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燕
摘要:目前,除了要對數學概念、公式、理論課程的教學等方面進行科學規劃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小學生的思維和實踐活動的重視,根據小學生的個體和特點來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根據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調整,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全面指導小學生,從而達到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潛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活動;數學思想方法
我國小學數學在教育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放棄傳統的考試題海策略、填鴨式的教學。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整體思維發展特征和學習規律,以數學思想方法為切入點,適時引入教學思想和觀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另外,還需要根據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對數學理論和方法進行整合的形式來進行探索創新,引導小學生不斷地實踐、探究,使小學生建立起較為健全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與思維。
1數學思想的價值
1.1數學思想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這門基礎學科由于它的數學抽象、邏輯性,致使許多小學學生都對此產生一種畏難情緒。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一直以來貫穿著整個人們社會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方方面面。
立足于現實生活環境中的學習數學,其實也沒有達到人們想像中的那么困難,弄清楚它的數學原理與基本思想后,其實這門數學課的學習還是很有趣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要繼續培養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術興趣。
教師在數字化的課堂上充分運用數形相互銜接結合、線形相互銜接結合的多種教學方法,來有效引導每個年級學生都完全能夠自信地主動參與去獨立探究解決自己目前所學的各個數學實際問題,長此以往,不僅不但可以充分讓每個年級學生的學習成就感能夠得到很大的進步提升,而且還甚至可以充分培養每個學生對于現代數學的探究興趣和學習自信心。
1.2數學思想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我國的小學生人口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說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還處于未成熟和發展的階段,接受新鮮事物的機會和能力雖然來說有限,但是也決定著他們以后的人生和成長道路。
在對我國小學生這張"白紙"進行數學教學時,老師把一些關于邏輯性數學和模型的基礎知識簡單化地呈現在他們面前,并通過引導他們認真地去理解和思考邏輯性數學的概念和其模型的基本形成和方式、手段,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對其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思考,從而促使其充分領會和運用數學的思想,進而完全掌握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理論和思想,教師要求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想來分析和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技巧慢慢地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的策略
2.1增進同學以及師生之間的感情
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數學游戲來幫助實施數學課堂教學,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學生,從學生的視角來看問題和思考問題,因此每一個小學生都扮演著一個角色,讓他們成為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而每一個學生都以游戲的互動作為游戲伙伴參與到游戲中去,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
比如,在《圓柱的認識》上,如果老師簡單地講解課堂內容,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很難完全集中,就會讓學生缺乏學習情緒和課堂互動的興趣,如果老師能充分利用數學游戲,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更多的內容,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內容,讓學生在不同的對象中,用數學游戲來學習數學,就能發揮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互動,溝通分享,改變課堂教學,促進師生感情。
2.2構建教學情境,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大多數小學生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邏輯思維體系,但他們自身的思維卻非常活躍,本身對一些直觀生動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系統地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特點,將一些枯燥的數學概念、公式、理論轉化為直觀的圖象、錄像,利用直觀的圖象全面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再將信息化的教學元素有效地整合起來,為學生創設數形結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理論學習,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分析、探索、思考,以便使學生養成更好的空間觀念和數形結合意識。
舉例來說,在進行"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 ppt 課件引導我們利用梯形、三角型、圓形、長方型、正方形等各種平面圖形直觀地呈現給每個學生,同時還可以通過利用圓錐、長方體、正方體這種立體圖形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對比,使學生對立體圖形有更深的認識。老師還可以給學生自己搭建一個起居室的場景,讓教師幫助學生尋找其中的三維平面和立體圖,并根據打分標準和依據,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圖形與空間的相互關系,然后,老師再通過利用立體實物,為教師幫助學生建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三維概念,從不同的角度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并進一步針對性地展開面積、頂點等進行具體分析,使學生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點。
2.3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理解能力
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們進行有效和趣味性的學習,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中來,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找到數學的真諦和奧秘,并且要總結出數學的思維方法,促進他們學生的探索和積極。
比如,在教師引導學生掌握《1~100數字加減法》的實踐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金額。在課后,可以讓學生在跟家長去超市買東西或者商店購物,主動參與到貨品上來交易,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到數字的加減法,從而更好地將其應用到數學的學習當中。
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在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就是要積極有效地加大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使學生在的數學學習過程當中也能摸索到一套相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規律,從而能夠更好的總結和借鑒數學學習的實踐經驗,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結束語
總之,教師必須對小學數學和思維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通過不斷的探索,掌握思維方法與學生學習、數學教材之間的聯系,明確學生能力和素養培養目標,采取有效的方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參考文獻:
[1]林紅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方法滲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韓增俠.芻議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現代化,2016,327:322-323.
[3]劉綱.滲透數學模型思維的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