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
摘要:微課是在近幾年才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時長在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為主體,呈現基本的知識內容。其時間短、內容精煉的特點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新知識形成一定的了解,為課程的高效導入奠定基礎。同時,它還具有較高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小學生的目光,保證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教學方式正在發生著變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軟件的應用已經是中小學教學的“標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旨在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微課作為創新教學方式的一種,正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本文就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策略,以期為廣大教育行業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教師要樹立微課輔助教學的認識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師要認識到微課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教師是教學行為的主導者,教師的思想認識決定了教學方式,也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信息技術教師更應該意識到微課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是先由教師講授和示范操作,然后學生自己練習,但是小學生的理解力不強,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動手能力有限,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地讓學生掌握知識點。而微課以其方便獲取和反復觀看的特質,對重點難點進行解析,有助于學生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有針對性的微課內容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作為教學方式的把控者,一定要在思想上認識到微課的重要價值并付諸教學實踐,學校的學科科研組也要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
二、創新微課的內容和形式設計
傳統的課程錄制時間一般與課堂課程時間一樣,大約都在45分鐘左右。而微課的時間一般在三到十幾分鐘左右,適合學生理解和消化。微課輔助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形式有視頻和圖片,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好視頻,也可以提前通過在線平臺獲取網絡資源進行課程的教學。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就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和專業優勢,進行微課的創作和內容形式創新,創設出高質量的微課內容并穿插到教學實踐中。教師進行微課內容的設計時,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設計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操作和內容講解。同時,教師可以借鑒新媒體的互動性,在微課設計中考慮到學生的互動反饋,在微課的最后設置互動點擊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將微課教學應用在課堂內外
微課的價值不只是在課堂上,在課外也有重要的作用。微課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有很多種形式:一種是自主學習形式,如在教學生學習“Flash”時,教師可以制作相關的簡易動畫操作步驟的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第二種是學習導向的微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微課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可以起到課堂導入的作用,教師利用微課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繼續觀看微課并與教師的課堂講解相結合,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與補充;第三種是課前和課后的學習,微課的課前學習相當于是預習的作用,這種功能的微課一般以趣味性和懸念性的內容與形式呈現,旨在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課堂的學習期待。課后的微課主要以鞏固練習和強化學習為主要目標導向,課后的作業和檢測都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來實現。可以說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有著得天獨厚的網絡特性,在微課的設計和應用上有著天然的便利性和親近性。
四、教學中做到微課分類因材施教
微課的分類與因材施教這一舉措主要是針對微課的內容來說,微課的分類如同第三點內容所說,在課程的不同階段、不同時間點的微課內容是不一樣的。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是課程內容的重點,用于輔助教學的微課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例如問題導向式的內容、實踐操作式的內容以及升級強化的內容等。因材施教主要是針對不同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接受程度而制作的微課,有的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較快,對于這種學生就可以為其提供更高難度的微課內容供其學習;有的學生知識吸收較慢,就需要教師錄制詳細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在課內外鞏固學習。但在微課的應用中,教師要意識到微課的內容具有片段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在應用之前需要將某一內容進行系統的介紹。
五、平衡微課教學的趣味性和目的性
平衡微課教學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是指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平衡微課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網絡內容搜索時,微課的內容設計可以先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問題進行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進行相關操作內容的講解與演示。信息技術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奇有趣的課程,學生在微機房間上課時很容易就會被電腦桌面的單機游戲或畫圖工具,甚至在聯網狀態下的視頻動畫播放等吸引注意力。微課的播放大多數情況下是需要應用網絡的,那么如何在聯網的狀態下進行微課的教學且學生不被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就至關重要。因此,多數教師在微課的選取和制作時,會將內容的趣味性放在第一位而忽視了內容的教學。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的內容和技能掌握才是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重要方面,在微課的制作和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平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做到趣味性和目的性的有效結合。
總之,我們已經進入全新的信息時代,必須抓住小學這一初始階段向學生傳授信息技術知識,培養他們的相關能力。在這一前提下,教師應意識到,微課實際上就是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將微課融合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聶凱.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1):83-85.
[2]梁曉梅.微視頻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使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