可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課,帶給學生的只會是緊張、焦慮、惶恐和不安,沒有一個學生愿意在這樣的氛圍中認真學習。要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知識文化很重要,一個完整人格的塑造也至關重要,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是其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想要在學生們心中播撒下陽關的種子,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一顆太陽。
三、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多元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單一的教學方法,像填鴨式教學的弊端已多有談及,不再贅述,其中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這種教學方法容易抹殺學生們的個性,不利于創新型人才、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所以,要改變原來的單一的教學方法,采用多元教學方法。根據威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可以把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分為四大類:教師中心的方法,如講授法等;相互作用的方法,如小組討論等;個體化的方法,如獨立設計等;實踐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等。與教師中心的教學方法相比,后兩種教學法更顯示出其優越性,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鍛煉他們的自主能力。除了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學校還要開展課外教學,為學生們提供人文學習的氛圍,如英語角、英語沙龍等。英語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充分的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可以經常不定點不定時與學生們交流閱讀經驗。學校還要有為學生們提供良好娛樂環境的意識,寓教于樂。教師應該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獲得一種健康的興趣或愛好,影響學生們適當從事體育鍛煉。例如,通過廣博的知識,環境的濡染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四、在英語教學中加強人文關懷的滲透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道路上的傳道者,也是學生在成長道路上的引領人。古語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笨梢娊處煂W生的重要性。教師要有把學生當作自己孩子的精神,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對學生要有愛心,尊重信任他們。盡管如此,但是師生應該是完全平等的關系,教師應該以平和的心態耐心地傳授知識,并能夠樂于接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意見,在教學中,要減少對學生思維的限制,讓他們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討論、分析、爭論中獲得更多的感悟,理解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很多學生也明確表示自己最喜歡民主型教師,也就是能夠和他們進行平等對話,亦師亦友的教師??梢远嗖捎孟嗷プ饔玫膶W習方式,鼓勵每一位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個性,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自主交流的能力和與他人協作的能力,為他們將來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出鋪墊。
五、結語
一個學生的人文素養往往表現在其舉止談吐、為人處世、價值觀念等方面,高職院校以“學知識,重技能”的培養目標不能滿足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這也正是人文素養缺失的結果,為了改變這一缺失,高職院校改變以往的傳統觀念,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語言作為一門語言課程,人文情懷的滲透是必要的,因此需要開展人文教育。
參考文獻:
[1]陳小云.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58-60,71.
[2]郭朝.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探索[J].科學與財富,202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