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浪
摘要:語文寫作中對學生進行寫作思維的訓練才是提升寫作水平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等策略開展分層次教學以及課后進行層次化評價等方式培養學生寫作的樂趣與激情,幫助寫作困難的學生克服障礙、提升信心,幫助寫作能力強的學生突出自身的優勢,打造多元化、層次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分層教學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應用分層次教學法,不僅要對初中生合理分層,還應分層布置寫作任務,并靈活應用不同的寫作形式,進行寫作訓練。這樣才會使初中生對所要寫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如何去寫,并促進初中生寫作文能力提高。
1合理分組,確定分層目標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部分是中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設計作文教學環節,對作文教學設計分層教學策略,語文教師需結合學生們當前學情劃分層次,也為后續的作文分層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做好鋪墊。語文教師先要對初中生們的興趣喜好以及當前寫作水平進行充分了解,把學生們劃分為三個層次;首先,第一層是對寫作的興趣比較濃后,并且寫作能力強,同時語文功底較為扎實的初中生;這第二個層次是作文寫作能力中等且寫作態度端正的初中生;而第三個層次是對作文不感興趣,且寫作文學習態度比較弱的初中生們。等劃分玩學生們的層次后,就要按照指定的層次嚴格進行教學,在此期間,還應結合初中生們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分層結束后,語文教師還要結合實際寫作內容制定出分層教學目標,而作文分層教學目標往往由整體目標和專項指導目標、批改整理目標這三個部分組成。
比如,教師在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篇課文期間,可先帶初中生們對文中的中心思想進行深入性了解,隨后再布置與《生活需要》相關的寫作任務,并且要求這三個層次不同的學生們分別落實寫作目標:首先,第一個層次的初中生們的作文要立意新穎、情感表達到位、語言豐富;而第二個層次的初中生們的作文要布局合理、情感表達要樸實、準確用語言描述;第三個層次的初中生們只要結合寫作課題準確表達出自己的寫作意愿,確保描寫規范、語句暢通就可以。
2實施分層寫作訓練
教師借助豐富的課文內容中的優美語句,讓初中生進行仿寫、續寫等訓練可以有效鍛煉初中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準確把握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進行分層次訓練,對于提高不同層次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如,在《一棵小桃樹》課文中,教師再對課文內容講解完成后,就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語句:"我深深閉了柴門桃花一片",語句十分優美。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展開分層寫作教學。對于寫作能力較強的初中生,教師可以讓其對這句話加以改編,并引導他們融入到語句的意境中;對于寫作能力一般的初中生,教師可以讓其多去朗讀幾遍,并加以記錄,這就可以幫助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而對于寫作能力較低的初中生,教師則可以讓他們去詳細品味語句的含義,并說出此句話可以體現作者怎樣的情感,使初中生有進一步的感悟,并在腦海中形成較深的印象。這樣就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初中生都得到有效的訓練,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來實施寫作訓練,既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有效降低作文教學的難度。并使初中生對語句的把握更加精確,從而促進表達能力提高。
3將指導內容分層
想要快速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指導方面應予以一定的重視。針對性指導內容,可以快速的幫助他們找到創作文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才能保證其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展示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尊重不同能力的之間的差異性,展開分層次教學,以此來不斷的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導其自由的選取題目,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逐漸提升對作文的熱情度,減少抗拒感,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他們的約束,發散思維能力,加強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意表達能力。
如在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學寫傳記》的內容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兩個方向,一個是為自己的寫傳記,另一個是為身邊的寫傳記。由于學生生長的環境不同,基礎能力有所差異,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其引導其發展自己的特點,根據他們的想法,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建議。對于能力較差的同學而言,寫他人的傳記較為簡單,因此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寫第二個題目,通過觀察身邊人的一舉一動,引導其使用一些寫作技巧記錄下來;而面對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其隨便選擇,但建議選擇第一個題目,帶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更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習效率,保證教育質量。
4完善分層教學體系
健全和完善分層教學體系,也是教師研究的重點內容。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實際的作文寫作情況,建立相應的寫作任務。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寫作情況,分為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是寫作內容較為空洞,整體缺乏邏輯性的學生,這一層次的學生基礎能力比較弱;第二層是寫作比較連貫,但缺乏新意,重復使用相同案例的學生,這一層次的學生作文基礎一般;第三層次的學生屬于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整體寫作能力比較強。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例如,針對第一層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仿寫,在寫作時可以先整理出整體的框架,確定方向之后再進行寫作;第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積累、多閱讀,將平時見到的好詞好句進行摘錄,并逐漸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第三層次的學生能力比較強,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寫作不同題材或格式的作文,比如詩歌、散文等,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明確分層教學的重點,并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合理的利用分層次教學提升學生整體的寫作能力,完善語文作文教學體系。其次,教師要重視并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分析學生寫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突出分層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貴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21(04):131-132.
[2]朱立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J].學周刊,2021(05):59-60.